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不管是为了什么样的对境,都不应该造恶业。 返回

不管是为了什么样的对境,都不应该造恶业。

知幻园 2023-10-24














印度佛教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圣天论师一生中和不少外道辩论,晚年亦不放弃口诛笔伐。有个年轻的婆罗门外道,见师父被折服,心里很不服气,他发誓道:“你圣天以口胜我师,我要以刀胜你!”他一直暗暗跟踪,找机会行刺圣天论师,但因其弟子众多,无从下手。一日,终于被他得到了机会,他看见圣天论师在大树下坐禅,就纵身跳到跟前,愤怒地说:“圣天,过去你以利口战胜我师,而今我要以快刀劈开你腹,看看谁厉害!”说罢举刀就砍。


圣天论师中刀后没有马上死,他心无怨恨,反而怜悯那年轻人的鲁莽。他诚恳地说:“学术上的争论哪有用刀剑来代替的?你毁了我的肉体,毁坏不了佛法。你是被无明烈火燃烧得神智昏迷了,我原谅你的愚昧无知,快逃到山上去吧,暂时不要下来。我的弟子们快要回来了,有不少人还没有获得法忍,他们必不饶你。”那年轻人一听,愣住了!圣天接着说:“你的所作所为,是没有受过佛法教化,个人情见太重,为愚痴所欺、狂心所惑,我不会计较,快逃命去吧!”年轻人见圣天论师竟如此宽恕他,怎忍再砍第二刀,反而跪下来忏悔认罪。圣天论师催他快走,他只得逃上山去了。


不一会儿,众弟子回来,见上师倒于血泊之中,大吃一惊。没有证到法忍的,果然怒火中烧,要追赶凶手报仇。此刻圣天论师尚未气绝,他竭力用微弱之声劝阻道:“行刺者早已远去,原谅他吧,他是被妄心愚见所驱使。我已到暮年,终有一死,冤冤相报,必无了期。佛法讲的是无我、能忍,我要你们宽恕他!”说毕,瞑目而寂,面无一点憎恨之色。


可见,真正的高僧大德,纵然受到生命危险,也从来不怨恨别人。从他的弟子也可以看出,得到法忍的不会生嗔恨心,而未得法忍的,在违缘面前根本控制不住情绪,但这种做法上师并不愿意,即使倒在血泊中,也是劝他们不要报仇。


佛教历史上,圣天论师的圆寂,大家还是应该深思。当我们的亲人和上师受到伤害时,自己会怎么样对待?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前不久,有位出家人的弟弟被杀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怒不可遏,准备还俗找凶手报仇。如果他受过大乘教育,此时就变成一纸空文了,对他相续没有任何作用。学习这部论典的人,大家也应该想一想:“如果我的父母、我的上师今天被坏人害了,而且还杀了他,这时候我该怎么办?”


当然,有些人不要说杀自己的亲人或上师,就算是说一点过失,他也忍受不了,马上跟别人打起来。这非常不合理!昨天《亲友书》的教证说,不管是为了任何人,最好不要造恶业,因为,地狱的果报,他人是无法分担的。《四百论》中亦云:“如王分权利,不能分罪恶,智者谁为他,自摧毁后世。”意思是说,国王虽有能力分配财物与权位,却无法分配自己所造的罪业,真正了知因果取舍的智者,谁会为他人造业而摧毁后世的安乐呢?因此,不管是为了什么样的对境——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我的上师、我的寺院,都不应该造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