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明修无常的利益【每日一颂】《四百论》 025 返回

明修无常的利益【每日一颂】《四百论》 025

知幻园 2023-08-30




每日

一颂

《中观四百论》



025


己三、明修无常的利益:


问曰:虽知前往林间修持是必要的,但由于贪执我与我所,所以总有怖畏而无法舍弃一切去林中修持。





若谁有此念,思我定当死,

彼已舍贪故,于死更何畏。


——《中观四百论》



如果谁人心中有此正念,思维我必定死且死亡当下决定会来,那么他已经舍弃了对常我的贪执,对死亡难道还有什么畏惧吗?


有些人虽然略晓诸法无常之义,然而因深厚的我与我所执障蔽,心中对离开亲人独自去森林静处修行充满了恐惧。如害怕自身得不到衣食受用,害怕林中有非人猛兽的违缘,害怕远离亲人的孤独寂寞……一想到这些,出离修行的念头便会消失,这其实是因没有从内心生起真正的死亡无常之念而导致的。


一个人若能如实地认识无常,心中能持念:我必定会死,很快会死,并且随时有可能死!如是生起无疑的无常之念后,便能无难地远离世俗,根本不会有上述恐惧。因为他认识到我与我所是无常变灭之苦谛法,以此他就能迅速舍弃对自我的贪爱,这种贪爱已舍,对死主的怖畏也就自然消释。死都不害怕,其他的孤寂饥寒、非人猛兽等诸怖畏,也就根本不值得计较了,此时一切违缘都不会动摇他修持正法、寻求解脱的决心。


譬如说,若人持有银镯子,在饮食时他便能以银镯子检验食品,发现有毒便立刻舍弃,不致受到毒害。


同样,观修无常的心念,如同银镯子一般,能使人们认识对世俗诸法常有执著的有害本质,以此而能无难地舍弃常执,不为所害,趣入解脱正道。


密勒日巴尊者说过:“吾初畏死赴山中,数数观修死无定,已获无死本坚地,此时远离死畏惧!”


博朵瓦格西也教诫过:“若唯修一法,无常最为要。”若有信者,应当数数思维如上所说之无常教义,乃至未生定解前,当以观修无常为唯一所修之正法。


〖第一品释终〗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001

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

彼犹安然睡, 有谁暴于彼。

002

为死故而生,随他行本性,

现见是为死, 非是为存活。

003

汝见去时短,未来时间长,

汝思等不等, 显同怖呼唤。

004

由死共他故,汝无死畏者,

岂唯害一人, 由嫉使生苦。

005

老病可治故,汝无畏死者,

后罚无可治, 汝极应畏死。

006

如所宰众畜,死是众所共,

复现见死者, 汝何不畏死。

007

由时无定故,便思我常者,

则终有一日, 死来伤害汝。

008

只顾未来利,不顾生命尽,

谁说自卖身, 称汝为智者。

009

何故自为质,造作诸恶业,

汝定如智者, 对我已离染。

010

任谁所谓活,唯心刹那顷,

众生不了彼, 故自知极少。

011

汝爱久存活,而不乐衰老,

噫同类众生, 见汝行为善。

012

汝应忧自死,何忧儿孙等,

自责而说他, 岂非所应呵。

013

若时未请求,自来为子女,

彼不问自去, 非是不应理。


014

唯由愚痴故,不知子行相,

此欲他去者,已用老衰表。

015

如父爱其子,彼则不如是,

世间向下行,故难生天趣。

016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

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017

由离所生苦,人心速消失,

可观由离苦,表贪不坚固。

018

既知自损恼,都无少功德,

汝自为诡诈,此亦不应理。

019

如为分布苦,世间遍流转,

于已苦众生,布苦复何为。

020

若喜彼集聚,何不喜彼离,

集聚与分离,岂非俱时有。

021

过去无有始,未来无有终,

何故汝见合,不见长时离。

022

刹那等诸时,定如诸怨害,

故于彼怨害,汝都不应贪。

023

恶慧怖分离,不能出家者,

智者定应做,谁待于治罚。

024

汝思作此已,后当往林间,

若作已后弃,作彼有何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