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上师开示】有些顺缘不一定是顺缘 返回

【上师开示】有些顺缘不一定是顺缘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08-10

有时候,你的福报很大,也可能是魔众加持。智悲光尊者说:“修行人如若丰衣足食、住处舒适、施主贤善等样样具足,那样正法还没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经成就了。”你条件不太好的话,容易知足少欲,诸多功德自然具足,但有了施主、财富、名声之后,心就开始散乱,从此没办法行持佛法了。 

 

岗波巴尊者也说:“修行人福报越来越大时,魔扰、魔难就渐兴起。”一个道场规模越大,信徒越多,魔子魔孙就会夹杂其中,制造违缘,令修行人渐为贪欲、色欲、名利所毒化。


广钦老和尚有一次带弟子去看刚完工的承天禅寺,有个弟子见到金碧辉煌的寺院,惊叹道:“哇!好庄严的佛寺啊!”老和尚当众开示说:“寺院越雄伟庄严,以后的名闻利养就越多,若是把持不住,则会严重伤害修行人的法身慧命,所以,没什么好高兴的。”可见,魔不在外面,而在我们内心。自心若随外境而转,即生修行不会成功,来世也必定堕入旁生、饿鬼、地狱。

 

在末法时代,有些顺缘不一定是顺缘,但很多众生没有发现,所以作者见到这种现象,生起极为强烈的悲心。

 

还有,末法时代行为不如法、见解不正的邪师也非常多,稍不注意,就会被其引入恶趣深渊。《楞严经》云:“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是十种魔。”讲了很多魔的形象,有些以出家相来毁坏佛教,有些声称自己有各种“功德”来毁坏佛教,所以,现在的歧途相当多,若未以正知正念观察,然后进行细致取舍,恐怕有些行为不一定如法。

 

尤其是现在的大城市中,真正的善知识并不多,五花八门的邪魔外道却比比皆是,我们的心很容易被吸引,进而对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甘露妙法,怀疑重重、半信半疑。甚至出家人中也有这种现象,虽然表面上威仪庄重,但对佛法的疑惑没有解开。因此,出家人一定要闻思,如果没有闻思,对佛教的教理根本不懂;居士也一定要闻思,如果没有闻思,用以前受到的教育、世间知识来修持佛法,这根本不现实。麦彭仁波切也说:“假如你明明存在一些怀疑,却在这样的疑惑下修持佛法,最终是不会成功的。”

 

在末法时代,修行人经常受众多魔众干扰,邪知邪见非常严重,对佛法的正知正见不堪一击,表面上很虔诚,实则对佛教一无所知,尤其是业因果、生死轮回一点都不懂,对自己的五蕴和生活却相当执著,这样的人遍满天下。所以,一定要通过闻、思,来遣除对佛教的怀疑,令自己趋入正道。只要真正踏上了解脱的道路,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毕竟,无数的高僧大德也是沿着这条路,最后到达了无上果位的金洲。

 

——《入行论广解》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在我们有生之年当中,第一件重要的事情:不管出家人、在家人,每天都要闻思修行。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时时刻刻不能忘记利益众生的大事。这两点大家务必要记住,否则就失去了大乘的资格。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