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動物樂傳心 >> 问答丨内观,一种成就法(六) 返回

问答丨内观,一种成就法(六)

動物樂傳心 2023-03-27



宗萨钦哲仁波切(问答)





问题:如何生起能够利益有情的菩提心? 


我想有很多的方式可以去做。我从最上层的、最上面、从上到下的讲法来讲。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具有这种觉知:一切有情都具有佛性。就像我之前说的黄金和金矿一样。如果一个修行人,能够看待一切有情,都有如是佛的原矿,妳就会有这种勇气,以及这种开放的心胸,能够生起菩提心。或许这是最好的一个方式。当然不是我们所有人,都有这种开放的心胸,能够见一切有情,都是佛的原料原矿。所以在那样的状况的话,我会说,妳可以想:一切的有情都是以某种方式跟自己有所关联的。传统上我们都会说,所有的有情都曾经在无始以来数百亿万次做过自己的父母。这些有情众生,跟我们有这些缘结的时候,他曾经保护我们、滋养我们、为我们经歴仟辛万苦,如同我们非常的关心照顾自己的家人,照顾自己一样。我们也应该这样子去看待其他的有情众生,或许开始可以是一些比较世俗的同情心、同理心,然后慢慢逐渐的培养佛教徒非常广大的悲心,就像比如说月称所说的。



下一个问题是:如果念头不断的出现的话,要怎么样修持,因为这让人非常的感到挫折。

再重复一次提问的部分:在念头不断生起的时候,要怎么样进行修持?这非常让人感到挫折感,就好像我们的心不愿意被驯服一样。


这其实是一个相当高阶的问题。

这是一个从各个传承来说,都会有一致的一个建议:不应该把妳的念头看成是敌人,不应该对它抱有敌意。让妳的念头前来,妳需要慢慢的训练自己,让自己不会跟这些前来的念头纠缠不清,陷入其中。不可能去停止念头的,也不需要去停止念头。事实上密续的大师曾经说过:试图去停止念头,就像是用水来建水坝一样,只会造成更多的水而已。所以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不要试著去停止妳的念头。我知道很多时候,禅修指导老师有时候会说:要远离所有的念头。这些指导可能会让人误解——以为自己要去除所有的念头。事实上内观完全没有在讲说要去除所有的念头。或许在止的技巧当中,妳需要就是选择某一个对境,然后就只去想著那个对境、那个所缘境,不去想其他的。但是事实上是一种伎俩、一种手段。

我们知道,没有人可以就只看著一个东西——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就一两秒钟的时间,马上就会想别的。但是我们还是会坚持说:妳需要一直看著这个东西,然后每次,妳的念头把妳带跑之后,妳就再回来看著这个东西。这事实上是一种伎俩。让妳知道妳的念头是跑来跑去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有时候,当妳听到这样这些讲法的时候,妳可能会以为说:我们需要停下所有的念头,要没有念头。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下一个问题:我还没有学过止的技巧,我可以只修观吗?


理论上是可以的。不过,就像我之前说的:我们会有这种倾向,想要停留在舒适区里。这种倾向非常的强大,所以会让我们分心。因此,妳真的能够停住在内观当中的机会是很低的。所以过去的上师通常会建议说妳至少要先修一些止,因为那会让妳的心变得柔软,变得可以去受训。不过就像我之前说的,理论上来说,是有传统先教观,然后才教止。不过大多数的上师。不管是读过的,或者自己听到过的——比如说像寂天来说,他就说过这句著名的话:如果妳想要战胜烦恼的纠葛,那妳需要的就是内观;而为了要获得内观,妳需要有止作为基础;而要培养止,妳就需要具有正知正念;就要非常的警觉性,就是非常的对自己、对世俗世界的执著具有正知正念




下一个问题:如何看到完整的实相?有时候当我们看见一点实相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苦。所以我们想要获得这种智慧,要怎么样让我们不再继续受苦呢?


我想可能,也许我没有完整的理解这个问题。

不过似乎,这个问题好像是在指说,内观或者说看见实相,当我们在说“去除苦”的时候,去除这个字,可能是有点误导大家。它可能让我们有些人会以为,这个去除,好像是依靠某种力量。我不知道怎么讲,我这边要比较小心的讲。它有点像是这样的——比如说就像妳有一个噩梦的时候,因为噩梦妳受了很多的苦。如果妳不知道苦,(不知道)这是一个梦,妳就会受更大的苦。因为妳觉得它真的在发生,所以妳就受到很大的苦。但是一旦妳有内观,妳知道说:这不可能是真的在发生,我现在应该是在做梦。当妳在梦中时候,如果妳有这样的内观的话,妳马上就从受苦当中获得了解脱了。这并不表示说妳的梦会停止,那个梦的显现,它还是很有次序的在发生,但是它在发生的事情,就不再让妳感到烦扰了。这就是我们想说“去除苦”的意思。




问题:请仁波切教导,给一些直接的谏言,关于如何是一切众生都是佛,一切地方都是佛的净土。当我们还身处在轮回世间当中,要怎么样进行这样的修持?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之前在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想这和密续的教法非常的有关,所以我在这里没有办法真正好好的用很短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想跟大家说,当我们说见一切众生都是佛,并且想说一切的地方都是佛土的时候,可能会有些想法是,我们需要看所有的人都是身体是金色的,带著佛顶髻,像是我们佛坛上的那些铜做的佛像一样,那些佛像或者是说一些古老的对于佛土的一些想像。像是有莲花池等等的,像是有乐器,然后树上的鸟会给教法等等的。我想当大家想到佛土的时候,会用那样的方式在想像。但是很多时候一般来说所有的佛教传统,尤其是大乘和金刚乘,会有很多的象征符号来做指示,当我们用这些象征符号的时候,首先我们会用的是人类能够理解的一些象征符号。当然是这样的,因为我们不知道要怎么样跟青蛙或者一只蜘蛛来描述佛土是什么样的,或许对青蛙和蜘蛛来说,那个描述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过总之对人类来说,讲到佛土的时候,一定会想说肯定是某个好的东西好的地方,而在我们人类的脑海当中,一个好的地方肯定要有游泳池,一定要有乐器,一定要有很多的食物。然后要有一些鸟、孔雀等等的,有很多那个层面的描述,那样的象征符号。但是我不希望大家只是以那样的方式来思维,其实不只是金刚乘是这样,就连在大乘当中也是这么说的。如果大家读过,在佛经当中一开始就说过,在维摩诘所说经当中一开始就讲过,我忘了是谁。总之他看不到佛土,他就只看到石头和尘土,然后佛就跟他说,当然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这是你看见的,因为你的心意非常的狭小,但是别人是有能力看到不同的景象,所以你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回到你的问题,说要怎么样去做到呢。再次说到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我可以跟你讲的是有几个很重要的建议:首先我们需要熟悉接受这一点,就是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投射,一切完全没有任何遗漏的,完全没有任何例外的,事实上这是非常能够理解的,就连我们在世俗生活当中也会说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这是你自己的见解,或者说这是我的意见。不过通常世俗生活当中我们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事实上没有任何东西不是你自己的意见,不是你自己的看法,没有任何事情不是你自己的投射,不是你自己的感知,一切都是这样的。能够知道这一点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让你能够见一切都是佛土,这一点你需要知道。现在不管你在哪里,你肯定是一个人类,我是指提问者肯定是一个人类。所以当你跟我作为人类,当我们看著这个东西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瓶水对吗?因为我们是人类,所以这是我们的感知。如果我们是一条鱼或者我们是青蛙的话,我们就会有不同的感知。我们看这个水就会是感知成别的东西,一旦你能够接受这一点,就能够给你创造一个空间,让你能够理解为什么在密续当中会说水其实是一位女性的......我想你可以说是一位女性的佛,或者我们会说是佛母或者说是空行母。再次又回来到内观,‍‍这是‍‍密续的内观,这是密续对于世界的见地。对于‍‍这是密续的世界观,就是水是妈妈髻佛母。对于密续的世界观来说,‍‍火就是白衣佛母,他们看到的对他们来说地是另外一位佛母,所以我想‍‍最好的方式,最好的开始的方法就是要接受一切都是你自己的投射,事实上这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当别人还是有一个共同的见解的时候,‍‍比如说大家都想说地球是圆的,你就会想说这肯定不是,是我自己的见地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或者说‍‍所以当大家都有相同的共识的时候,貌似这种共同的见解的时候,你就会忘记说一切都只是自己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