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心之明点|忏悔要义颂讲记 4
自心明界无垢水晶镜,
若为忽现障尘悉掩蔽,
深明等持影相难现故,
四力白布精勤以拂拭。
1
授课视频
建议在wifi环境下点击播放
识别二维码
下载PPT、PDF课件
2
堪布讲记
第四讲
法王如意宝 造颂
慈诚罗珠堪布 注解
益西彭措堪布 讲述
本有与本无
在此以明辨“本无”和“本有”的方式,再进一步深入探讨所净罪业的体性。
所要净除的障垢,实际就是由“无明执我”为根本而发起的各种染污心态。忽现而本无的此等法,仅以众生的分别心就可以造作出来,如同梦境中的种种事物仅由梦心变现。此处认识障垢的体性时,要像思维梦境是什么体性那样。
梦里的一切无不虚假,根源只是一念梦心,以此一念之心就会似现(看起来好像)有此、有彼,而轮回中所有的梦境也都是由一念妄心住持。这个妄心就是无明——对于当下的本性不明了,在现起妄相的时候,错认为实有。继而出现种种错觉,但所有的错觉都表明没任何实物;如果有一丝实物就不叫错觉。
障垢的体性用梦来比喻就非常恰当。它是忽然性——本来没有却忽尔迷惑,之后各种各样的妄现都显出来了。这一切妄现的体性需要一概认定是客尘,是本无。
很多人还不知道自己常常说的“虚幻”,它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大概地谈论我们生存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在里头找不到实质,好像还是有一种虚的东西等等。以这种方式根本没办法认识客尘“本无”,也就没办法认识实相。回顾梦喻,梦里有各种各样的显现,而且会相续,又有作用力。它可以一幕幕地演下去,由因不断地演出果来,就有了刹那刹那接连的相续,还有因果连环关系等。这梦中事,可比喻阿赖耶缘起。
其实,胜义中没有阿赖耶缘起,没有一切因果显现。但就迷乱梦境而言,当一念无明现起时,只要没破掉它,就会连绵不断地演变下去,而且遵循本身的因果法则、有其作用力。如果在幻梦里起一个善念,就会感觉境相变好,其实是本不存在;如果当时起了恶心,又会感觉境相变坏,其实也本不存在。总之,幻梦里的一切观感等,都是妄念。
然而妄念的规则在于,总无明上可以分出无数个支分,这一切支分也就只是一个总无明。首先看到根源是无明,才能认定轮回之中不论现什么都是错觉,都是本无而忽现的法。藏文的“忽然”,翻成汉文就是“客尘”。这“忽然”非常恰当地表示了客尘的状况。如同虚空中本来什么也没有,但是忽然间现起了乌云,这叫忽然性。这里需要我们以智慧认得它本来无有,是客尘性、是不住。根身器界一概会消陨,就因为它是妄相。好比从梦中醒来的时候,所有的梦境,无论根身、器界,任何男女、老幼、来去、长短、苦乐、增减,因因果果……全都会消失。
同样,以无明为根源,演变出来的一系列妄现,只是错觉中的发展。由于完全是错觉,所以从始至终的轮回大梦,都是无而显现的。或者说正现的当下就没有,所以叫它错觉,否则就不能称为虚妄。如果说它不是实的体性,而是虚的体性,在真实中还有一种虚假法,实际上就还是实法,只不过以虚幻的形态存在。
关键问题在于,如果不能识透现象的本来空,就会对它产生强烈的实执。对于罪障也同样会以为它是实有法,无可忏除、令人恐怖。反之,真正通达空性的人,他当下就能化掉执情。凡夫则执著很强,对于本无的小事也会一直在心里计较,可以想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二年……这种盘结不休除了将妄现执为真实外,没有其他原因。比如有人骂你一句,实际跟空谷回响一样,根本找不到,如果不在意就完全没什么。然而你一旦执著,它就会不断地起作用,表现在心理、生理的方方面面:心脏一直怦怦跳,血压升高,吃饭胃口也不好,然后消化不良,得胃病,又失眠,其实都是一个妄念变出来的。由此看到,妄还是有作用。
认识妄现的“无”或本来没有,关键要从无明根源上下手。就像本来什么梦境也没有,忽然迷乱因缘和合,一刹那便入于梦中。如同这第一刹那入梦般,众生于一念间迷乱就叫做无明。一念无明之后,便沉入此轮回长夜大梦,梦里以错乱的力量,见到很多很多的显现、各种各样的行动、遭遇、结果等等。但因为这梦太密集了,没有一刹那间断而是一刹那接一刹那、每一刹那都在错乱里,所以就一直认为面前的错乱境是真实。分析当他第一念迷时只有迷的状况,能见到自己吗?见不到。第二念迷时仍处于迷乱,见不见本来自性?还是不见。直到第一百刹那,都是这样迷。错乱发生一百刹那后,就倾向于见眼前假相为真实,而不见其本无;同时,如果只认眼前的假相为真,就不现本有。凡夫的状态即是如此颠倒地把没有的执为是有、把有的执为是没有。
《宝性论》中也说到凡夫的两个根本执著,一是增益执,一是损减执。增益执就是把本无的客尘执为是有,损减执是把本有的佛性执为是无。这既是最开始的源头,也是每一念都陷在幻梦中的原因。由于已经陷入了无数亿次,密集的梦一直在持续,错乱的惯性力量非常强,导致我们认为确实是如显现般存在,好像它已经混入本性里,永远祛除不掉。
如同本来无云的晴空中(无云表示“空”,晴表示“明”)什么相也没有,但它是一种明。自从被乌云蒙蔽后,在千百年里,从来没出现过光,我们就以为乌云混到本性里去了。进一步会以为本来就是乌云,而且乌云是真实的,在我们的境界里就只有乌云,没有其他。同样,将乌云般本无的错乱显现执为是有,将睛空般本有的佛性执为是没有,常年陷在妄境里,这就是凡夫。
生死如梦,我们一直完全迷在客尘幻相里。但从罪业是心的一种造作来说,如果了达根源是无明、所谓的罪业无非是从心起,而根源的无明心并不可得,那么以根源所现起的此种彼种,都应当是妄觉中的动作。
造任何善业、恶业或不动业,比如以贪心造盗业、以嗔心造杀业、以种种烦恼心造种种业,其实归根到底都是自己一念心的动作。既然这一念妄心是虚假的法,那么它的动作也是假的。实际上整个造业的过程,只能看到是心在不断地动,所生起的各种作为也都是心的表态。从根本而言,这一切的种种显现都找不到,身、境、方所、时间都不可得,事件也没什么真实性,只是一念心在连续起妄念而已。从它不明白的角度,叫无明;从妄念上似乎不断有种种造作,就叫做业。
例如去偷,去抢,去杀生来满足口腹之欲,去行淫来得到快乐等等,心有个企图,并以此不断地起作。其实就像梦里起心去偷,然后感觉到自己正在偷,而且有动作,还有各种过程——那里有个宝贝,就在那间房里,接着去撬门,鬼鬼崇崇地,偷到了一阵满意,之后又做贼心虚,害怕被人发现等等,从头到尾就只是一个梦心。
如果明白这个过程的真相,就会想:哦!原来我以为是非常真实的事,现在才知道,平常的一切作为都是梦中事,只不过我迷得过深,到现在还搞不清状况。我们一直认为:现量可见房子是真的,对面人是真的,钞票、男女、身体都是真的!其实如果用中观正理观察,就发现面前的身体是假相,是不存在的法。其他房屋、人、各种动作等等,这一切都并不像所现那样存在。
真实当中,唯是大空性。只因自心迷失,本性也就随着无明的力量,显现成各种各样似乎有的事物。而且“自”还作为其中一员,对面还有各种“他”,之后缘境不断地妄作,制造各种过程。实际上真正彻悟的人,一切都不见的时候,他还照样能做,这就唯一是真心在起妙用。
所以古德说“大作梦中佛事”。就证悟者本身来说,一真法界不可思议,没有彼此、来去、长短、取舍等一切相,但也不是堕在断灭里。而我们却把这些没有的事情,全都执为是有,因此感觉样样都真,并继续建立起各种错乱。真正以为有自方、他方,也就是有二现时,轮回的机制已经出现,幻梦机制形成了。心一直缘着二现之境,不断地分别、造作,由此出现同样虚假的有漏业。继而错乱的力量使它变现出下一个错乱果相,之后因因果果辗转不断,感觉像是时间上有一个个真实的刹那,从过去到未来,不断地延续。众生以为轮回是真实,而且它会无穷无尽地演变下去,以为时间上各个刹那是很多个不同的实体,它们之间无法融通等等。由此把不二的法界通过妄自分别,割裂成为一个个刹那和一个个空间上的相。之后,我们就执著当下一刹那的相为真实,自心完全耽著在上面。所有这一切都成为障碍。
只有修忏悔法才能扫除这从粗到细的所有障碍。而最了义的忏悔法,就是悟明自己的心。首先体悟面前的显现是假相,之后知道这一切所谓的业,都是由一念分别心不断起作造成。既然从头到尾、从因到果的任何一支都无不是假法,当下就应息歇狂心,不再跟着妄念跑,从而截断轮回相续。
这一切本无的法显现为似有、感觉真实、感觉熟悉,都是由于错乱成习。认为眼前的事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甚至觉得时时要有这种实在感才没落空!因此,善根不够的一般人听到空性就会恐惧。因为这意味着过去的习惯要彻底放掉,心一直执持的习性要彻底空掉。此时,深重著相的习气自然使他产生恐慌:任何相都空,连身体、心识也没有了,“难道什么也不可得吗?”“什么依靠、什么抓的都没有啦!”
比如相互爱恋特别深的男女,就很怕失去、很怕寂寞。或者有的人对权利、名声很执著,想一直占有,一旦感觉将要失去时,内心就恐慌起来。其实我们的“现实”生活全都是假法。仅以心的企图便开始造作、所造的一切也都是虚假,岂不荒唐可笑?沿着妄心的轨迹不断造作,其中的一切也无不颠倒,一切盘算也都叫做恶慧。比如心想:我要求得那个女人,我要求得权力、财富,或者我要怎样占有它等等。妄心有一条轨迹,它生起时,自己不由自主地陷入其中,“我一定要这样做”,然后就以为能得到所执著的对境。这一切虚妄的造作,都会形成障碍。
现在我们要回头,要认识到业本身的虚假性。对于假立出来的错乱的轮回程序,如果仍看不透,还要支持它,那就永远无法解决。忏悔的根本是觉悟,不再按过去的方式走。所谓忏悔一定要断相续心,就是这个道理。
最彻底的悔过,是见到由一念无明生起的这一切都子虚乌有、完全虚诳(按:此事殊为不易,须自审修量)。本颂注解上说到:“自无始轮回以来所集起的自性罪与佛制罪”。什么叫做“无始轮回以来”?就是没有开端,不晓得什么时候起了一念无明,我们的心就陷入迷梦般的轮转中,直到如今。这实在是漫无边际的长夜大梦,比我们每天做的梦要长无数倍,是最长的幻梦连续,但真实中却没有流转。对于这“无始轮回”,忏悔要回溯到最初一念,就从那一念起,我们从清净界中迷失,不知幻生幻死了多少亿劫!迷梦之中,我们还在不断地妄起各种造作,起种种行动,其实都是虚假的业、错乱的法,怎么不障碍明见本性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出路就是尽早回到本性的母体。
既然在此已经说破了生死是幻梦,如果还不能幡然醒悟,还要走过去的老路,认为有人、有法,继续起各种虚妄计较,在里面一直盘算不休、执著不已,碰到什么事情都妄自分别一番……那要等到何时才能脱离轮回呢?最讨厌的是分别心不断虚妄计较、跟别人竞争、想出各种花招,好似有手段、有计谋,时而骗人,时而狂妄,时而骄慢,时而排挤、时而打压……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错!我们就这样迷失本性,任由无明幻心的摆布,在它的指使下发出各种虚诳的作业。然而这一切妄心的造作,就像梦里的妄动那样,正当造作的时候,除了疯子般的错觉之外,不具任何实义。
因此,所谓的忏悔——悔前戒后,关键是首先从根源上看清错乱,然后生起决断心,愿意改悔,舍掉这一切错乱、止息这一切妄动。也就是现在就要回头,回头就在当下,不在别处。一念妄动后,即随无明转;一旦认得本性,从此再不迷失。无明只是指自己忽然昏昧了,其实无明也本来没有。所以不必另寻彼岸,当下觉悟就是彼岸。
梦喻
正在想如何这样做、那样做的时候,也都只是梦里的造作。梦里看到什么东西,想要怎样把它偷来;或者在梦里似乎见到那是我的仇人,我要怎么来打倒他……在梦里分别、造作,好像有种种的想法和作为,然而实际除了梦心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法。同样,轮回大梦也只源于无明妄念。妄念是个什么,能拿出来看看吗?结果什么也拿不出。这样从根源上一旦看清了真相,才知道梦境本无、客尘本无,惑、业、苦本无,轮回中的一切都是本无。正因为本无,当一念觉醒,就全部消失。
因此说悟心的人,千年的罪暗,以一慧灯能破。不必历经长劫,只要明见本性,累劫的罪业垢障当下冰消。就像虽然屋子里暗冥了许多年,但黑暗并不是什么实法,灯光亮了,暗即消失。又好像一件事想不开,导致三年不开心,一提起来就烦恼,结果自身出现各种烦恼障、业障、报障,搞得一个人非常不正常。其实只要一念想开了,就什么也没有。因为本来就没有,只是一念执牢,才牵连不断地出现各种障碍。我们目前总的状况也是如此,只不过表现出来因缘果报的现相又是千差万别。看清了总原理,随后的方方面面就都能贯通。我们的错乱在哪里呢?一念痴迷后,把眼前的幻相看作实有,并且不断分判、计较、分别,又发起各种行动。认为好的就想占有,不愿让给别人,由此产生贪著、竞争等等;如果是不好的,就坚决排斥,或扔给别人。此中不断地与人争夺,实现自我、满足自我的私欲,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错乱。
整个过程,归到根源上就只是一念错乱。而醒悟过来时,会发现本来没什么。正因它原本没有,所以能被消除。凡夫却认为,眼前的现相这么真实,执假为真的习性这么深厚,届时变出的地狱等果报现相也一定很真实、甚至没办法去除,我这样的罪人怎么能洗得干净?
很多人承许决定有因果报应,但如果实执特别重,又会成为自心严重的负担。他会恐慌:曾经造了那么多罪、心上那么多污点,什么时候能洗干净?如果罪业是真实的法,而且已经渗入本性,成为不二,那怎么可能除得掉?好像本性原来是白色,现在却染上了千万个污点,没办法恢复清白了!以此对忏悔净罪产生怀疑,没办法放下心来。
这就需要回头看清无始无明的真相。自此而始,整个过程都在忽尔、忽尔地出现幻觉和幻相。正现起的时候便不可得,并不是真的出现了什么,因此也不是有什么实有的东西要除去。所谓“深极忍可本来清净”,就是要对本来清净有毫不动摇的认定。无论面前怎么现相,要知道它原本是清净、是不存在的。这就是真正的回头和忏悔。
这很直接,就在当下,它本来清净,如同无云晴空。否则,如果本性中真的还有乌云般的罪业,又怎么能说云是虚妄呢?虚妄就是本来没有,如同乌云原本不存在。又如迷梦中无论现什么境界,都并非真实。
真正有此定解,能一切处不动摇,那就不必枉受轮转之苦。但凡夫的妄心太重,每每遇境,心即动转,还要不停地计较分别、缠绕不休,那怎么能不流转呢?因此,“深极忍可”中“深极”指程度上达到极致,无论出现什么,都不动心、丝毫不以为有什么。从此除掉错乱,不再跟随妄念转。当然也不是真有什么实法被除掉,而是从幻梦中觉醒,当下见到本性。
比如做了个长梦,忽然因缘和合,苏醒的时候,就见到本来、见到原本没有梦里那些事,自己仍在原处,这叫回来。
客尘现得再多、再久、再密集,它也是本来没有。但由于它的密集,我们容易认为它已经入到本性中,成了和本性分不开的法。
关于“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是千百年来的老问题。其实本性没有什么善恶,而人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本性”是指无明系统里的事,指的是习性坚固,其实还不是本性。本性不可能迁变,缘生之法则可由于内心很多次的虚妄造作,而形成一种坚固的习性。
我们常说俱生以来的习性或秉性。其实这是有为法、是本无的客尘,不是本性。只不过串习成了一种非常熟悉的错乱习性。正是因为太熟悉、在境缘面前很容易随手拈来,我们就感觉好像是自己的天性,或误以为它已经成了本性。有人说:“我生性邪恶,就是淫欲大、嫉妒大,我没办法改。”其实不是没办法改,首先一定要看到它的虚假性,不是什么真实,然后就可以转化。
常常把自性和染污混在一起,是由于我们执著真的有一个我,就把这个染污说成是我的染污、我的业障,之后又认为一直有它的自体,在我身心中很坚固地存在着。这就需要自心以很微细的智慧,去抉择两者并没有合二为一。
比方说衣服上的油渍非常厚,但它并没有渗到衣服里,并没有成为衣服的体性。只是因为积得太密、太厚,感觉好象它已经成为衣服的颜色。
又比如天空乌云密布,令人感觉天已经变成黑的了。其实天没变黑,乌云是乌云、天是天。乌云再怎么持久、浓厚,都染污不到虚空。因为虚空没有任何相,也没有什么空间、容量,又没办法剖开虚空、把乌云塞进去。乌云并没有入于虚空,虚空也永远没有改变。虚空不是由因缘作成,所以它恒时如此,没有任何增减、变化。有云也好、没云也好,它一直都是那个样子。只不过有云的时候它没显,没云的时候它显了。云比喻客尘,它忽而显现。但因为前后现得太相似、太持续,导致会误以为它是实法,其实只是每一刹那现一个假相。
就像梦里刹那刹那现假相,由于假相太连贯、太密集,一点缝隙都没有,所以一直看不到本有的真实。但是梦再怎么串连下去,它都是一刹那现一个假相。为什么?因为它是由心变现、不是有它自己的存在。同样,轮回系统中的一切法,都是由自心变现,哪里能有什么实在的东西?因此叫做“唯识所变”。心虚妄地生起,起很多次,就熏成习气,而且它会相应地变现。不断地变,令人感觉似乎是真有什么。好像幻师不断地变幻,观众就真的以为虚空里有马、有象,实际上只是幻相,不是真有马、象。“变”的含义,就是以因缘力,没有的事物会现成好像有。不是真的有什么,如果真的有就不叫做变。
变戏法的时候,幻术师说“变一个东西”,就是告诉你没东西,结果人们都以为有个东西。梦心是一个幻术师,忽然之间入梦,里面就出各种各样的现相。梦心也是最大的“电影制片人”。只要进入错乱状态,就开始变现。似乎是从心里出来种种东西,其实里面没有任何法,所以它叫“幻”、叫“梦”。
最初很多人不懂这一点。关键在于明明说了就像海市蜃楼那样,或者像各种假相那样,所以它是“幻事”,不是“实事”。如果现的是有,怎么叫幻?那应该叫真实,所以当现的相是没有的。我们学第二转法轮抉择空性,就是要知道这一切相实际上没有,以此认识客尘。抉择客尘之后,再直接给我们指示本有光明自性,马上就清楚了。
“本有”就是根本不存在这些戏论法,没有什么方所、时间,什么妄相都没有,所以叫“不二法界”。这离戏的实相中没有一丝妄识前的现相。凡是根识能见到、心能思维、幻变、能计较分别的,通通都是妄。人们知晓各种各样的法,便自以为了不起,其实全都落在错乱里。可思议的全部是世俗谛。世俗谛就是错乱的异名,全都是虚相。
我们活在世间,认为这里是个真实的世界,甚至不想离开,这便是凡夫的愚迷之处。凡夫以为有时间,以为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如直线般一直发展下去,其实只是刹那刹那生灭心的连续妄现。正在妄现的时候,从来没离开过法界。但由于梦得太深,就固执地以为真有这样一条时间线。
依理观察,时间是根本不存在的假法,从凡夫心里变出的周围环境或十方境界也都是假法。各种相的出现也只是从因缘生,因果的系统全是假法。在错乱系统里不断地分别、起作,因此就随着迷染的因缘,也自然按这样来变现。变来变去,久而久之,竟不知道自己所变的是假法。
人们感觉世界真实、自己有生以来的每一事件都是真实,而且以为未来长远,有一段又一段的前途,将不断地出现各种新事物,会有种种不同的真实意义,等待人们去追求、去实现。
我们就是这样一路走来,一路流转。这“无始轮回以来”的种种无明妄动都是罪,因为它“背叛”了本性,叫做背觉合尘、颠倒错乱。这一条生生死死的路,注定了它没有前途,而且是从始至终的错乱。乱得一塌糊涂,还误以为这是什么真实的生命,有各种各样真实的意义……我们迷得太深了!
整个系统里,一切时间和方所当中,任何一种因缘所生的现相都是客尘。客尘就是虚生虚灭,不断由各种因缘和合而显现各种不同的假相,所有这些法其实无不是戏论。因此,我们所谓的大小、长短、来去、有无、一多、老少、过去、现在、未来、东南西北、高低、上下、贤劣、美丑、此者彼者等等,一切生活内容、时代事件,这些相对范畴里的现象,全都是缘生法、有为法,是本无的客尘。在此范畴中不断现起的各种现相,惹得人心现起各种各样的分别、计较,之后造成心识一念接一念地流转。实际上都是真实义中不存在的假相。现相并非实相,所以一概破尽。
如此抉择之后,就开始相合于真实的法界了。真实义即胜义。胜义中有这些世俗的现相吗?压根没有,所以才叫离戏。胜义究竟如何?你还想用过去一贯的那种认知方式来了解它吗?那就绝对不可能了解。所以,千万不要把它判成是此、是彼,也不必要说此、说彼,真实义里面根本没有。这一真法界中没有两个东西,一切戏论都没有,因此叫“妙”。如果成为可分别、可计较、可言说的,就不叫妙了。妙是完全超出言思的行境,任何边都不住。不住在此者、彼者的任何戏论上,没有任何相可得,这便是真实,这便是本来。
再者,胜义中是不是有很多别别的他体法呢?根本不是!如果真有很多种他体的法,有种种杂染、清净法的实体,彼此林立,又怎么能叫做本来清净呢?怎么能叫做不二呢?本来清净就是指没有这些相对染净的相,不然就成了真正有千差万别的染法和净法,不能叫做大寂灭海、离戏、一真了。
正因为人们执著假立的妄相是真实,就感觉眼前的世界统一不起来。很多人想找到世界的统一方程式,但怎么也找不到。其实,只要认为有彼此不同的事体互相对立,就不可能统一。真实之中,差别妄相本不可得,本性不二,所以平等、统一。
观待因缘而起,以及相对而立范畴内的一切相全是妄相,是真实义中不具有的。它随着假立的缘起不断幻生幻灭,这类客尘法应认定为本来无有。也就是说,我们要决断地认定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境界,全部是本无,是客尘而不是主人。之后再看到生活中忽生忽灭、忽聚忽散、忽来忽去、忽增忽减的这一切时,都要知道全是虚幻的客尘,全是错觉。
一般人看到世界无常相的时候,有很多感伤、遗憾。因为这世间的一切都保不住,看起来它现了一下,忽然间就没有了;看起来像是有什么实义,最终都落空。这就是世俗总体的无常性、苦性。相比而言,达观的人见到了本性不生不灭,心上没有戏论事,所以无喜无忧。在他的眼里,真理永远如此,即是“如如”,即是离四边的本有。正因为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可希求、没有什么可忧虑。本来不曾增、不曾减,就能放下妄想、息灭狂心了。这都是因为知道了本有。
认识本有,首先是因为已经知道了世俗中的一切现相全是戏论。必定依于分别心假立,才出现一多、长短、来去、有无、善恶、贤劣、美丑等各种相;否则也不会独自成立。由此了知,这一切此者彼者的定相都是边,都是戏论,是因为妄心分别某一种相时,才如是显现,而本性没有二法,所以戏论都是本无。不仅第六意识是偏在某一边上计执,而且五根识也都是依于虚妄分别而显现落于诸边的一切相。
这一切现相都是看起来像是真实、实际上却没有的法。我们感觉有东西南北,有一多、来去等等,其实都是本无。过去的种种分别就是因位的设定,以这种设定,将来就按这样变现假相,这一点跟做梦完全一样。所以在我们面前显现的一切全是戏论。虽然很多人不断地说“戏论”,但从不明白整个生活就是戏论。一切见到、听到、经历的,全是戏论。
“戏论”这个词很准确,比现在用的“概念”要准确。因为概念还只是说第六意识的设定,而戏论还包括眼前、周遭一切世间的相,包括众生当下的身体,显示出什么长度、气味、温度、重量,上、下、左、右等部分,这些都是戏论。因为本来没有这些相,真实中没有的当然是戏论。
这样不断地扩展开来看,就见到能所相对的一切现相全是戏论,无明系统里从因至果的一切事体都是戏论,实际上根本没有,所以叫客尘,叫本无。
那么,本有的是什么?就是这些妄相一旦消除之后剩下来的。能所二相是本无,一切有无、因果、生灭等的二相是本无。因此,本有是不二的妙体,佛法最终也叫做不二法门,叫做“一真法界”。相信了这一点,才会逐渐信解“一切皆法身”。否则会想,怎么可能“一切皆法身”呢?实际上,并不是按照虚妄心识前的显现而存在,真实唯一是法身。
如果能在闻思上得到此种定解,就已经高人一等了。就会相信,原来处处都是好的。
有个禅宗公案里讲,古时有一天下起了大雨,一个禅和子跑到肉铺里躲雨。只见有人来买肉,说:“老板,我要一斤肥肉。”老板说:“好,给你一斤全肥的。”过后又来了一个人说:“老板,我要一斤精肉。”老板说:“好,给你割一块最精的肉。”接着第三个买主说:“我要一斤不肥不瘦的五花肉。”老板说:“好,我也满足你,给你五花肉。”老板自己插着腰说:“你看,我这里的肉全是好的。”禅和子一听,马上得了法身见。
所以,“一切皆法身”,不可做两种看待。这样才能契合到“如如”,不再跟着妄想跑,也就是开始回归本有了。
所谓“回归”,不是其他、不是另外得个什么,而只是契合本性、见到本性,这才是“本有”。
未完待续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