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开示】一切行为应以解脱为主
愚行足堪厌,
今当随圣贤,
忆教不放逸,
奋退昏与眠。
我们要精勤修持自他交换与自他平等,如果这种境界没有在心里产生,就不能称为名副其实的大乘修行人。往昔那些愚昧无知的行为,对我们希求解脱者来说已经足够了,假如现在还不满足,那简直是无药可救了。
学了大乘教言和窍诀后应该知道,名闻利养等世间八法只是诱惑我们的幻象而已,究竟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岗波巴尊者说过:“不以殷诚之心致力于利他之事,却沉湎于自利和世间八法中,这就像一个瞎子在北部大草原的迷途上徘徊一样,实在是自讨苦吃。”无垢光尊者在《劝解脱文》中也说:“凡愚所执著的无义琐事,全部是痛苦之因,心识被迷惑的凡夫人理应当下醒悟,希求解脱之道。”我们无始以来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实义,为得到暂时的利益,护持亲友、降伏敌人,搞生意、做买卖,这些统统是愚者的行为,假如还这样继续下去,将离解脱越来越远。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发下坚定的誓言:“从此之后,一切行为以解脱为主。”
上师如意宝在生前时,经常在大众面前说:“世间道对我来讲不重要,我唯一希求解脱道,有生之年以讲经说法为主。就像霍西的堪布曲恰,他从小就开始讲经说法,一直到最后离开人间,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那么我也如是发愿。”当时上师一再这样强调,他老人家也的确是一生中为了众生付出一切,以讲经说法来利益众生的。
然而现在的世间人,由于没有不放逸的教言,经常做些无聊的事情,看起来很可笑。美国亿万富翁赫尔姆斯利,临死时将1200万美元的遗产留给一只名叫“麻烦”的小狗,而她的大部分子孙连一分都没有得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晚年孤独,只有爱犬一直陪在她身边。
现在的人心变得越来越坏了,以前儿女孝顺父母天经地义,可如今子女在病榻旁照顾重病的父母,却被新闻媒体广泛地宣扬,说他如何如何孝顺,觉得是特殊事情,而儿女不孝顺才是正常现象。报纸、电视上报道的贪污,再也没有50万、100万的消息了,最少也是几千万上亿的人民币。学生不好好学习,老师不好好教书,很多人在网吧、舞厅里迷失了自己……在这种社会氛围下,不放逸的教言尤为重要。不放逸就是要谨慎小心,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家庭、工作都有利益,对生生世世的大业也非常重要。
佛陀在《法句经》中说:“无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无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不放逸的人能够趣入解脱道,而放逸者虽然活着,由于没有取舍的智慧,如同行尸走肉,跟死了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大家在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忆念前面所讲的教言。《法句经》专门有个《不放逸品》,希望各位稍微抽点时间看看。谨慎小心不放逸的教言,对每个修行人来讲至关重要,如果离开了它,自己可能没有控制的能力。
我们修菩提心时,不仅要忆念不放逸的教言,还要断除昏沉、睡眠等禅定的五种盖(五种障碍)。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云:“掉举后悔与害心,昏睡贪欲及怀疑,当知此等五种障,乃夺善财之盗匪。”掉举和后悔都是心外散,算为一种障碍;害众生的心是第二种;昏沉和睡眠都是心内收,昏沉是内收,睡眠是极其内收,心已经收完了,最后什么都不知道就倒下去了,这两个也算为一种;对有漏欲妙的贪求;对基道果的怀疑,这五种障碍是掠夺禅定善财的盗匪。
修行要靠自己的精进,也要断除它的违品。现在有些道友睡眠很重,其实对治方法就是经常想起不放逸的教言。《楞严经》里面也讲了,阿那律刚开始时很贪睡,但后来依靠教诫断除了睡眠,获得了天眼通。修行人也应该控制自己的睡眠,不要睡太多了,不然人生的一半就睡过去了。假如你能活50岁,那算一下你大概要睡多少年。若从这方面来观察,我们活在世间行持善法的时间的确不多,所以要尽量断除这方面的障碍。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若想菩提心誓言十分坚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面对什么样的人群,永远都不会舍弃,首先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而若要有这种坚定的信心,前提必须进行长期的闻思。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