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動物樂傳心 >> 有声读物|《苦才是人生》七|为别人着想是最大的利己 返回

有声读物|《苦才是人生》七|为别人着想是最大的利己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01见别人短处请勿轻易揭露




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人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

 

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点过失都没有的人,世间上是找不到的。对于别人的缺点,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惯,也不要随便说出去。尤其是别人的隐私,千万不要到处散播。

 

《格言联璧》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弘一大师也曾说:“吾每日思己之过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批评他人是非?”可现在有些人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喜欢说是道非,稍微看到一点、听到一点,就赶紧添枝加叶地传播。甚至骂人的时候,故意揭露一些隐私,把别人伤得体无完肤。这是非常不厚道的行为。

 

古人言:“骂人不揭短。”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人都要学会留口德,管好自己的舌头。

 


从前,一个主人对仆人说:“你到市场去给我买最好的东西。仆人去了,带回来一个舌头。主人又对仆人说:“你到市场去给我买最坏的东西。”仆人去了,又带回来一个舌头。主人问他为什么两次都买舌头。仆人回答说:“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当然,语言的善恶关键在于心,心里怎么想的,口中才会怎么说。所以,要想管住舌头,首先应培养自己的德行。

 

《菜根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也讲:“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这是古人的处世之道,我们应当引以为鉴。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别人的过失,便兴致勃勃、积极发言,甚至添油加醋、颠倒黑白,然后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如此对别人的伤害极大。其实,宣扬别人的恶行,也人是非,不但有损自己德行,也会因此与人结下怨仇,祸延己身。等于自己作恶。所以,一个德行好的人,听到是非后会闭口不言,不妄加评论,更不会到处传扬。印度哲学家白德巴也说:“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



02为别人着想是最大的利己




不管你是做什么的,如果始终想着自己,别人不一定看得上你,但若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大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所以,一个人若想自己得利益,就要先为别人着想。

 

倘若没有做好人,想成佛是不可能的。当然,每个人对“好人”的定义不相同:有人认为脾气好、性格好、做事勤快,就是人格贤善;有人认为长得漂亮,就具有人格魅力;有人认为心比较软,就是人格很好;有人认为个性坚强,肯定是好人……但我的上师并没有这么认为,他老人家说,想做好人的话,就要在这几点上下功夫:

 

一、“言行恒时随顺友”

言行举止经常随顺他人,对上者恭敬,对中者和睦,对下者关爱,跟谁都合得来,不会动辄横眉怒目,处处与人作对,不论到哪个团体都搅得鸡犬不宁。当然,随顺他人,也不是没有原则的。别人生贪心你也随顺,生嗔心你也随顺,不是这个意思。随顺并不等于一味地投其所好,而是对如理如法的行为,才应当去随顺。人与人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任何团体都会有许多矛盾,但人格好的话,跟谁接触都十分融洽,而不是别人说上去、自己偏要下去,别人说做稀饭、自己偏要吃干饭,什么都要特立独行。就像藏地有个比喻说:“一百头牦牛上山的时候,嘎巴牛(牦牛中的败类)非要往下跑。”这种说法还是很形象的。人格不好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惹是生非,就算坐车去往某地,一路上也会跟好多人吵架。这样的人离开之后,大家都觉得很舒服,好像祛除了眼翳一样,得吃顿饭庆祝庆祝。

 

不过,人格的好坏,在表面上也看不出来。有些人言行举止很不错,但接触一段时间后,大失所望;有些人刚开始似乎比较顽劣,结果越接触越觉得他好,很让人信任。所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确实说得在理。

 


二、“秉性正直”

不管说话还是做事,心都要正直,不包庇自方、嗔怪他方,而是以客观事实为准,不偏袒任何一个人。

 

有些人性格非常直,看不惯马上说出来,想什么就说什么,认为这就叫做“正直”。其实不然,这只是把心里想的,从嘴里吐出来而已。所谓的正直,是以良心作证,遇到事情时既不偏向自己,也不偏向他人,无论对方高低贵贱,是高官抑或乞丐,只要符合客观事实,就当仁不让地站在那一边。

 

这样的人如黄金般难得,众所周知,包公斩驸马就是正直的典型。包公为了伸张正义,宁愿触怒皇室,哪怕丢掉乌纱帽,也不违背正理公意。海瑞亦是这样,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为了正义宁可罢官。而有些人并非如此,说起话来天花乱坠,但私底下完全不是这回事。现在狡猾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直,若能做到这一点,别人冤误解也好、诽谤诋毁也罢,自己都问心无愧,始终会像纯金一样发出真实善良的光,不被任何黑暗所覆盖。

 

三、“心善良”

假如能做到随顺别人、为人正直,但心肠狠毒的话,人格也好不到哪儿去。现在有些人,话讲得头头是道,可背后却包藏害人之心,那做什么都徒劳无益。因为心是一切之根本,宗喀巴大师也说:“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心善的话,一切都是光明的;心恶的话,只能趋往黑暗了。

 

这三点做人的道理非常重要!

 

上师还进一步说,倘若你想利益自己,利他是最好的窍诀。作为凡夫俗子,完全不考虑自己是不可能的,但考虑自己的过程中,若是损害其他很多人,自己的事业也不会成功。

 

有一次乘飞机,我旁边坐了个年轻人,看起来很有才华。他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平时不信佛教,但我们聊起来还是有共同语言。他说:“应该做好人、多帮人。实际上,任何企业若想成功,一定要帮助周围的人,这样才有生存空间。假如我一味地顾着自己,别人也是很聪明的,谁都能感觉得到,最后我也不会有什么成果。”他讲得挺有道理。确实,不管你是做什么的如果始终想着自己,别人不一定看得上你,但若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大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所以,一个人若想自己得利益,就要先为别人着想。

 

上师也曾开玩笑说:“我通过多年的生活经验发现,如今很多人不会做人,每天自私自利只想自己,这不一定就能得偿所愿。比如,有的年轻人喜欢某个人,就把对方束缚得死死的,拼命地占为己有,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而有的人喜欢对方,就全心全意地支持他、帮助他,对方毕竟也是人,最后会接受这种心意的。”只可惜,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



03千万不要忘记给你戴高帽子的人





现在有些人,会吹、会捧,说话温顺悦耳,却掺杂许多虚假的东西。不过,世人偏偏喜欢阿谀奉承之词,对于鲜艳夺目的“高帽子”,常常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一个人若能对“戴高帽子”感觉不舒服,这才是真正的智者。尤其是自己身居高位时,手下人唯唯诺诺,亲密地围绕在身边投其所好、歌功颂德,你也许觉得这种滋味很好。但是,在这种舒服的感觉中,往往隐藏着许多陷阱。

 



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归心似箭,匆匆登上了回家的列车。她坐在车上隔窗远眺,对未来充满着憧憬,脸上不时浮现出幸福的微笑。途中,一位衣着朴素的妇女,怀抱不满1周岁的婴儿挤上火车,坐在大学生身旁的空位上。

 

相视一笑,妇女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姑娘,你真像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一定有很高的学问,准是研究生、博士之类的。“不,我刚大学毕业。”

 

“不管怎样,你都是令人羡慕的。其实,我从小就有上大学的心愿,可惜家里穷,只念过几天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想想真可怜。后来做小本生意算赚了些钱,别人劝我办公司,我都不敢,没文化就怕上当受骗…唉!姑娘,我在C城有笔生意,你能否花点时间帮我签订一个合同,你的费用我全包了。你若有意经商,我愿与你合伙,我出钱、你出力,我俩一定能成功。”大学生一听,暗自欢喜,于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列车行驶到了一半,于C城换车头,她俩下了车。妇女打了个电话,然后对姑娘说:“一路辛劳,先去我姨妈家休息。”她们乘坐公共汽车,到达了城郊一座村庄。跨入高墙内院,主人“热情”地将她们迎进屋。

 

一个中年男子交给妇女一包东西,互相交谈了几句后,妇女对姑娘说:“别客气,就像在你自己家一样。表哥说我姨妈身患恶疾,卧床不起,我先带孩子去看她。你在这儿休息,我一会儿就回来。”这一等,就是几年。原来,这妇女是个人贩子,将姑娘卖给人家当老婆了。后来,大学生逃了出去,向人们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

 

如今有的人择友也很不谨慎,最初没有观察清楚,受骗上当、蒙受损失之后,一再地哭诉:“我是老实人,根本不懂这些骗人的把戏。”但这样于己、于人、于解决问题,又有什么作用呢?

 

事前的谨慎,远比事后的后悔强多了。


假设你可以活80岁,一年365天算下来 ,你一生才2万9千多天,不到3万天。所以,人生真的很短,你还舍得浪费吗?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向日葵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后感


★启动线上读书计划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随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