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慧灯禅修课 - 人身难得 (七) 修行的目标 返回

慧灯禅修课 - 人身难得 (七) 修行的目标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6-04-27
慧灯禅修
人身难得

⑦  修行的目标



每一个人修行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们最后不是为了自己而去修行。每一个人先自己修行,然后就可以从生老病死中获得解脱。解脱以后,一个人救十个人,十个人再去救一百个人。慢慢地,我们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这就是我们最终极的目标。没有达到最终极的目标之前,还不说成佛,因为成佛离我们比较远。比如说,还没有成佛之前,但是在修行上有一定的境界、收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太多身边的人,包括我们的父母、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等等,这些人都需要我们的帮助。


经济上,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也许不需要什么帮助。他的家庭、事业、工作、婚姻,这些有可能也都很顺利。当然,这种人是非常少的。但是,他心灵上的痛苦,是任何人、即使是亲人也解决不了的,父母、儿女都解决不了。更多的问题是他的下一世,人走了以后,他的亲人、家人、同事、领导、员工,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帮助到他。生死的关头、或者是人走了以后,是我们生命中一个很悲惨的状态。辛苦了一辈子、付出了一辈子的代价去赚的钱,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的作用和意义。他为家人、儿女付出了很多,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就是各走各的路,谁也帮不了谁。这个时候,他们都非常需要帮助,但是就是没有人能够去帮助他们。如果修行修得比较好的话,我们这个时候正好就可以帮助他们。


这个多好啊?我们为什么不去努力呢?因为我们太看重现实的东西,都不去想其他的,所以就忽略了。还有,我们太看重自己的感受,没有想到要去帮助什么人。或者是想到了要帮助,但是最多也就是经济上的帮助、金钱的帮助,还有就是人与人之间一些安慰之类的。比如说,亲戚朋友家人出了什么事情,我们的极限也就是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然后生活上就是稍微有点经济的帮助。除此以外,我们做不到,我们的能力特别有限。其实,我们也没有想还要去帮助什么。为什么没有想到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这之外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人走了,他去哪里了?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我们看不见、不知道,所以我们就忽略了、也不着急。


比如说,亲人或家人走了,他们有可能走得不怎么样,有可能现在的状态非常的糟糕,但是我们不在乎。因为没有看到,所以我们就不管。这个有没有道理呢?我们还是要看一看宇宙空间的图片,都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整个人类文明,我们能看到的,比如说无线电波、宇宙飞船等等,它们的活动范围都在整个太空中,也就是一个针锋这么小的灰尘、微尘的范围。而其他的空间,我们都不知道、接触不到。所以,因为没有看到就觉得不存在,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特别的幼稚可笑。但是,我们都不认为是很幼稚、很好笑的想法,我们一直都认为是正确的。我们所有的价值观,已经锁定在这个非常有局限性的空间当中,突破不了、不能超越。


所以,在这个空间当中,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这些。自利利他,利益自己什么呢?赚钱,赚了钱以后去吃喝玩乐,这个就是利自己。利别人、帮助别人、利益别人,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除此以外,我们就想不出什么更好的东西。因为没有智慧,只有一点点的聪明,所以我们就想不出来能够更好帮助别人的方法。我们也想不出来什么更好地帮助自己的方法。比如说,有些父母非常爱自己的儿女,但是不懂得怎么样去爱。对他的儿女来说,他的爱就是变成了一个很大的压力。虽然心很好,但是不懂得爱、没有智慧。同样,我们也很爱自己,也想帮助自己、利益自己,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样去利益和帮助自己,因为我们没有智慧。我们所有的价值观,都突破不了这个很渺小的空间,都锁定在这个空间当中。就是因为我们的感官特别有局限性,想不出来什么更好的东西。


比如说,一个人走了,我们不去想怎样去帮助他,只在人还活着、还在一起的时候去帮助他。人走了以后,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帮助他。更重要的问题是,在人走了以后怎么去帮助这方面,我们几乎就不做什么准备。比如说,父母对儿女,尤其是比较传统的父母,把一辈子的积蓄留给儿女,就是希望他们好。但是他不懂得,比如说,他的儿女杀盗淫妄,造了很多的业,有可能堕地狱、堕饿鬼。他不关心这些,因为他不知道这之后是什么样子。地狱、饿鬼都是什么样子,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存在,他都不知道,所以就不关心。如果知道,他肯定是会关心的,就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去关心。


我们也是这样,我们想帮助别人,想帮助家人和朋友。但是,我们更多考虑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帮助,除此以外,我们也不太关心其他的。为什么不关心呢?我们很多人也是半信半疑。虽然是进入佛门了,但是,这些东西到底存在不存在,很多人还是半信半疑。因为还没有来得及系统地去学,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半信半疑。今天,很多人虽然学佛了,但是所谓的学佛,都是为了发财、工作顺利这些世俗的东西去烧香拜佛。学佛的目的,最后还是为了钱、为了物质、为了工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人虽然有信仰,但是没有智慧,不知道要信什么,不知道要追求什么,不知道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所以,信了、学佛了,但是最后目标还是和不信佛的人一样。不信佛的人也就是想发财、升官;信佛的人,虽然是信,但是他的信仰最后还是为了升官、发财,有信仰、但是没有智慧。所以,我们经常都讲要闻思修。烧香拜佛当然是很好的,我们可以去烧香、去拜佛,这都没问题。但是,有一个是不能缺少的,就是学习智慧。我们学佛了,非常虔诚、极端、狂热,但是没有智慧。那这种狂热最后会导致什么样的问题,这都不好说,所以必须要有智慧。我们可以去思考刚才我们讲的长寿天,就是因为没有智慧,最终导致这个下场。他也有信仰,也在修行、打坐,但是,因为没有智慧,他最后还是没有得到解脱。所以,智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就要这样去思考。


最终,我们的结论。我们讲了三个阶段,前面两个是过程,后面一个是结果。前面的过程,我们首先去思考。比如说,地狱是什么样子,我们要从四个角度去思考。然后,我们也这样子去思考、了解长寿天。最后就思考到自己的身上:这么多人没有这样子的机会,而我就有,这是很不容易的。比如说,有一千个人去找工作,实际上公司只需要三个人。一千个人当中,只有三个人才能够得到工作,其他人都没有机会。这就说明,这个工作是非常难得的,这三个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样,在地狱当中、在饿鬼当中有这么多的众生。我们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相信佛的语言。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佛呢?凭什么相信佛呢?这个想法是非常对的。我们为什么可以相信佛呢?佛为什么是一个真实语言者呢?佛为什么不撒谎呢?这时候,我们需要有另外一套逻辑,就是专门讲为什么可以相信佛的逻辑,叫作因明。


超出我们感官真实感受到的,和逻辑可以推理出来的范围以外的,我们都不接受。我们不能这样想。为什么呢?比如说,现在连小学生、中学生都知道,我们看到的桌子是由很多的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而且这些原子都是运动的。实际上就是说,桌子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今天,我们都接受这种说法。但是,两三百年前,没有学过佛教理论的人是没有办法理解这个说法的。因为他的感官根本就没有办法看到桌子的运动,他的逻辑也没有办法推导出它是一刹那一刹那运动的。这时候,对于一个两三百年前的普通的人来说,他是没有办法接受桌子不是静止而是运动的这种观点。因为,他的任何一个感官都感觉不到,他也没有办法去推理,他没有这样的逻辑。这时候,他需要的是什么?就是显微镜。有了显微镜这个工具以后,大家就会说:“噢,虽然我们的感官看不到,我们也没有办法推理,但是有了显微镜这个工具以后,我们现在相信了。”同理,有些问题,我们人类的感官看不见,我们的逻辑也没有办法去推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超越我们感官级别的、更高级别的智慧。以这个智慧来看,那就是另外一个结论。那么,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到底是不是超越了我们人类的智慧?这个就需要证明。如果能够证明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相信佛说的话。我们怎么去证明呢?我们就需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去学。在佛经里,这叫作因明学,因明实际上就是逻辑。


佛教的很多观点都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说,修人身难得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地狱、没有看到饿鬼,那么这些到底存不存在呢?然后就说这是存在的,因为是佛说的。我们就会问,佛到底知不知道这些呢?难道佛说的就可以相信吗?难道一切都可以接受吗?凭什么呢?怎么去证明呢?当然,喜欢思考的人自然就会有这样的问题,释迦牟尼佛就最喜欢这种人。佛不太喜欢一开始就相信他的人,佛就喜欢会问太多为什么的这种人。因为佛完全有把握,这种人最后会接受他的真理和思想,接受以后,这种人永远都不会动摇。问了太多的为什么,最后再确定的这种人叫作利根,就是根机特别好的人。什么都不问,一开始就相信佛的这种人,心可能是很虔诚。但是有一天,他可能从根本上会发生动摇。所以,佛就不太喜欢一开始就相信他的人,佛就是喜欢相信真理的人。


以后,如果大家想学就可以去学。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专门去学这些很复杂的。所以,虽然佛不怎么喜欢,但是我们还是选择相信佛,这样子比较好。虽然看不到地狱、饿鬼,但是我们选择相信佛说的。


第三个动物,我们现在都比较了解动物的生活,比过去的人要了解得多。我们有太多的资料可以去想、去思考。然后,刚才讲过的长寿天,我们也没有看到过,但是没关系,我们相信佛说的就可以了。长寿佛,说错了,是长寿天,不叫长寿佛,天人跟佛是不一样的。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宝流通推广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微信号:cichengluozhu2015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随喜分享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