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唤醒迷梦 >> 【做事的智慧】首先观察 是否要做;决定去做 则要善始善终;半途而废 过患无穷。 返回

【做事的智慧】首先观察 是否要做;决定去做 则要善始善终;半途而废 过患无穷。

ShanZhiShi 唤醒迷梦 2024-01-12

颂词:首当量己力,自忖cǔn应为否,不宜暂莫为,为已勿稍退。
颂义:修行时首先应评估自己的能力,依自力而决定应行或不应行持某法。如果因缘不具,则应暂时搁置,如果开始实行了,就不要放弃退缩。
颂词结构第12句:事前观察思维;第3句:因缘不足则暂时搁置。第4句:一旦开始则全力以赴。
关键词首当,首先应当;,评估衡量;己力,自己的能力;自忖,根据自力,思量决定;应为否,是否应该去做;不宜,因缘不足、不适宜;暂莫为,暂时搁置;为已,一旦开始了以后;勿稍退,不要放弃退缩。

(颂义)在行持佛法或者利益众生之前,首先要观察自己的能力,如果有能力就着手进行,如果无能为力,则暂时放弃不做。假设力所不及,还是不做为好,一旦开始就不要半途而废。

(举例说明:串讲和听闻本论)比如说听一部《入行论》,最初要反复思量自己是否具有圆满听受的能力,倘若时间允许、能力具足,各方面因缘不成问题,那一定要下决心听,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能退转。但若觉得时间和精力肯定不行,最好开始就不要听了,否则只听一点点,中间半途而废,对学习佛法来讲也是不好的缘起。所以,首先必须要详细观察,一旦决定去做,中间不管遇到什么违缘,千万不能退失信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做下去
我自己也是这样想:这次传讲《入行论》,时间应该说比较长,但只要我活在人间,肯定会讲圆满的,再怎么困难也不放弃。但如果我死了的话,讲不成也没办法;活着的时候,入监狱的话可能不行,除此之外,绝对不会不讲。”当然,我也没犯什么罪,不可能入监狱,但人的分别念经常会对自己做一些观察。

(任何事情,都应该善始善终)可是,有些人不懂这些道理,刚开始特别有信心,兴致勃勃地非要听,到了中间就轻率断了,没有圆满就结束了。这是不合理的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善始善终有个圆满的结尾,包括发心也是如此。在座的有些道友,为了弘法利生默默无闻地发心,所做的事情极其广大,功德的力量也非常强大,有时候心态不稳定,做这件事情,又想那件事情,到一定时候就做不下去了。然而,凡是答应了的事情,不能随随便便放弃,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在生死轮回中也是一种缘起。比如一个法没有听圆满的话,很多法都不会听圆满,有些事情刚开始若结上善缘,一生当中都会很顺利

(上师自身例子)我个人来讲,在学习佛法、研究佛法乃至修行佛法方面,这么多年来应该说很顺利,不管是哪一部法,传讲也好,弘扬也好,修学也好,都没有中途夭折的现象,这也是源于最初的缘起---刚开始时,我在上师如意宝面前,很圆满地听完了法。从此之后,我依止了很多上师、听了很多佛法,自己也力所能及地修了一些,都非常的圆满。有时候真的由衷高兴,不管什么时候死,反正只有这个力量吧,应该算是可以的了。

(引用教证说明)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也讲过:“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事先观察的是智者,事后观察的是愚者。”所以,不管听一部法、做一件事,首先要反反复复地考虑,决定以后就不要出尔反尔,今天说一个、明天说一个,如《二规教言论》所讲,他不是人而是鬼。今天说发心,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完,没过两三天就不做了,一方面对生生世世是不好的缘起,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做人的基本标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持之以恒,一鼓作气地去完成,不应该反复无常


颂词:退则于来生,串习增罪苦,他业及彼果,卑劣复不成。
颂义:否则来世也会惯于半途而废,以此而违背誓言,增上罪恶苦果;从事其他的事情时,其善业与果也会很微劣;而且自己最终会一事无成。
颂词结构第1句:半途而废、感果的时间;第234句:具体的恶业果报。
关键词退,半途而废;来生,来世;串习,等流果,屡屡习惯于退失誓言;增罪,士用果,罪业越来越大;增苦,异熟果,感受极其难忍的痛苦;他业,其他善法;彼果,被中断善法的果报;卑劣,善业难以成功、果报无法成熟、卑劣不理想;复不成,此善他善,无法善始善终,一事无成。

(颂义)有头无尾的过患,若仅仅是事情不圆满,那也不要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它会为来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在相续中种下不好的习气种子,并且增上罪业、增加痛苦,原来所做之事的善果极其卑劣,后来所做之事也不会成功

具体而言:
1、“于来生串习、增罪”(等流果和士用果):在修持某件善法时,如果在中间就放弃,这种恶习将感召来世也将屡屡退失誓言等流果。所谓“等流果”,是指今世与前世所造之业相同,前世喜欢怎么样,后世也喜欢如此。 《前行》云:“有些人喜欢残杀众生,有些人喜欢偷鸡摸狗,有些人热衷于行善修福,这都是等流果所致。不仅仅是人,动物也是如此,鹞鹰、豺狼喜爱杀生,老鼠喜欢偷盗,也是各自前世所造恶业的等流果。”前世在上师面前闻法时断了传承,没有圆满,后世这种习气也会一直延续下去,乃至生生世世都很难遇到佛法,即使遇到了,每一次也会因各种违缘而断传承
以此等流果所导致,士用果的罪业也越来越大上师如意宝说:“故意断一个传承,相当于毁坏一百座佛塔。”诸高僧大德也有这种说法。可见,这种罪业的果报相当严重。有些人听闻佛法时,好像在学世间学问一样,没有特别恭敬地听了几堂课,过段时间不想听就随便离开,轻率地中断传承。如果是这样,士用果将会招致罪业不断增长。(士用果造任何善恶业都将与日俱增,此业越来越向上增长。)

2、“增苦”(异熟果):以罪业上中下的不同程度,分别堕入三恶趣,即使获得人身,也会感受极其难忍的痛苦。对有智慧的人来讲,造善业肯定希望增长快乐,谁也不愿意成为痛苦之因,所以在行持时自己不得不慎。(异熟即异时而成熟。异熟果不是造的时候就发生,而是与造的时候完全不同的他时发生的,主要是今世造来世报,也有今生就报的。)

3、“他业卑劣”:若放弃了这件事情,其他事情也很难成功比如你在一个上师面前听《入行论》,越听越觉得没有兴趣,后来另一个上师在灌顶,你就随便断传承跑去了。按理来讲,灌顶的功德不可思议,对自相续的加持非常大,但因为前法的缘起被破坏,以致这个法的加持也难以获得

4、“彼果卑劣”:自己听受《入行论》,本来会有十分善妙的果报,因为中途断了传承,所以果报不一定成熟。即使成熟,时间也极为漫长,效果不太理想,根本不如圆满听受一部法的功德大

5、“复不成”:有两种解释方法:1)断了传承以后,虽然很想再接上,但大多不能成功,常因各种违缘而拖延,一生中也不一定有这个机会。2)一件善事没有圆满的话,其他善事也无法善始善终,最终必将一事无成

(告诫圆满本论)当然,这个偈颂可以从方方面面来解释,我主要是以传承圆满为例说明的如今很多人在学习《入行论》,现在已经讲了一半,到中间的时候,希望大家尽量把这部法听圆满,不要因为恶知识、恶友、恶环境的影响,轻易改变自己的主意,马上选择另一个法。对你来讲,毁坏缘起是很可惜的。

(法王听法例子)记得法王如意宝在讲《入行论》时,也着重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老人家一辈子听过无数法,不管在什么样的上师前听,从来没有中断过。唯一不圆满的一部法,就是根本上师托嘎如意宝因示现圆寂而讲了一半的《功德藏》。但上师如意宝后来也没有到其他上师那里去接传承,因为上师认为这是一个缘起,以后托嘎如意宝无论在清净刹土或不清净刹土度化众生,肯定会亲自圆满这个传承的。所以,上师把此法的传承一直留着,没有再去接上
(法王传法例子)上师一生传了那么多法,但记忆中只有一部法没有圆满。那是在文革期间,嘎多堪布等强烈请求上师讲《戒律大疏》,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上师说可能不会圆满,但几个法师非要请上师传,在传的时候也很危险,结果没有传完。事后上师心里一直不安,后来请日巴堪布给他们念了传承,才算是圆满了。除此以外,在一辈子当中,上师所求的法和给别人传授的法没有一个不圆满的。
大家应该清楚,上师不像我们一样孤陋寡闻、仅仅听了一两部论典,上师听过千经万论,也传过不计其数的教典。他老人家尚且如此重视传承,而我们个别道友,今天这个法不圆满,明天那个法也不圆满,所有的法都不圆满,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缘起

(上师本人听法例子)我个人来讲,这方面也确实没有留下遗憾。在上师如意宝为主的高僧大德面前,不管是听什么样的法,不管是哪一个上师传,有些上师水平比我高,有些上师水平比我低,但我都观清净心,对法有尊重和恭敬之情。唯一不圆满的一部法,就是上师如意宝圆寂前正在讲的《宝性论》,除此以外,在我的记忆中,真的没有断过传承
(上师本人传法例子)在讲法方面,有一段时间学院治理整顿,当时在讲《君规教言论》,中间断过一段时间,但后来也给道友们补上了,除此之外,将近二十年来没有断过。尤其每次在上师那里听法时,从来没有因打瞌睡而断了传承,不管是哪一部法,只要上师传过,我自信肯定有圆满的传承,尽管中间身体不好或是有各种情况,但因为自己把法看得很重,什么样的疾病、烦恼、违缘都不会让我断传承。

(告诫珍惜最初的缘起)大家应该明白,最开始的缘起是很重要的,不管在哪一位上师面前听法,不要今天听、明天不听,几年下来一个圆满的传承都没有。如果以小小的违缘而随便中断,不仅即生中很多事情搞不成,乃至生生世世也经常遇不到佛法,纵然遇到了,又会频频出现违缘。比如有些道友很想圆满学这部法,中间往往会出现违缘,不得不半途而废,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前世没有好好行持佛法,留下了这样的等流果现在假如再不斩断它的相续,很可能生生世世都会如此。所以,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首先要再三地考虑,如果已经做出了决定,就不要轻易改变,这种自强的信念也叫做自信

◆  ◆  ◆  ◆  ◆ 





扫描关注

唤醒迷梦 早证菩提!

相逢很短 关注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