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2课-脉络&难点&法师辅导 返回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2课-脉络&难点&法师辅导

思维导图下载

Xmind文件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M6JFTnonPTx3qxg4Z_vw 

提取码:lq4n


JPG文件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WkaotB-KSZL0XFGj12XXg 

提取码:ffyz


本课脉络



简略分析


课前开示


一、提示:要重视前行,依靠传承上师的窍诀要求自己

二、承上启下:再次强调上师(医生)和弟子(病人)之间的缘起

(一)正面说

(二)反面说

(三)结论


本课内容


一、总说:现在是计划永远快乐或永远痛苦的分水岭(心态),若不折不扣地遵照上师教言去修行,就会彻底分清轮回和涅槃的界限(行为)

二、分说

(一)心态角度:了知最关键的是活着的时候(相合于“现在是计划永远快乐或永远痛苦的分水岭”)

(二)行为角度:了知此理后应如何做(相合于“若不折不扣地遵照上师教言去修行,就会彻底分清轮回和涅槃的界限”)


展开分析


课前开示


一、提示:要重视前行,依靠传承上师的窍诀要求自己


二、承上启下:再次强调上师(医生)和弟子(病人)之间的缘起

(一)正面说

1、正说

2、比喻

3、总结

(二)反面说

1、仅依靠自力

2、仅依靠上师

    · 例说

(三)结论

1、正说:不要落入极端

2、别说:仅依靠上师

    · 例说:藏传佛教某些上师和弟子/劝诫


本课内容


一、总说:现在是计划永远快乐或永远痛苦的分水岭(心态),若不折不扣地遵照上师教言去修行,就会彻底分清轮回和涅槃的界限(行为)


二、分说

(一)心态角度:了知最关键的是活着的时候(相合于“现在是计划永远快乐或永远痛苦的分水岭”)

1、疑:《闻解脱》:“上去下去之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

2、遣:

1)总说:真正关键的是活着的时候(如来芽尊者和华智仁波切的教言)

2)理证:

① 步骤一:(拣别)哪些人在临终时能解脱

A、前世修道的高僧大德

B、极个别有缘者

② 步骤二:(结论)大多数亡人依靠念诵转移非常困难

原因:生前没有修持善法,像落叶般随风飘荡,怎么会是上去下去的关键

③ 步骤三:如何圆融理解:某些众生死亡时直指可以解脱/大多数人活着的时候更重要

● 遣疑:

A、疑:有些人抱希望于死亡时别人超度

B、遣:

a、总说:最关键的是活着的时候行持善法

b、例说:上师对居士林老人的劝诫

c、结论:不要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上师超度上

3)教证:

① 总说:莲花生大士:“灵牌之上灌顶时已迟,灵魂漂泊中阴如愚狗,忆念善趣彼者有困难。”

② 分说

A、解释:灵牌之上灌顶

a、灵牌

b、灌顶

B、解释:全部三句教证

4)公案:

① 内容:老太太生前见到文武百尊的唐卡,死后往生净土

② 结论:

A、劝修中阴法门

a、高标准:有能力修中阴法,中阴或下一世可成就

b、低标准:应认识文武本尊,中阴就不会堕落甚至能够解脱

● 补充:中阴时文武百尊的显现

c、旁述:不要对密法有成见

B、最关键的是自己活着的时候(此处也是总结论)

a、正面说:依靠人身行持善法,善业力量与其余五道比遥遥领先,此生完全可以永远舍弃天灵盖

● 例说:藏/汉

b、反面说:这个人身造恶业的能力也远远超过余道众生,今生可成为无法脱离恶趣的罪魁祸首

● 例说:人/其他众生


(二)行为角度:了知此理后应如何做(相合于“若不折不扣地遵照上师教言去修行,就会彻底分清轮回和涅槃的界限”)

1、正面说:应在实际行动中,依止“四想”,修持正法趋入解脱道

(补充:趋入解脱道的方法——祈祷上师三宝)

1)总说:加持的重要

2)如何做:

① 总说:应不离祈祷

②分说:

A、快乐时不离三宝

B、痛苦时不离三宝

a、正面说

b、反面说

2、反面说:应断除“四想”的违品——四种颠倒想

1)教证

2)解释

① 略说

② 详说

A、举例:古代猎人如何捕獐

B、意义:恶劣的弟子像猎人一样

● 例说:末法时代有些恶劣弟子把法像麝香一样到处兜售

C、结论:

a、他那些法最终对自他没有利益

b、导致生生世世在地狱不能解脱

3、结论

1)心态角度:

① 正面说:应依止“四想”,正法妙药才对自己有利

② 反面说:应断除“四想”的违品——四种颠倒想

● 劝诫:应对上师有感恩心,佛法才有加持

2)行为角度:

① 正面说:应认真思维修持,同时感恩上师

② 反面说:不修持不感恩,最终成为恶趣的基石

③ 结论:应谨慎掌握正确方法


本课难点


究竟有多懒,要等着别人来搭救


世界上所有的人共同的目标都是避苦求乐,可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能真的避开痛苦,求得快乐。有的人想:“苦受够了,熬出头了快乐就来了。”也有的人想:“苦乐是上天安排的,祈祷上天多照顾我一些。”却不知苦乐是自身起心动念,语言行为的结果。


即使学了佛,这种等待事情自动变好,等待别人给予快乐的思维方式还是转变不了。有的人平时不好好闻思修,却一心等着死了以后有阿弥陀佛来接;有的人自己给自己安排好后事,对师父说:“等我死的时候爬也要爬到您身边,您一定要好好超度我!”姑且不说这事符不符合因果规律,就算不学佛的世间人也都知道这种想法有多么可笑。


人们都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要做命运的主人。佛陀也告诉我们:“诸佛无法水冲罪,众苦亲手亦不除,自之证悟非移他,说寂法性令解脱。”世间人为了掌握命运,尚且能够早出晚归,用尽毕生精力开创有利局面,尽管他们不了解真正的规律是什么,但是这份努力非常值得钦佩。而作为佛教徒,已经了解学习到了最宝贵的精髓:世出世间真正的规律,从根本上已经获得了绝对正确的指导思想,剩下的只差我们自身的实践行持了,而多少人因为“等靠要”的坏习惯折在了半路上还不自知,就像守着丰美的晚宴却因为盼着自动吃饱最后饿死一样,是多么令人痛惜的一件事!


有很多下意识,需要我们去发现


“人性恶劣诳如绳,依止上师如捕獐,已得正法麝香物,实喜狩猎舍誓言。”

很多人觉得,这里说的是秉性恶劣的弟子,拿着从上师那里得取的法到处兜售,然后对给予自己法恩的上师不屑一顾。这样描述反派的画面出现在脑海中时,心里会想:“居然还有这样的人!”却丝毫不会和自身联系起来。“我?我才不会这样的,我可是非常知恩图报的。”


其实,细细想来,当初进入佛门时,我们的想法是怎样的?有的人想获得心灵上的安宁,有的人想寻求真正的真理,有的人想得到自身的解脱……很多人说,五加行好,修这个很重要。可是在这些想法中,我们的目的都是一个:得到。不管你想得到什么,平安也好,真理也好,解脱也好,五加行对修行有利也好,都是为了得到并实现幸福。而这些不可否认的就是一颗索取的心。


病人求爷爷告奶奶的找到明医,想从医生那里得到良药治病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拿到药以后转身就走,对为自己辛劳付出的医生丝毫没有感谢之情,或者反而把药卖给其他病友,自己却不好好服药,都是十分不应理的。同样,每次共修完后,心满意足的转身离开时,有没有对传法的人充满感恩,进而想做点什么表示感谢?或者和不学佛的亲友谈论佛法时,当他们惊叹你的佛学知识很出色,有没有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很厉害?这些微小的表现,虽然严格说并不属于真正的恶劣弟子,但是仅想索取,为我所用的心却有相似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的观察自心,不要轻易认为自己和这里所说的毫不沾边。


编写师兄:定解B12

审核师兄:定解B06

档案编号B01012-定解B06-001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前行广释》第12课法师辅导

阅读原文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