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唯应一心一意皈依、祈祷三宝,而不应求世间鬼神救护自己
身著袈裟求救鬼,受戒威仪随同魔,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有些人已经在佛陀的教法下剃发出家,身上披着庄严的袈裟,但并没有一心一意皈依大慈大悲的佛陀,及其追随者菩萨、阿罗汉等僧众,反而求助于根本没有获得解脱的各种世间天神、鬼神等,将它们当作自己真正的救护者。甚至有些出家人,应该供养、祈祷的佛像等不摆在佛台上,反而放各种各样的动物像等。他们认为这些特别灵,能保护自己,在南方极个别地方就有这种现象。还有人已经在阿阇黎前接受了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但他们的威仪完全随顺邪魔外道。这是没有通达真理,自私自利分别太重的原因。因此,一定要践踏祸根分别妄念的头,刺中我执怨敌凶手的心。
在这里我们要懂得,出家人跟世间人不同,尤其身心真正出家的人,不但身体离开了像火宅一样的轮回家室,心中还有出离心,对最究竟的依处三宝,也有永不退转的皈依心。因此,唯应一心一意皈依、祈祷三宝,而不应求世间鬼神来救护自己。
这几年以来,在上课前,我们有念释迦牟尼佛仪轨的传统。若能一心祈祷本师释迦佛,就能获得所有天尊、护法神的庇护。麦彭仁波切在《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中说:从本体上讲,所有浩瀚寂猛三根本,都与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而且,这个世界的众生与释迦牟尼佛更有缘,因为是他发下像白莲花一样的五百无垢大愿,才摄受了我们这些浊世众生。因此,不应该皈依其他世间天神,而应专心致志地祈祷本师释迦牟尼佛。
有一部经叫《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其中有这样一个偈颂:“佛能救众生,余不可归依,佛是世间主,大慈不思议。”意思是说,佛能救护一切众生,不可皈依其他世间天尊,佛是世间真正的怙主,他的大慈大悲不可思议。因此,只要我们在他足下一心一意地祈祷,他不能救助、调伏的众生,绝对没有。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家能经常祈祷佛陀,若能如法行持,无论身处是否信仰佛教的群体,都能获得所有三宝三根本的救护。
作为出家人,行为一定要如法,不要跟魔众相同。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佛经中说,魔众每天都要给我们抛撒色声香味触法六种魔钩,让我们心思散乱。但现在有些出家人,对庄严的出家僧衣并不欢喜,却喜欢世间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衣服,这也是一种着魔的象征。当然,在家居士也应行持相应的威仪,只不过这里并没有明显提及而已。
对出家人来讲,希望不管是戴帽子,还是穿衣服,都要如理如法。我看到有些女众,戴在家人的帽子,可能是以前当美女的习气还没有断掉吧!当然,在理论上我们也理解,因为女阿罗汉也有习气显现,但现在想打扮已经没有机会了。个别男众出家人也有这样的习气,特别是年轻人。不过在寺院还算比较好,若到了城市,在人群当中,往往会忘失正知正念,让人一看,连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分不清楚。而以前,无论是藏地还是汉地的出家人,威仪都非常庄严,让人见而生信。
当然,人的价值观并不相同。在世间,有些人穿的衣服、戴的眼镜、穿的鞋、走路的姿势都很独特,很多人不但不觉得接受不了,还撒下赞叹、羡慕的花雨。但作为出家人,庄严不应随顺世俗,若保持出家人独特的庄严威仪,世间人就会生起信心。所以,行为、威仪千万不能随顺魔众,否则魔王波旬及其眷属就会欢喜若狂,因为有人已经中了它射出的毒箭。但对佛教徒来讲,这就是一种损失,因为放纵了我执分别。
若是出家人,为了减少我执分别,从出家那一天开始,就应对自己有一种约束。比如:既然我要以出家人的行为度过自己的一生,就应该追随前辈大德和清净修行人的威仪,抛弃一切世间八法。大家都清楚,不管是汉地还是藏地,都非常重视戒律。尤其是出家人,若没有学戒律,光是受个戒,穿个出家人的衣服,传戒的阿阇黎也有很大的过失。《毗奈耶经》中说,这就像买了一把刀交给屠夫,让他天天杀生一样。
所以大家皆应好好学习戒律,哪怕是最细微的言行举止,也应模仿高尚的行为。但在末法时代,高尚的行为谁都不愿效仿,即使某人的威仪再清净,走路、说话等方面再如理如法,也不愿意学。而某人今天穿一件特别奇怪的衣服,就会说:多么好看啊!在哪里买的?质量不错,布好滑哦!作为学佛人,在这些方面也应引起重视。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修心利刃轮释》
来源:智悲佛网
纯公益学佛平台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