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为什么着魔? | 《楞严经》104导读
精彩摘录
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一种质碍,受也是一种质碍,这个想,分别念也是一种障碍。为什么众生在轮回当中一直离不开?有时候是他的身体没办法超越,有时候是他的心灵没办法超越,有时候是他的感受没办法超越。从细节来讲的话,五蕴都有各自的一些因缘束缚着我们、捆绑着我们。一旦我们修行得成,我们就离开了五蕴的束缚。一旦离开了五蕴的束缚,我们就得到了这些圣者位,可以随心所欲,来去自由。
其实我们平时要经常修行,这种修行并不是说非要空出一个时间,应该是在行住坐卧当中经常观自己的心。先开始观察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经常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有些境界,包括一些明空无二的境界,经常习惯性观的话,最后对心性也好,对外在的世界应该是很容易明白的。
理论的学习当然是非常重要,作为佛教徒,如果不懂理论的话,寸步难行。现在很多人都不懂佛教的理论,但是光是理论上懂,实际没有修行的话,也是非常的表面。讲是讲得很好,但内心当中没有的话,一旦没有讲的对境,自己没办法用。
我们每个人为什么着魔?比如说你很想得到佛的加持,拼命的、过度的,你原来平常的状态已经过分了知道吧?或者你度众生的话,你很想度众生,很想度众生,最后自己已经发疯了一样的。你跟诸佛菩萨或者上师要相应的话,特别的追求,日思夜想,一直这样一直这样,最后就过头了。这个时候魔就进来了,魔进来了以后你就不正常了,不正常以后,你的所作所为都不是正常人,会做很多违规的事情。
这不仅是《楞严经》里面讲的,平时修行过程当中,真的是,闻思修行也好,包括度众生,包括自己平常的生活也好,为人处世也好,在世间当中做事,比如说你赚钱,有一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赚钱也是比较合理的一种道来赚的话,比较好。你太过分的话,可能会超越规则。
我们修行也是这样的,依止善知识也是这样的,禅修也是这样的,包括我们背诵也好,很多方面,希望大家“不紧亦不松,彼具正见要。”玛吉拉准也是这样讲的。不要太紧了,太紧的话,不是个好事,尤其现在我们很多人的心态是很容易着魔。太紧了的话,很容易着魔,太松了的话,魔王又找到了你的弱点。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