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学演讲系列三
心灵
科学
对当代知识分子的点滴建议
仁波切曾说:
他没有别的伏藏法,
大学演讲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人生观
此外,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现在人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所谓人生观,指对于人类生存目的、价值、意义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苦乐观、生死观等。
现在世间上的人,因为有不同的爱好、追求,故也有不同的人生观。但作为一个佛教徒,人生观务必要具备两点:第一要相信因果,第二要了知生死轮回。假如你有了这两点,那生活、工作的目标就会有原则性改变。否则,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不相信前世后世存在,所作所为就会非常盲目。
To be continued
目标
因此,从现在开始,大家对人生观一定要有新的调整,应该像佛教一样承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及前世后世存在。
有人可能提出质疑:“佛教的人生观虽是如此,但所有人的人生观不一定都要这样吧?”
然而,大家要明白,这种人生观对当前来讲相当重要,它可从根本上扭转社会的不良风气。
有些人始终对前世后世不相信,但不相信并不能证明它不存在,除非你有充分确凿的依据。可是我看了古今中外很多书,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一个人有这种能力。
多年以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跟不少学者、博士、大学教授、科学家探讨过,有些人尽管也不承认,但却无法举出合理的理由来。
与之相反,承认前世后世的理论,却特别特别多,包括牛顿也说过:“人死了之后,有神识存在。”当然,他可能是受当时基督教的影响,才有了这一番言论。
据有些资料记载,牛顿一生的著作中,80%以上与神学有关,科学方面的连20%都不到。由此可见,科学家也并非都否认前世后世。
此外,慈诚罗珠堪布还造过《前世今生论》,我将其翻译成了汉文,很多人看了之后,发现个别人前世做过什么、后世却能回忆起来,而且找不出可以反驳的依据,通过这些非常有力的公案、教理,他们的观念也有所改变。
To be continued
利他
所以,你们作为高等学校的师生,首先一定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否则,你的世间学问即使再好,但不相信前后世的话,在短暂的人生中就不会积福行善,反而可能毫无顾忌地摧毁因果,做出种种可怕的行为来。要知道,你今生若是造了恶业,就算果报没有当下成熟,但就像吃了毒药一样,迟早会给自己带来痛苦。
因此,正确的人生观对每个人来讲极为重要,有了它,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意义。
——2010年6月24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佛教空性观》
/ 本话题已经圆满
谢谢关注 /
下一期专题——藏传净土与禅修,敬请期待……
图片来源 / 一心一意
文字整理 / 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