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共同学习】能断 030:有大智慧,才不生嗔恨心(十四品)
返回
【共同学习】能断 030:有大智慧,才不生嗔恨心(十四品)
闻思空性法门非常重要,没有空性摄持的话,凡夫的贪嗔等烦恼压也压不住、躲也躲不掉,生起来时非常难受。而一旦有了空性的甘露,烦恼一下就无影无踪了。
——索达吉堪布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 之十三
有大智慧,才不生嗔恨心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佛说:“假如我往昔没有证悟空性,歌利王用宝剑割我的身体时,定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了这四相,必对歌利王生起极大的嗔恨心。正因为我没有生嗔恨心,可知我当时已经通达了安忍波罗蜜。”
《释量论》云:“若有我执他,因执自他故,生起贪嗔心,从而生诸过。”意思是说,如果有了我执,就会执著他人,有了执著自他的心,自然生起贪嗔之心,产生一切烦恼等种种过患。《宝鬘论》中也说:“乃至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有我执造业,从业复受生。”佛陀由于没有“蕴执”,所以就没有我相,继而远离了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断除了贪嗔等烦恼。
佛在当忍辱仙人时,若有四相的执著,肯定会对歌利王生嗔心。但他并未如此,由此可见,他的心中存在空性智慧。
所以,闻思空性法门非常重要,没有空性摄持的话,凡夫的贪嗔等烦恼压也压不住、躲也躲不掉,生起来时非常难受。而一旦有了空性的甘露,烦恼一下就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