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如何做到坚固誓言、永不违犯? 返回

如何做到坚固誓言、永不违犯?


19.瑜伽行者如何受持誓言戒


译  |  益西彭措 堪布

出自  | 无言义忏续 讲记


阅读须知

此《无言义忏续》是甚深的金刚密续,金刚道友们应以殷重心认真理解与修持,并应严格保密,不能转赠给非佛教徒、未得灌顶者、或者破根本誓言者,切记!


此书尚未定稿

仅为方便大众念修

请勿私自翻印流通


资料下载


打开网址或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完整视频和文本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WYp_vlgtPhz_67yOhGnIRg

提取码:9tuh






建议在wifi环境下点击播放





无言义忏续讲记(19)


大家从科判中可以看出,本续是引导瑜伽修行者从身、口、意三个方面来忏悔罪障的。


在之前的“甲一、以身方式忏悔”中,已经通过安住于法界与智慧无离无合的正见,迎请了寂静、忿怒天尊众降临,并且在天尊众的法报化三身前恭敬顶礼,然后呈贡了殊胜的外、内、密供养。


简单地说,身忏悔就是迎请、顶礼和供养,而且这些都是在玛哈约嘎续的殊胜正见和方便的摄持下进行的,这样忏悔失坏誓言戒等罪障,便确立了殊胜的所依对治力。


目前所讲的“甲二、以意的方式忏悔”,是从发殊胜心、显明甚深的正见和祈请垂顾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也就是,以胜义菩提心的发心,在正见上依次从玛哈约嘎的正见开始安住,逐渐增上到阿努约嘎,和阿底约嘎的正见。


然后以这样的殊胜发心和甚深正见,祈请金刚上师、寂静和忿怒天尊、空行护法神等,为自己的忏悔作证明,



并且这殊胜发心、甚深正见、祈请垂顾三者,共同形成了忏悔的强大依靠处,使所依对治力的殊胜性更为增上。


下面是“甲三、以语方式忏悔”,通过忆念所受持的种种三昧耶戒,以及受了誓言戒之后因为懈怠、受晦气沾染而对三昧耶戒体的损坏,


从而对所要忏悔的罪障深深地追悔,形成强大的破恶的对治力和恢复的对治力,


最后在胜义无缘的殊胜智慧境界中,将世俗所造的一切罪障等,迅速、彻底无余地予以忏除。


甲三、以语方式忏悔分六:

乙一、瑜伽行者如何受持誓言戒;

乙二、由懈怠、懒惰引起之过失;

乙三、没有如理受持之过患;

乙四、遭受他人毁坏誓言之晦气等的损害;

乙五、忏悔晦气等而祈请以大悲摄受;

乙六、于胜义中忏悔世俗之迷乱罪障。


乙一、瑜伽行者如何受持誓言戒



大悲绍继瑜伽行我等 为利众生发起菩提心

为能趋行无上菩提位 如海圣教别别之律仪

与身语意相印胜律仪 难逾金刚誓言长远求

共及差别特别诸誓言 先后所受一切之誓言

永不舍弃亦不违犯逾 无违义意亦无退转意



1

绍继瑜伽行者发心


大悲绍继瑜伽行我等


“大悲”:是智慧的天尊的自性。也就是说,这里的大悲,是代表智慧天尊众。


“绍继瑜伽行我等”:这句的第一层意思是绍继诸佛的大悲的事业是相续不间断地;另一层意思是不间断地修持与自己有缘天尊佛的瑜伽行的我等瑜伽行者。


大家要知道,我等已进入金刚密乘秘密的曼荼罗坛城后,接受了殊胜灌顶,取了秘密的法号某某金刚瑜伽行者,包括在做忏悔的时候,以口称自己的法号某某金刚瑜伽行者而忏悔。


所以我等是绍继瑜伽行者。



为利众生发起菩提心


智悲光尊者解释:为利一切有情发起世俗愿行菩提心二者,以及发起密咒乘的金刚瑜伽胜义菩提心。


莲花生大士这样解释: 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心里首先发起菩提心。


即是发起愿菩提心,愿获得大菩提佛果;发起行菩提心,即自己发起真正趋入密咒玛哈约嘎之门的心。



为能趋行无上菩提位


为了获得自利圆满,也就是为了能趋行无上真实正等正觉佛的果位,自己首先需要安住于誓言戒与律仪,


之后为了他利圆满,也就是为了将一切有情安置在大乘法当中,如是发誓而承诺的。


2

受持三乘如海律仪


如海圣教别别之律仪


智悲光尊者是这样解释:对于佛法渐次趣入,然而为了能趣行所得的无上大菩提果位,要进入如海圣教。


“如海圣教”:其中声闻缘觉菩萨乘的三藏法中,依于第一转法轮意义的别解脱学处后,自相续的恶行清净而调伏,修持四谛法门,


在此基础上,第二转、三转的意义加上了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后,愿行菩提心以及大乘的定慧二者的学处,即修学三学。


同样,事部、行部、瑜伽部的外三续部,沐浴、打扫卫生等之后,安住于各自的誓言戒中。尤其趋入无上瑜伽部的玛哈约嘎、阿努约、阿底约嘎三者所摄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的法义。


也就是彼等九乘中,以声闻缘觉乘是断律仪的违品——烦恼,以菩萨乘是转违品,以金刚密咒乘则是转为道用


这三者如此调服众多的烦恼,故称为别别之律仪。


莲花生大士的本续注释中是这样解释的


总的而言,佛的圣教如大海般之多,其中各乘的律仪分别有:

  • 声闻的律仪,

  • 辟支佛的律仪,

  • 菩提萨埵的律仪,

  • 密咒持明者的誓言戒,

这些乘分别都有所护持的律仪。



与身语意相印胜律仪


莲花生大士讲(从总、特别、特别之特别三个方面来说明)特别而说:誓言尊者自己的身语意和智慧尊者佛的身语意完全相应没有差别,这使修行者的律仪超胜了下下乘的所有学处及戒律,也超胜了菩萨乘的律仪。所以说,事部、行部、瑜伽部律仪都很殊胜。


智悲光尊者是这样解释的:在这里突出身即大手印身,语是不可言说的极微细的法音,意是甚深寂灭戏论的智慧境界。与如此的身口意境界相印,是一切律仪中殊胜的律仪。



难逾金刚誓言长远求


特别之特别而言:金刚内密咒乘玛哈约嘎生起次第,阿努约圆满次第,阿底约嘎大圆满三者的根本及支分的诸金刚誓言戒,因为都特别不能违犯而跨越的缘故,


应当在乃至于证得一切相智的佛果之前的漫长时间之间,要长久地希求而当守持,也就是一直坚定地守持而不退缩



共及差别特别诸誓言


这一句莲花生大士的本续注释中有这样两种解释:


金刚密乘的共同誓言与声闻、辟支佛、菩萨相同,差别(不共)誓言是密咒乘的根本誓言及支分誓言。特别的誓言,即是特殊的一些誓言,也是需要特别谨慎的誓言。


(另一种方式来解释)或者共誓言是与声闻、辟支佛、菩萨相同。差别的誓言是事部、行部、瑜伽部三者的诸差别誓言。特别的誓言是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三者的誓言。



先后所受一切之誓言


如上所述般种种的誓言,即是自己已经下至从声闻的共誓言,乃至到金刚密乘的不共誓言之间,通过金刚上师灌顶而前前后后所受的一切誓言。


3

誓愿永不违犯

永不舍弃亦不违犯逾


“永不舍弃”:即当时是发誓乃至没有证得一切智智的佛果之间,永不舍弃密咒的诸誓言戒。


“亦不违犯逾”:也是不共的根本上师身口意三者的诸誓言,以及其它一切密咒的根本支分的誓言,何时亦不违犯。



无违义意亦无退转意


对于所受的一切律仪以及誓言戒,没有违犯心,也没有丝毫退转的心


下至比如违犯了一些誓言戒不能超过一天的,或最迟一个月,或者三年的,自己当时承诺的时候,不想超过这些界限,想快快发露忏悔,也没有想不忏悔的心。


以上讲了学修以及继承金刚密法的瑜伽行的我们,当初在殊胜的曼荼罗坛城中,自己也发起了大乘菩提心,而且也是没有什么不想受持、而想违犯等的不如法心态,


通过金刚上师及殊胜誓言物等灌顶,尔后得到了圆满的共同、差别、特别之种种誓言戒。


推荐阅读
如何现前大智慧?(未得灌顶者,不得听闻)
 
如何明观而忏悔?(未得灌顶者,不得听闻)
 
什么样的人更能得到佛菩萨的护佑?(未得灌顶者,不得听闻)
     

↓↓↓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忏悔》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