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動物樂傳心 >> 有声读物 《上师也喝酒?》21 | 另外一些准则 返回

有声读物 《上师也喝酒?》21 | 另外一些准则

動物樂傳心 2023-01-01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上师也喝酒?

宗萨蒋扬钦哲诺布


三、 精明地分析上师 

另外一些准则


那么,我们怎么区分好上师与坏上师?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避免那些世俗、拜金又虚伪的喇嘛:他们最喜欢把自己的名片塞在每个人的手中,却又不敢参加公开仪式,深怕被安排的座位比别人低下。


避免那些到处炫耀高阶喇嘛的认证信函,要别人知道他有多伟大的喇嘛,以及那些喜欢跟高阶喇嘛及随便什么名人合影,来让弟子佩服的喇嘛。


你也应该避开那些将别人的供养提供给自己庞大的家族来添置豪宅,购买最时尚的汽车、最昂贵的手表,却鲜少供养三宝的喇嘛。


读者可能会怀疑,真的有这种上师吗?不幸的是,他们真的存在,而且越来越多,许多都来自年轻的一代。其中许多人,连伪装自己没有这些习气都不会,他们公开地在脸书及Instagram网站上展示自己的劳力士手表,炫耀他们的座车、亚曼尼衬衫,以及蒙古施主所捐献的大叠大叠现钞。


有些上师对弟子礼敬他们的方式,以及弟子供养何种供品极度地挑剔;有些上师心思诡秘,很会隐匿自己的缺点,甚至连自己都不觉察;有些上师似乎会记仇,而且对自己的财务很自豪又贪着;有些上师缺乏解脱一切众生的悲心;有些上师具攻击性而且脾气暴躁,常常一触即发,易于被激怒。


你最好避免亲近这些上师,特别是初学者的话。因为一旦你接受了灌顶,就没有退路了。这些上师可能是够资格的导师,但他们的这种行为,很可能让不好的事情很容易发生。


一旦你接受了灌顶,接受了某人作为上师之后,你就必须想:“这是我的投射”。直到你有能力及领悟力去理解这是你的投射之前,你的分别心会占上风,你也不会有开放的净观。如果你无法接受上师就是自己的投射的话,你还是可以听闻还是可以在场,但你就不应该接受密续的教法。


话虽如此,所有这些导致我们不应该去追随某位上师的行为,对上等根器的弟子而言,可能反而是去追随他最正确的理由。


为何他们不完美


为何我们的人类上师如此易于犯错?为何他们不能像佛陀一般完美无缺?人类上师常会显现出与我们相同的一些缺憾,但最终,他们会比一位完美的上师来得更有效。讽刺的是,就是人类的缺憾本身,提供了上师最有效的工具。如果上师示现为绝对完美的人,你可能因为自己不完美而无法跟他沟通。


完全照本宣科,完全表现出行止完美的上师,很快地就会变得可以预料,弟子就会知道如何隐藏缺点,也会知道上师会怎么反应,完全不会有出其不意的状况会发生。


然而,金刚乘是要颠覆你,要抽走你脚下地毯的法道,因此你需要知道如何这么做的上师。要让抽走地毯这种事情发生,就需要产生互动,因此上师必须处于某种人类的层次,自然也就包括某种缺憾。 


佛法的重点,是引导我们迈向一条我们最终成佛的道路。从金刚乘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上师,而不是确定我们生生世世都将投生于佛陀足下。


更准确地说,我们的目标是证得上师的果位、发现内在的上师,而成为一切的主宰,主宰我执、情绪、不净观以及二元分别的念头。如果上师本具清净,而弟子本具不清净的话,弟子要与上师无二无别,就非常困难。


滥用金钱、权利与名声


当人们谈到坏上师时,通常都聚焦于伦理道德上的违反,例如酒精或性方面的侵犯。酒精在很多方面是有害的,有其上师酗酒的话,不止会伤害到上师本人,更由于他本应以身作则,作为团体的模范,因此他的醉酒行为可能会造成其他人也酗酒。当然,性的侵犯更深具破坏性。


然而,性与药物的滥用通常比较容易被觉察,但在心灵世界中,还有更隐晦,更微细的滥用,它们更具危险。金钱、权利与名声,是“最糟滥用大奖”的三种最毒的习气。


当某个上师跟女生厮混时,人们很快地就会指控;但当与金钱相关的事情发生时,情况就会变得比较暧昧。这种事情通常都有个善良的借口,例如,唉,他是为了利益寺院才投机取巧的!在我们这个物质主义的世界中,金钱的习气非常诡异,我们无法避免处理金钱,每走一步就要花一些费用。现今,金钱是我们沟通的方式,而且很有效。


但是人们应该对金钱特别谨慎,因为他有破坏的潜能,它看起来像一个不像疾病的疾病,却已在你体内腐蚀。金钱的问题会破坏教法,而且有许多过往的例子。大家都不懂为何喇嘛必须乘坐最好的车子,居住最豪华的住宅,难道这都是为了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必备条件?这不可能是事实,因为也有许多喇嘛不拥有任何物质财富,却能无止境地利益众生与佛法。


另外是对权利的执迷。如同任何形式的耽溺,权力也有其本具的无明,因而造成痛苦。它会制造欺瞒的口实。有权力的人要承受人们对他的投射所产生的压力与期待,是非常不容易的。上师也不例外。


当然,上师应该有某些权力。经典中说,上师应该具有神通、悲心、力量三种功德。但是,此处所说的并非世俗的权力,而是拆解弟子染污之网的力量,除此之外无他。超越于此,任何世俗的权力都非常危险;除非上师是圣者,能够知道如何运用权力来利益更广大的世界,以致一切有情众生。


虽然我们都会想:“如果国家首相是佛教徒的话,该有多好!”但是如果上师不具足高度证量,却拥有社会或政治权力,对社会与政府都不是好的兆头。从政治与社会制度层面而言,作为心灵领袖的上师掌握政治权力,显然是糟糕的事;但最令人伤心的是,它会稀释、腐化并毁坏佛法。


西藏由喇嘛统治的七百多年来,完全缺乏任何对基础建设、学校、防御系统、经济的投资。为什么?因为喇嘛们对这类的事物完全缺乏概念,而且从他们的观点,这种世俗的事物不需要去经营。


名望也会令人上瘾。广受爱戴、被视为名人来对待,会令人麻醉。这年头,佛教喇嘛及机构毫不保留地利用标志、贴纸、胸章等来创造自己的品牌。甚至有人说,当某些喇嘛莅临加德满都时,活动的策划单位会雇佣一些人在机场迎接,造成群众盛大欢迎的形象。


在不丹与尼泊尔,有一种风潮是树立起挂满布条的牌楼来迎接喇嘛。忠诚的弟子斤斤计较哪位喇嘛有最多的牌楼,有最长的车队来迎接。这非常令人悲哀,因为大部分的这些展现,甚至连优雅都谈不上。


从心灵的角度来看,替导师创造品牌商标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一种合理化的说词是,宣传可以拿来作为善巧方便的借口;声音愈大,就会有更多人有机会亲近佛法。但名声不应该是操弄来的。像密勒日巴等导师,他们并非有意地变得有名气,而是归功于他们的教法与行止。我们可以非常确定,密勒日巴完全没有投资任何时间、力气与资源来宣传他自己。


操弄名声,有意地制造名望,是一种有毒的习气,而且对与于有可能成为导师的人,这是最难的放下的习气。


噶当巴(Kadampa)上师曾说,佛法修行者应该准备好三种牺牲:食物(藏语..to)、舒适的环境(藏语..go),以及名声(藏语..tam)。没能好好吃顿中饭,或缺少一件温暖的外套是一回事,但放下名声是更困难的事。上师也许常常能够不要食物或舒适的环境,但他们却忍不住将这种牺牲说出来。他们会有意无意地这么想:“如果没有伴随而来的好名声,何苦做这些牺牲?”


至于那些较差的上师,相较于担心缺乏名声,他们反而是担心自己有不好的名声,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勇猛地去培养不好的名声。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

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 + + + + + + + + + + 

随喜关注


紫莹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微博: http://weibo.com/tangchiieng1001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