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脚印 >> 财产|地位|名声|权势|辩才|美貌|豪宅|豪车等都统统无法拖住死主的脚步! 返回

财产|地位|名声|权势|辩才|美貌|豪宅|豪车等都统统无法拖住死主的脚步!

智悲脚印 2020-12-03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阅读前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这部《大圆满前行》真的非常殊胜,希望你们对每天讲的内容反反复复读,以真正理解其中涵义。若能如此,会强制性生起一种厌离心,知道一切是无常的,对感情亲情、名利财产等万事万物,不会特别去执著。 


有个佛友就跟我说:“您以前说得对!蚂蚁天天辛苦积累的食物,下一场冰雹就没有了。同样,我们辛辛苦苦积累一辈子的财富,来一场金融危机的冰雹,一下子什么都没了,一切变得空空如也,只有望着无边无际的蓝天……” 


所以,无常修得很好的人,遇到违缘时会想起一些教言;如果无常修不好,此时就会怨天尤人:“我真是太倒霉了!怎么办?跳楼自杀好,还是吃安眠药好?”由于不知道万法本体即是无常,就会觉得厄运突然降临到了自己头上。 


其实也不是这样,每个人的境遇都有因有果,所以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不是有些人的精神有问题——呵呵,这句话不解释的话,你们谁也不懂。但要解释它的密意,只有我本人有权利。 


许多人辛辛苦苦追求今生的安乐幸福、荣华富贵,可正当天天沉湎于此时,死主阎罗很可能手持黑索、紧咬牙关、獠牙毕露突然就来到你的面前。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中阴法王或死主阎罗都是这种形象。对有些众生而言,死时确实能见到这些,有时候是没断气时现前,有时候是断气以后出现,不过也不是每个众生都能见到。


到那时,纵然你是国家**,拥有英勇的军队也无济于事,成千上万的士兵把你紧紧围绕、加以保护,依然无法摆脱死主的魔爪;纵然你是国家总统、国家&%,拥有强大的势力也于事无补,死亡一旦来临,全国%@再敬仰你也爱莫能助; 纵然你拥有丰富的财产、智者的辩才、美女的身色、奔驰的良驹,都统统无法拖住死主的脚步。  



假如用钱能换取自己不死,那富可敌国的大老板、一掷千金的大富翁,即使倾家荡产也愿意。我看见有钱人到医院去换心脏、换肝脏,花多少万都不眨一下眼,只要能够多活几年,倾尽所有也在所不惜。


以前我在上海时,听说一个老板非常可怜,他虽然腰缠万贯,穿的衣服特别高档,但一直可怜巴巴地求医生:“只要我能不死,就算只有一丝希望,你怎么样也可以,钱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医生也束手无策:“慢慢看吧,你先回去好好疗养再说。” ——我们在医院里若听到“你先回去疗养”,应该不是个好消息,可以直接去寺院念颇瓦了, 没有必要哭哭啼啼,非要求医生护士再想个办法。 


修过无常的人面对死亡,与普通人完全不同。以前也讲过,我曾带一个老修行人去马尔康医院看病,查出来他得的是肝癌,虽然医生没在他面前暴露实情,但医生的有些表情,明 眼人一看就清楚。


所以他跟我说:“不要浪费时间了,我还是回寺院去。你们也不要这样,没什么好痛苦的。”他主动要求回去,我就把病情如实地告诉了他。他听后脸色一点也没变,淡淡地说:“肯定没办法了,没事,回去吧。”这就是修行人的态度。  



死亡真正来临时,我们即便钻进无隙可乘的铁箱子里,外面有数十万勇士手持锋利兵刃,箭矛尖端指向外面保护着,也丝毫守护不了、遮挡不住。


世间人大多不愿意死,而修行人有时恰恰相反。尤其是念阿弥陀佛的老年人,若念得非常有把握,就会觉得随时离开都可以,甚至想早一点死,这样就能见到阿弥陀佛了,否则,没有摆脱这个肉身的话,就一直见不到阿弥陀佛。


这种人对死亡非常有把握。但世间人可能接受不了,他们觉得人间最快乐,根本不愿意离开人间,更想象不到死后会有什么快乐的境界。


当死主阎罗将黑索套在你脖子上时,你只能面色铁青、泪眼汪汪、五体僵硬地被带往后世。此时此刻,勇士无法救护,大德不能吩咐, 饮食无法引诱,无处可逃、无处可躲,


要死之人,逃到天涯海角也躲不掉。如果逃到美国、加拿大就会不死,有钱人可以统统移民。然而红头发的人对死亡也特别害怕,以前法王去美国时,很多人对死亡的恐惧,跟我们黑头发的人没有太大差别,甚至好像他们更怕死。


有一次,一个得了艾滋病的人,一直讲述如果世界上有药能让自己多活几年,他宁愿花多少钱,他在全世界到处寻找明医,但也没办法,因缘灭尽的时候,怎样也逃不开死亡。


无依无怙、无亲无助、无计可施,没有任何尊者能以大悲心庇护,哪怕是大慈大悲的长寿佛、药师佛亲自降临,也无法延缓寿命已尽的死亡。 


不懂佛教的人经常会问:“怎么活佛加持后还会死,上师加持后还会死?”这种说法非常幼稚。


《俱舍论》里讲过四种众生,有些是福报尽了而寿命没尽,有些是寿命尽了而福报没尽,如果你是寿命已尽,即使药师佛来到面前也没办法,但若寿命没尽而只是福报尽了,那么念经做佛事可以起到作用。


所以具体问题一定要具体分析,不要随便妄下断言。



我们明白无常的道理后,切切不可懒惰懈怠、一拖再拖,而应诚心修持临终时决定有益的正法。当然,在修行过程中,懒惰是最大的障碍,如果你特别懒惰,就算活的时间再长,修行也不会有长进。


因此精进十分重要,哪怕只精进一天,收获也不可思议,《法句经》云:“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因此,大家万万不要懈怠,否则,人身本来就短暂,再加上中间有很多散乱违缘, 修行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啊? 


《禅林宝训》云:“圣贤之学,固非一日之具。”可见,成就并非是一两天的功夫,它需要常年如一日的积累。有些人认为:“我已经修行三年了,为什么还不成就呢?”是,你虽然修行三年了,但仔细核算一下,这三年中,你到底有几个小时在修学佛法?你不可能不吃不喝,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修行,因此真正算起来,三年中可能只修了一个月。即使修了一个月, 它质量如何也有待商榷。


比如,你每天早上修半个小时无常,此时你安住在这种境界中没有?有些人在这半个小时中,前十五分钟迷迷糊糊,中间随便观一观,后面又开始胡思乱想,所以你说自己修了半个小时,其实连十分钟的功夫也没有,这样一来,又怎能奢望获得成就呢?要知道,修行不能懒惰懈怠,否则修学很容易磨尽。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云:“懈怠之人,犹如舂杵,有二种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损坏。二者不能自立,弃地即卧,渐不堪用,以火焚之。”一个人如果太懒惰,一方面对修行提不起兴趣,同时还不能真正把握自己。



很多人修行之所以不成功,最大的违缘就是懒惰、不精进。如果不精进,说明你没有无常观,如此一来,早上肯定会呼呼大睡,睡几个小时都没问题。


以前的高僧大德不是这样,他们有了无常的鞭策,心里始终有一种力量,晚上怎样也睡不着,白天从来不愿散乱,无意义的事情根本与自己无缘。 


现在菩提XH的很多人,观无常方面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以前整天浑浑噩噩的,在吃喝玩乐中度日,过了几十年也不会心疼,而如今,虽然有时也难免散乱,但散乱之后, 自己会有惭愧心:“唉,今天一天都没好好修行,我这个人真是坏蛋!”开始拔头发、掐肉、用拳头打自己以示惩罚,这样很不错。


我们修行的时候,内心的力量要提升起来,在这方面,许多高僧大德也有很好的故事。假如无常观不好,其他修行就更不用提了。


因此,希望大家不敢说像前辈大德那样,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修行,但至少行为上要跟过去有所不同,不要太过懈怠了,否则世出世间什么法都不能成功。


如果无常观得好,修行自然会有一种动力,其实修行到了一定时候,最好是要“自”动,而不是“他”动,不要今天法师劝你修行,明天辅导员劝你修行,不劝的话,自己就没有自觉性,这样很麻烦的。


就像一个孩童对学习没兴趣,完全让父母老师天天督促做作业,不做就要挨打、不让吃饭,那么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他不会自觉去学习,肯定会出去玩、看电视的。


凡夫人也是这样,没有善知识引导的话,每天都会散乱懈怠。所以我们要好好地祈祷上师三宝,以令自相续真正生起无常观,如此一来,修行就不敢散乱了。 


以上所讲的内容,首先要从道理上明白,然后在实际行动中去修持。

敬摘录《前行广释》



END


回     向   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