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6月10日讲座(回放)|当代社会的伦理和价值观 返回

6月10日讲座(回放)|当代社会的伦理和价值观

骑着蓝色狮子BL 2023-06-13

音频回放当代社会的伦理和价值观



如果智慧、慈悲、戒律或者道德坐在同一辆车上,开车的司机必须是智慧,慈悲心要坐在司机的旁边(副驾),伦理道德要坐在后座,有时它(伦理道德)可以坐在后备箱,只要它在就行了...”


--宗萨钦哲仁波切


 6月10日宗萨钦哲仁波切在新加坡进行了主题为:「当代社会的伦理和价值观」的讲座。因为部分学生没有赶上参加当日的线上讲座,我们今天与大家分享此讲座的音频回放。



佛教对于伦理道德的根本概念是什么?


仁波切说:对佛教徒而言,最根本的价值观是对真理的觉醒。如果有个方法干扰你,让你无法觉醒的话,即使这个方法看起来是非常道德的,它也达不成其目的。


特别是大乘佛教对伦理道德是非常谨慎的,因为伦理道德容易产生傲慢心,傲慢心在每个层次来说都很危险,特别在修行的层面。一个具备道德的人认为自己比他人优秀,因为他/她具备道德能力,这也是为何在佛教中,没有智慧的伦理道德会成为负担,所以没有智慧的伦理道德是一种【苦】..."


为何说有伦理道德的人更傲慢?

你怎么去定义什么是好或不好、善或恶?


仁波切说:“伦理道德本身就是二元性的,我们在这里讲的肯定有对与不对,这就是佛教徒为何不愿意这样讲,因为一旦你嘴里吐出这几个字就会有很多后果。但我们必须去说,因为有很多紧急情况,有很多人都需要被帮助、拯救,包括我们自己本身。


很多人很喜欢听是非、对错这方面的东西,我有一个感觉,这就是很多新加坡人因为这点越来越倾向于亚伯拉罕这样的宗教,他们喜好听到对错、是非;这也包括我在内,这会给我们一个很清晰的方向。但这样做就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里面有很多复杂的情况,你怎样定义“好”?以前有所谓的“上帝”给我们做种种的定义,对我们来说就很容易;然后科学家来了,他们裁退了所有的天神,个人主义抬头了。以前至少我们能去怪罪某个对象,现在全在自己手上,你怎么去定义什么是好或不好、善或恶?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这样的。


如果你问佛教徒:什么是好或不好,究竟而言什么是好或不好?是它是否能够让你更趋近于真理,而并不是让你如何做更像一个佛教徒。


为了这个讲座,我最近阅读了《哈利波特》。因为儿童故事中很多关于好人、坏人、邪恶这类的概念。几个月前我还与几位新加坡的朋友说到,如果我们有一个教育儿童的学校,课本上会写到老子说的“你没必要担忧任何事,因为所有一切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内”,我觉得这样太美好了,我太喜欢这句话了甚至引用进我的电影之中。


不要以为这只是非常智力性、哲理性的问题,不止如此,它非常深入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事非常决定性的因素,让你的孩子们包括你自己能够在世界的起起落落中保持自信。你可能长成一个很焦虑、给自己很多压力的人,因为你总没做“正确的事”,或你总是做“错事”,或你一直没有达成自己设立的目标。


关于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很重要的是我们要多去思考,仁波切在这儿只是让我们对佛教徒如何看待伦理道德的价值观而生起些好奇心,要不然的话我们很容易成为因与缘的受害者..."


三个多小时的讲座,我们今天分上、下两集音频与大家分享。愿我们跟随仁波切天空般宽广的智慧视野,重新打开生命的维度,通过生活的每一件事,去洞见生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