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 |【每日一颂】《中论》
戊三(抉择有实法为空性)分二:一、破有实法之本体——观行品;二、破彼之能立。
己二(破彼之能立)分三:一、破有实法之作用 接触——观和合品;二、破因缘之能生——观有无品;三、破暂时缚解——观缚解品。
十五 观有无品
庚二(破因缘之能生——观有无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四:一 、破四边性;二、 别破自性他性;三、修习离边中观;四、认识所离之二边。
壬一(破四边性)分四:一、破自性与他性成立;二、破有实无实法成立;三、呵斥所破之见;四、结合教证而说明。
癸一(破自性与他性成立)分二: 一、破自性成立;二、破他性成立。
子一(破自性成立)分三: 一、自性由因缘而生则无义;二、自性由因缘而生则相违;三、宣说名言中的自宗。
丑三(宣说名言中的自宗):
此颂讲了自宗承许的名言自性成立的三个条件:
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
在名言中,以三个条件可以成立诸法的独特自性:
无作、不待、不异法。
虽然胜义中万法皆空,但中观宗并不否认名言中每 一法都有与他法不相混杂的一种独特自性。前面《观火 薪品》中就讲过,虽然胜义中火的热性不成立,但名言中可以成立。
◎ 以三法安立名言自性
中观宗认为,这种独特的名言自性,以三个条件可 以成立:无作、不观待、不异法。(有些讲义是从“不依 他法产生”“不观待他法”两个方面阐述,果仁巴大师讲了自性的三个特点。)
一、“无作”,即不由因缘造作而成。比如,名言中火的热性是本自具足的,并非由因缘造作而成,也不会被任何法改造。
二、“不观待”,即不需观待他法而成立。比如, 火的热性不像左需要观待右、长需要观待短那样观待他法才能成立,它无需观待水、土等任何他法即可成立。
三、“不异法”,即不会变异成他法,说“不变” 或“不异法”都可以。比如,火的热性从形成到灭亡之 间始终不会改变,不会今天热、明天不热,也不会出现一会儿借用他法的自性、 一会儿舍弃自己自性的情况。
虽然诸法在胜义中自性为空,远离了一切戏论,但 在名言中自性却可以被承许。月称论师、寂天菩萨等中 观应成派论师,在其论著中也都承许了这种名言自性。麦彭仁波切说过:毁谤或损减名言的中观派是没有的。即使中观派的境界再高,也要随顺世间,承认火具有热 性、水具有湿性等一切名言现象。如果我们问月称论 师:应成派行人是否需要吃饭?是否有饿的感觉呢?月称论师肯定不会否认这些名言的。
对于诸法这种名言自性,科学家们也有所触及,他 们在做实验或观测的过程中发现,每种事物都有自己 一种本有的独特性质。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