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314 返回

365颗钻石的约定‖314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1-01-30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1 月30  日 佛 历 2565 年


第314颗钻石





     《缘起赞》        

རྟེན་འབྲེལ་བསྟོད་པ་ལས།སྟོན་པའི་ནང་ན་རྟེན་འབྲེལ་སྟོན་པ་དང་།།ཤེས་རབ་ནང་ན་རྟེན་འབྲེལ་ཤེས་པ་གཉིས།།འཇིག་རྟེན་དག་ན་རྒྱལ་བའི་དབང་པོ་བཞིན།།ཕུལ་བྱུང་ལེགས་པར་ཁྱོད་མིན་གཞན་གྱིས་མིན།།ཞེས་གསུངས།

讲说之中缘起说,妙慧之中缘起慧,

犹如世间之君王,超胜绝伦唯您知。



首》   



缘起慧,乃最殊妙慧

About content


《缘起赞》当中,唯有佛陀对解脱者不欺惑分二,其中第二以此建立佛陀对解脱者不欺诳分

四,现在讲第四个科判。

丁四、建立佛与佛法成为正量而摄义:


讲说之中缘起说,妙慧之中缘起慧,

犹如世间之君王,超胜绝伦唯您知。


这个颂词字面上的意思很简单。其意是说,世间有千千万万种讲说,在所有讲说中,如果有人能说缘起法门,这是最殊胜、最微妙的;


世间当中妙慧也无量无边,在所有智慧中,如果生起了缘起性空的智慧,这也是最殊胜、最美妙的。


这两个殊胜——讲说缘起和生起缘起的智慧,在世间中就像君王一样;大家都知道,国家中的所有人都把君王视为众人之尊,无数人都对他毕恭毕敬,就像胜幢的顶一样恭敬顶戴。


总而言之,在所有智慧中,缘起智慧是最殊胜的;在所有讲说里,讲说缘起是最殊胜的。它们超胜绝伦,唯有世间导师佛陀您完全了知,其他世间人根本不知道其价值和意义。

虽然人们都认为自己创立的学说或理论是最无上的,但实际上绝不是这样。当然,如果你是医生,你会觉得讲医学最好;如果你是学物理的,你会觉得讲物理最好;如果你是学电子系统的,你会觉得讲这方面的知识最有意义。


但实际上,对人类乃至一切众生真正有意义的,就是宣说缘起。所以我们以后给别人宣讲时,一定要宣说缘起。如果每一个人的相续中生起了缘起空性的智慧,这是最珍贵的。

虽然密宗当中讲密宗的境界,显宗里面讲显宗的境界,其实一切万法的真相就是缘起性空,谁能通达它谁就通达了缘起。


所以,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一定要知道缘起空性对整个世间的价值和意义。可能有些不明事理的佛教徒会说:今天说出离心很重要,明天说菩提心很重要,后天说缘起性空很重要,好像一个比一个重要,到底哪个重要?


其实,这些从不同角度来讲都非常重要,但一切众生要获得解脱,缘起性空的道理没有证得就不可能。为什么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里说[48]:菩提心和出离心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必须要通达无二慧,其原因也在于此。而要通达无二慧就要证悟缘起空性,所以这里说缘起空性在一切善说中最为第一。



何为诸说中第一?

About content

讲《中论》时大家都非常熟悉,其开篇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大家一定要记住,能说这样的因缘法,就是诸说中第一。


前一颂讲远离八边: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也就是说,世俗中一切诸法皆依因缘生,胜义中因缘生的法皆远离一切戏论。这样的道理是谁说的呢?是佛陀说的。


为什么龙猛菩萨要恭敬顶礼佛陀呢?因为在世间中这是第一说,而且除佛陀外谁也不能宣说这样的缘起空性道理。因此我们一定要知道佛陀的伟大之处,否则大家口头上说:我信仰佛,佛陀很了不起,而心里没有认识他的不共之处的话,逐渐逐渐就会退失信心。

所以大家都要了知:要真正见到世间最深的法,一定要通达缘起;要给别人传讲最有意义、最有帮助的法,也要讲说缘起。


当然,听受缘起空性的人当中,有些能接受,有些不能接受,这也是正常的。我以前讲过,有些人前世对空性法门有因缘,对大乘佛法有善根,听了之后就会数数地欢喜,所听受的道理也能一字不漏地接受;


有些人以前不断流转恶趣,或者说诽谤过三宝,那听闻后不但不会起信心,反而会反感或产生不欢喜的心态。但不管怎么样,在佛陀的教义中,它最精华、最甚深。


刘宋天竺沙门僧伽跋摩翻译之《劝发诸王要偈》中说:“欲见第一义,佛说观缘起,应当勤修习,最胜无过是。”


其意是说,要想见到第一义,佛陀说要观缘起法,所以应当精勤修习,因为在此世界再也没有胜过它的。但不知在座的各位观修过没有?在学《中观四百论》和《中观根本慧论》时,我也再三强调过缘起空性的重要性。



一定要对“缘起空性空”生起定解

About content

通过缘起空性可以了知佛陀的不共之处,从这个角度来讲,若我们对缘起空性没有生起定解,对佛陀也不一定能生起真正的信心。


所以大家一定要从这个角度成立,在此世界唯一佛尊是真正的量士夫,或无与伦比者,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已经宣说了缘起空性的道理。

在清辨论师(另译为“分别明菩萨”)著、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的《般若灯论》(有说此论为青目论师造,但藏地大德一直认为:清辨论师是中观自续派三大论师之一,他为了驳斥佛护的论典造了《般若灯论》;


后来月称论师为了解释佛护的观点,也为了驳斥清辨论师的观点,造了《入中论》和《明句论》)中,也有一个赞说缘起空性的偈颂:“不一亦不异,不断亦不常,是名诸世尊,最上甘露法。”意思是说,佛陀已经宣说了不一不异、不常不断的妙法,在此世间此甘露法唯有佛陀能宣说,它能息灭百病。


所以,如果我们懂得缘起空性的教义,世间种种戏论、分别、执著全部可以灭掉。为什么前辈高僧大德如是洒脱、自在、快乐,而我们沉溺在三界苦海中的众生每天都如是痛苦,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懂得万法的真相,而这些大德已经懂得了。

所以我希望这次讲《缘起赞》后,法师们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能在寺院、佛学院、佛教徒以及其他学校中宣讲此法,一个礼拜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讲完。


讲此缘起法有两个优点:第一,能让人们对本师的空性法门或因缘法门产生不退转信;第二,能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生起不退转信。


如果对佛和佛的教法生起信心,我们就度化了众生,因为他们相续中有了正信后就会产生正见,有了正见后一定会去思维和修持,这样就会逐渐趋入解脱道。


现在世间很多人都处于迷信状态,表面上看他有智慧,他有一些理论基础,但实际上只是自己认为自己的分别念对;


尤其以前学过一些世间论典的人很难调整过来,他们始终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的学说是非常正确的。所以,弘扬缘起空性对人类非常有意义。

如果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很多人都可以直接趋往解脱道。我们不需要为一些暂时的利益绞尽脑汁,因为让他们有吃、有穿,只是短暂今生的利益。


当然,为了人们获得暂时的利益,我们做一些慈善也不可缺少,但是不能将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就是众生相续中的无明烦恼一定要根除。它没有根除之前,暂时再怎么快乐,实际上还是轮回的众生。因此,我们应把缘起空性的智慧逐渐逐渐弘扬到各个地方去,有这样的精神很重要!

所以我非常希望在座的人,如果自相续中生起了真正的空性慧,就要在有缘众生前宣说。宣说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违缘、痛苦,都不应该耽著。


从历史上看,以前有非常多的高僧大德为了佛法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比如玄奘法师,他去印度取经的精神对后学者来讲就是很大的鞭策和鼓励。还有阿底峡尊者,他不顾身寿减少20年,毅然来到藏地弘法。


大家都清楚,当时藏地的条件比现在差得多,但他也没有回国。这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藏地的野蛮众生。


从阿底峡尊者的传记看,他首先坐船到金洲上师那里去求法,(这可比现在坐车困难得多。但我们这里个别道友说:从成都坐车到这里,路上修路,颠得累得很,全身很痛。其实这并不算什么苦行,应该想:这种全身性的按摩好舒服啊!)


在金洲上师那里获得了菩提心的窍诀,后来来到藏地,在这样恶劣的气候、这样差的生活条件、这样野蛮的人当中,开始灌输菩提心的教法。


阿底峡尊者在后弘期和前弘期之间来到藏地,大概公元一千年稍后,离现在已经九百多年,从那时到现在无数人都在接受他的教授,当然他确实有利益众生的菩提心。

大家都应该清楚,当时藏地对阿底峡尊者有各种说法,如皈依上师、发心上师,其实这些都是侮辱之词。


包括阿底峡尊者的上师也在藏地放牦牛,没有怎么度化众生就离开了世间。其实,他们并不是为了钱和名声来到藏地,而是考虑到当时和未来的野蛮众生,在菩提心的驱使下来到藏地的。


在座很多道友在藏地求法后,我相信自相续肯定会有或多或少缘起空性的证悟,而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死执不悟,特别可怜、痛苦,所以在有生之年,哪怕利益一个众生,也应把如来这样的甚深教法弘扬开来。


当然,弘扬的地方也不一定要条件非常好。现在极个别人(我并不是针对哪一个人而说)一直想选择一个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去弘扬佛法,而有邪知邪见、没有佛法的名声等不太好的城市和农村却不愿意去。


其实不应该这样,在佛教没有遍及的最黑暗、最痛苦的地方,更应大量弘扬大乘的缘起法和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方面的法要。本颂也讲了,佛陀最殊胜、最超胜的地方就是说缘起和证悟缘起。


--《缘起赞》讲记 第六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