求学解惑|第09期
“如理思维的最好方法就是辩论,大家通过互相提问、答疑、探讨,就可以遣除相续中的怀疑。”
——Khenpo So Dargye
QUESTION(54)
问:请问:给单位里同事讲佛教的公案故事,本心是想说些常识,是密法吗?这算是售卖佛法吗?如是,我忏悔罪业!很担心!以后谨记!感恩!
答:誓言中“不泄露秘密”,具足四个条件成犯,“对境支、加行支、意乐支、究竟支。”对非法器故意泄露密法的甚深见行,令人产生邪见破根本誓言。
不是以名闻利养心、以利他心摄持讲一个佛教的公案故事,没有过失。
要依靠闻思佛法来提升自己的正见和修行。如同一个从来没有拥有黄金的人,给别人讲黄金的功德和价值,是没有力度的。
QUESTION(55)
问: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疑惑。关于心净则佛土净,是说如果我们的心足够清净当下即是净土,这种观点我觉得很容易接受。可是在学习藏传净土法后就产生疑惑了,因为净土法说的是:我们是临终舍报之后往生极乐世界的,我们活着的时候积累净业资粮,到临终时会显现往生极乐世界。我不知道这两点怎么能够圆融。
答:往生之因要具有信、愿、行。藏传净土中强调往生要具四因:一、明观福田。二、积资净障。三、发菩提心。四、回向及发清净愿。
《坛经》云:“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这里指的是利根者,通过净化自心,认识自己心的本体后,当下现前清净的刹土。如庞居士的偈颂:“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净土法门不要认为是死亡时才现前的一种法门。要依理观、事修共同修持,“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QUESTION(56)
问:我在某大德网站,跟着受了八关斋戒,我心里是发愿受持的,后来我坚持不下去,就开始怀疑跟着网上得到戒体没有,再后来就不再发愿的日子守戒了,我这是犯了舍戒罪吗,感恩!
答:如果在受持时想我要获得戒体,同时在网络授戒的大德是一位具相的善知识,就有可能获得戒体。
感觉自己没有具以上条件,没有获得戒体,行持八关斋戒的戒条也有功德。下次可以重新受戒。
受持后,自己因烦恼破戒或舍戒,是有罪业与过失的,应当忏悔。
八关斋戒的戒体,因为守戒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有戒体时不可以舍戒。例如大乘菩萨戒和密乘戒是不允许舍戒的。
QUESTION(57)
问:请问:我现在心里有些乱。闻思上现在学习《心性休息》但是《前行》也在学,现在是以哪个为主?由于智慧浅,不能取决,感觉上是不离师不离法,但现实中觉得完了。生活上也难以决择!
答:《俱舍论》说:“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教法与证法涵盖了佛法的一切内涵。
修学佛法者,就要多闻多思,闻思佛法可以遣除疑惑。法与法相通、没有矛盾;法和生活相通、也没有矛盾。
QUESTION(58)
问:感谢贵平台提供的问问题的机会,末学的问题是:成佛了以后是不是众生认为佛在度他,而佛自己对救度众生这件事不执着?
答:《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佛陀已经断证圆满,佛智不是凡夫分别念所能测度的。
QUESTION(59)
问:“心净则国土净”,是不是众生看山川河流就是山川河流,在佛的境界中,是显现山川河流,却不执着吗?还是山川河流也不显现,显现为佛刹?
答:佛具有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有了知一切万法为空性平等的智慧,亦能照见显现万法的差别及作用、众生因缘果报互不混杂。在自现境界中大千世界皆为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