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于世界上 亦世界无上
于苦恼众生 能为作归依
5月20日(今晚),北京时间19:30-21:30,堪布将继续传讲《维摩诘经》。道友们可以通过试用平台以及新浪、YY等平台闻法(详情请关注《今日课程》)。
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访问以下链接
http://play.yunxi.tv/wechat/liveroom/20725
闻法二维码
温故知新
把佛法弘扬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在我们这个世界,佛陀的功德远远超胜世间,是最至高无上的。然而,即便佛陀已具足这样相好庄严、功德圆满的身份,却仍然不惜在我们这些烦恼粗重、行为粗暴的众生面前示现为皈依处。因此,我们应该知道:能够现身在这个娑婆世界当中,佛陀确实是非常伟大的。
我有时候这样想:虽然各个宗教都有自己至高无上的尊主,并且每个宗教都极力称赞其功德,但我作为一个佛教徒认为,不管是从智、悲、力,还是从自利、他利等各方面来讲,确实我们的佛陀是非常伟大的。这样的伟大并不仅仅是一个佛教徒依靠自己的信仰得出的结论,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分析得出的。
怎么以智慧来分析呢?因为佛陀所讲到的法,比如《大藏经》,至今仍存留于世。其中一部分已经翻译成多个国家的文字和语言,一部分尚未翻译,甚至还有一部分存留在天界和龙宫当中。但仅仅学习其中的部分经典,我们就不得不惊叹不已——人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竟然有如此成熟的智慧和超前的思维模式!不仅仅是我们,包括西方的很多科学家,只要是具有公正的智慧的人,从客观来分析的时候,大家对佛法都是赞叹不已。这一点,我们也应该清楚。
《维摩诘经》里,当时诸菩萨也异口同声地赞叹释迦牟尼佛的伟大——在娑婆世界这样的贫困刚强众生面前示现,这就是佛陀的伟大。
作为佛教徒,我们不应该只希求当前的安逸快乐,只愿意去生活发达、条件具足的地方,而厌弃贫穷落后的群落,这样是有点儿遗憾的!我们应该发愿:哪怕是在一些边僻的地方,只有极少数的众生,我们也要力所能及地去度化他们,在所不辞。这是非常伟大的菩萨行为。
我们修行的目的并不是长期呆在一个寺院里面,整天什么也不做,天天只顾自己吃饱喝足。作为大乘佛教徒,我们应当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把自己所学到的解脱法门,弘扬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汝于余佛世界 十劫修诸禅定 不如于此娑婆世界 能一食顷修行慈心
——《入大乘论》
成就诸功德 虚已常谦下 如果树繁熟 枝条自胝屈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2
本课相关经文
《维摩诘所说经》
【菩萨行品第十一】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
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
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坐,即皆受教。众坐已定,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唯然,已见!”
“于汝意云何?”
“世尊!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
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
于是舍利弗语阿难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
阿难言:“此所从来?”
曰:“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
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
维摩诘言:“至此饭消。”
曰:“此饭久如当消?”
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诸毒灭,然后乃消。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
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
3
下期课程预告
北京时间:5月21日 周二 19:30-21:30
主题:《维摩诘经》
了解课程最新信息和指南敬请关注
公众号:zhibeitb
【智悲同步教学】
公众号:zhibei_jt
【智悲讲堂】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