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身和法身有什么区别?
1、主持人:顶礼上师,这是一个现场问题。请问上师:物质、能量、意识在佛教广义的意义里面都属于物质,那么这三者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上师答:佛教讲的物质当中,物质、能量、精神都包含了,那么物质的定义是什么呢?
物质的定义不是外界的,不是身外的,不是外在的东西。物质的定义就是:能够给其他的东西发挥作用,产生作用的这样子的东西,叫作物质。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这张桌子、这栋楼它可以给其他东西产生作用,同样的,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意识也可以对其他的东西产生作用,所以这都叫作物质,首先是这样,都叫作物质。
那么平时我们讲的狭义的物质,就像这些物体,外在的这些物质。外在的物质,内在的精神,平时我们是这么理解的。
这个当中物质是最表面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讲,物质是什么东西是以能量来决定的,能量决定物质。也就是说一个物质,我们看到的时候是什么颜色,是什么东西,以它的能量来决定。因为物质的本质是能量,然后能量再进一步观察的时候,这个到现在为止,科学在这个方面是没有解释的。
但是在佛教的解释中,能量最后是什么呢?能量是以我们的意识决定,因为意识它就变成了能量,能量就变成了这个世界。
这个我们上一次也讲过了,比如说气体变成了液体,然后液体又变成了固体,然后固体,比如说冰融化的时候固体又变成了液体,然后液体又变成气体,这样的循环一样。所以意识、能量和物质都是这样不同的形式,本质都是一样,是一个物质的不同形式,大概就是这样。
2、主持人:请问上师,断轮回的一个要点是“有受而无贪”,感受是属于意识,意识的作用是分别、判断、产生好恶,如何在此转化意识呢?
上师答:感受不一定是意识。五种感官都有感受,感官的感受,然后意识的感受,这六根都有。六处都有六受,所以感受都不一定是……比如说眼识——视觉产生的感受,这个不是意识的感受;然后听觉产生的感受,它也不是意识的感受,首先感受都不是意识的感受,意识有意识的感受。还有一个,他最后一个问题是什么?
主持人:他说如何在此转化意识。
上师:转化意识
主持人:前面说的是要点是有贪,有受而无贪。
上师:有受无贪
主持人:断轮回的一个要点是在受和贪,他说感受是属于意识的话,他刚才说的,意识的作用是分别判断产生好恶,那这里我们应该怎么样?转化意识而断轮回,他可能是这意思吧。
上师答:有受无贪,实际上这个是从意识开始做,这个不是从感官上做,感官它的周边有它自己的贪,但是这个贪是不造业的;主要是造业的贪,是因为感官它有一个贪,然后它的贪导致了我们意识的贪,意识的贪才是真正的贪嗔痴的贪;意识的贪再上升,再发展的时候就变成了取,然后取再去造业,就变成了有。所以最终是意识在造业。
那转化的话就是说,比如说意识它证悟了,这些它所看到的,它所接触到的这些都是如幻如梦;然后这个时候虽然有受,但是它不贪;它已经知道这些这都是如幻如梦的;不贪了以后也就不取;不取了以后,自然也不会产生有。
意识的转换是意识证悟了空性,意识当中它自己的贪取消了以后就不造业,就是这样。它不需要其他的转换,应该是这样的。
3、主持人:网络问题,请问上师在《大圆满前行》皈依中,说到佛宝的分类,佛宝所依身体可以分为:本性身、法身、报身、化身四类,请问本性身和法身有什么区别?
上师答: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心的本性如来藏的空性的部分叫作本性身,光明的部分叫作法身,实际上这两个是一体,实际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主持人:不是以前说过,空性的部分是法身,光明的部分是报身?
上师:这是另外一个说法,这是三身。三身和四身不一样。三身的时候,空性和光明是不分开的,主要是这个时候叫作法身,这个时候不讲本体身,讲本体身的时候,光明和空性这两个分开,然后这样讲。
主持人:还有他说,旧派认为佛陀的本性身是法界智慧双运空性智慧藏,请问法界智慧双运是什么意思?
上师答:法界就是空性,智慧就是光明,然后双运就是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
4、主持人:请问上师,慧灯禅修班课本中讲三殊胜那节课时,提到了无缘殊胜是一种修行时所达到的境界,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种境界呢?应当如何具体行持这种境界呢?请上师开示。
上师答:无缘就是证悟空性,没有任何的执著这个意思。
要做到三殊胜当中的标准的第二殊胜,他必须要证悟空性。证悟空性以后,比如说打坐,比如说发菩提心或者是持咒,或者行善的时候,当下就能够安住在这个空性当中,安住于空性的境界当中,同时可以去持咒、行善,这样才叫作无缘。
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证悟的时候,没办法做到这个标准的无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专心地去做,不散乱,持咒也得要专心,修禅定也专心,那这样的话,暂时用这个可以代替。这个是《慧灯之光》里面讲过的。
5、主持人:网络问题。请问上师,到了极乐世界以后,必须要回到娑婆世界吗?还是可以回,也可以不回?
上师答:可以回,也可以不回。
主持人:从极乐世界回来做人,那还能记得自己是从极乐世界来的吗?和那些轮回中的人命运有何差别?
上师答:记得,这个一定会记得。因为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他就证得了菩萨的一地,然后一地菩萨他没有胎障,入胎的这个障碍他是没有的。所以他回来的时候他清清楚楚的,他是从哪里来的,他的使命是什么,这些都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不太清楚的人,说明不是从极乐世界来的,不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从极乐世界来的。
6、主持人:请问上师,在胎儿进入触受阶段之前,是不是还没有意识呢?如果在此期间堕胎的话,是不是罪业相对减少一些。
上师答:没有,一开始的时候就存在这个生命。虽然这个时候比如说因为他的物质身体的这些条件不成熟,所以没有办法测到他的生命的存在,但是生命这个时候就存在的。佛教认为一开始的时候就存在这个生命,因为有了生命他就会逐渐逐渐变成一个人的身体。如果那个时候没有意识,没有生命,就不能成为人的身体。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点击下图二维码,即可请购法宝。↓
慈诚罗珠堪布
慧灯之光系列
(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与平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