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邪教离“周处”不远,离我们也很近 返回

邪教离“周处”不远,离我们也很近


最近电影《周处除三害》热映,影片用了很大篇幅描写了主人公陈桂林误入邪教并铲除邪教骨干的故事,也因此被人戏称为是“反邪教宣传片”。

许多人在惊诧邪教对教徒的洗脑和控制程度如此之深的同时,可能并未意识到,其实邪教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陈桂林一不小心“入了坑”,而我们也有可能被周边一些似是而非、看起来与宗教类似的说法和组织所迷惑。

尤其是一些对佛教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人,容易因为内心空虚想寻求精神寄托,而被某些邪教组织所利用,从而遭受精神上的洗脑和人身自由的控制,最终不仅损失钱财、家庭破裂,甚至有可能失去生命。

正因为邪教的危害性大,所以世界各国都视邪教为取缔和打击的目标,并与恐怖主义、黑社会并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毒瘤”。

抛开影片中的一些凶杀暴力桥段,作为一部少见的直观揭露邪教组织特点的影片,似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邪教和正信佛教之间差别的机会,从而让大家提高警惕、擦亮眼睛。




影片中的邪教教主口中时常念叨着一些佛教用语,比如前世、执着、开悟、大慈大悲等,还会带领教徒上早课、举行入会仪式等等,表面上看起来和佛教有一点相似之处,但实际上邪教不是宗教,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首先,邪教是被国家认定的非法组织。它们往往冒用宗教名义,通过神化其头目,制造、散布迷信邪说从而蛊惑、蒙骗他人,通过精神控制玩弄信徒,骗财骗色,草菅人命,严重危害宗教声誉和社会秩序。



而宗教是随着人类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而出现的历史文化现象,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受到国家的认可和保护,并将在社会中长期存在。




影片中的邪教掌门人原来是个恶贯满盈、杀人无数的通辑犯,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通过谎言和虚假的表演,精心炮制自己已经开悟的故事,摇身一变就成了活着的“救世主”,打着拯救万民的旗号,实则是换了一种大肆敛财的招数。

邪教往往想方设法地“依附”宗教,给自己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并且都有一位现世存在的以“救世主”面目出现的头目,通常都自封为先知、使者、大师等,以欺骗群众,逃脱法律制裁。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公元前五百余年的北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是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年轻时,他有感于人世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烦恼,舍弃了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在经历长达六年的苦修后,于35岁时在菩提树下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了知了超越生死的涅槃之道,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播佛法四十余年,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槃。

虽然释迦牟尼佛早已经圆寂了,但佛法却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佛法的慧命也从来没有间断,佛法的慧炬仍然在一代代地传递着。




影片中,被教徒称为“尊者”的邪教掌门人,除了会讲几句佛教专有名词外,哪里有什么理论基础和佛教知识的储备,更谈不上什么修证,拿得出手的只有一本薄薄的、东拼西凑的小册子,作为其向教徒洗脑的理论工具。

所以,邪教教义大多是剽窃、盗用宗教术语,加以故意乃至于恶意的歪曲,从而编造出来的歪理邪说。



佛教上下传承2500余年,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根据不同受众的根机,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为众生指明了从痛苦中解脱的大道。

佛陀圆寂后,他的弟子们为了永久保存佛所说的教法,通过会议的方式,回忆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言论,并加以谈论、核实,经过四次结集,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佛教经藏系统。其中公认内容最为完整的《大藏经》数以百函,但也仅仅是佛经当中的很少一部分。佛教典籍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在影片中,邪教的教主是某灵修中心的掌门人,他让手下人装扮成身患绝症的患者,假意发功将其治愈,从而把自己这个凡夫俗子塑造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使教徒们对其产生了神秘感、敬畏感而盲目崇拜,从而达到精神控制、剥夺其财物的目的。

邪教在本质上是教主崇拜。区分邪教和宗教,最重要的就是看其中的“至高无上者”是不是有限的、功利的“人”。



而佛教最警惕和排斥的就是个人崇拜。在所有的宗教里,佛教最反对迷信。佛教的“四依四不依”原则,其中一条就是“依法不依人”。

在学习和研究佛法的时候,要相信、依靠正法或真理,而不能依靠人的名声、地位、势力的大小等等。要观察此人所说的话是否符合佛法的内容,是否符合事实,符合就可以相信;如果发现其言谈与佛法有所不符,则无论对方再有名声、再怎么样也不能盲目听随。

佛陀在世的时候,曾经这样告诫弟子:

不要只因为那是多数人的主流观点,就信以为真;

不要只因为那是来自古老口传的吠陀,就信以为真;

不要只因为那是来自有完整传承者的教说,就信以为真;

不要只因为那是来自经典,就信以为真;

不要只基于合乎逻辑,就信以为真;

不要只基于合乎推理,就信以为真;

不要只基于合乎理性思惟,就信以为真;

不要只基于合乎深思所成的观点,就信以为真;

不要只凭着教说者的权威与好口碑,就对他所说的信以为真;

不要只因为这位出家沙门是我的老师,就对他所说的信以为真。

佛陀教导弟子不仅对传言,甚至于对理论、经典、师长,乃至于自己的禅修境界,都不可以据此全然信赖,一定要以实际的善恶表现、贪瞋痴烦恼是否获得彻底的止息来做检证。




在电影中,邪教的教主一方面说服教徒“放下身外之物,才能成为全新的人”,另一方面却设置秘密暗道,将教徒舍弃的财产据为己有,其贪心炽盛得如同魔鬼一般,其名为传教,实为敛财的目的暴露无遗。

疯狂敛财的膜拜组织,一般都是邪教。这些组织会大肆宣扬世界末日,恐吓人捐出家产。



而佛陀设立佛教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财富、名声、地位,因为他在出家之前,就已经拥有了这一切。佛陀不仅将这一切弃之如敝履,而后还通过苦修获得了证悟,了知了众生在轮回当中周而复始、无法摆脱的困境,而要将他们从轮回的苦海中解救出来。

而佛陀所传播的大乘佛法,目的并不是教导众生逃避轮回的痛苦,而是为了让他们具有更强大的能力,能够更有效、更完整地去利益众生,能够更无私地付出,从而解决所有生命的生老病死。

当然,邪教与正统的宗教相比,还有很多不同之处,但这里只针对电影中的情节,做了部分列举。

正邪从来不两立。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如同白天和黑夜,真正的宗教能让人走向光明和解脱,而邪教只能让人堕于痛苦和黑暗。

邪教离我们并不远。

珍爱生命,远离邪教。


素材来源:

本文由小编根据国务院相关普法教材等资料整理,部分参考了慈诚罗珠堪布的相关开示。


推荐文章:祝女神的人生,永远“热辣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