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词回顾】《入_行_论》072 (第六品)
此处用两颂说明修安忍的理由,告诫我们嗔恨敌人是颠倒的分别念。颂词意思是,依靠敌人而修安忍,能使我消除多生累劫的罪业,可是敌人却因加害我们而堕入地狱,长期受苦,所以没有理由对他生嗔恨心。
然而,怨敌却依靠我而害了他,怎么说呢?因为他把我作为对境,心里产生嗔恨,对我进行毁谤伤害,以此罪业为因而堕入地狱,长期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这样一来,怨敌实际上帮了我,而我却恰恰害了他。因为我让他产生嗔恨心,即生中心情不快乐,失去了正常状态,来世也堕入恶趣受苦。所以,对尊重事实的人来讲,的的确确是我害了他,而他却对我的今生来世有极大帮助,恩德无法估量。认清这个事实之后,我们在嗔恨怨敌时,理应呵斥自己的心:“你这个利害不辨、颠倒粗暴的心啊,为什么要恩将仇报呢?”
上面说我害了怨敌,怨敌反而帮了我,故不应该嗔恨他。那么有人就想:“他人缘我而堕入地狱,如果我不存在,别人也不会生嗔恨心,一切的祸根与我有关。我虽具有安忍的功德,但却成为他人堕地狱之因,那我自己会不会有过失呢?”
对此作者回答道:别人故意损害你,而你不但没有损害他,且对他修安忍之心,善心有善的功德,恶心有恶的果报,故你没有任何过失。尽管你可能前世害过他,现在他害你也是宿业所引发,但在此过程中,你对他唯一修持安忍,最初的发心是善,中间的正行是善,最后的结行也是善,既然具备初中后三善,这样的心态不仅没有过失,反而有功德。因此,你以善心来修安忍,绝不会导致堕落的苦果。
他们接着又问道:“那我依靠敌人修安忍,以此功德不堕地狱,怨敌能否依靠成就我的安忍,也不堕入地狱呢?”
答曰:对个别菩萨来讲,这种情况也可能有,但一般而言,自己以正知正念守护根门,个人发心修善,功德也只是个人得到,怨敌怎么能得到呢?因为当时的发心各不相同,怨敌虽然间接帮助了你,但他在相续中生起了罪恶的嗔恨心,以此果报必定会堕入地狱,而你虽然间接损害了他,却并没有害他的发心。
对方说:“如果怨敌的加害能成为安忍之因,那别人害我时,我也以牙还牙去害他,我们两个互相修安忍,这样彼此帮助好不好?”
回答:像我这样的大乘根基者,修安忍有一定的把握,但怨敌绝对是不行的,千万不要为了他修安忍而狠狠打他,这样的话很危险。因为对方的根基本来比较差,如果对他进行伤害,这无疑是火上加油,会让他的烦恼越来越增长,嗔恨心越来越旺盛,不得不造堕地狱之因。这样一来,不但没有保护他,反而会害了他。
因此,我们遇到怨敌时,千万不要故意骂他,希望他也修一点安忍。因为此举对对方不一定有利,另外也失毁了自己的菩萨行,所以不是菩萨的行为。
癸二(破嗔轻侮我等三者)分三:一、轻侮等无害故不应嗔恨;二、不应嗔成为利养之违缘者;三、不应嗔令他人不信者。
子一、轻侮等无害故不应嗔恨:
如果敌人侮辱毁谤我,说一些恶语、粗语、离间语,也不应该生嗔恨心,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语言对我的身体没有害处,对心也没有害处,除了身体和心以外,我又没有其他的所依,故没有必要生嗔。
敬摘录讲记079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记忆卡
063
064
065
066
067
068
069
070
071
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