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一脉心香 >> 索达吉堪布:有了愿菩提心的人跟一般人完全不同,具有非同小可的福德 返回

索达吉堪布:有了愿菩提心的人跟一般人完全不同,具有非同小可的福德

索达吉堪布 一脉心香 2017-08-23

庚三、功德之差别:

前面宣说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共同功德,下面讲二者的特殊功德,首先是愿菩提心的功德:

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

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讲义中说:〖愿菩提心在我们身处生死轮回期间可以产生广大的果报。〗愿菩提心是希求圆满无上菩提的一种发心,它是获得佛果的唯一因,所以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先不说依靠愿菩提心能够获得佛果,就暂时而言,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依靠它也能产生极大的果报。什么样的果报呢?转生天界时,可成为梵天、帝释天等具威望名声的天王;转生人间时,可成为转轮王、大施主、大长者,或是拥有万贯家财、地位显赫的企业家、名人等等。有了愿菩提心的人跟一般人完全不同,虽然他还在轮回中没有解脱,但财力、势力、相貌等各方面,具有非同小可的福德,这就是愿菩提心的果报。也是愿菩提心的功德。

那么,愿菩提心的功德与行菩提心的有什么不同呢?下面也会讲到,生起行菩提心后,它的功德是刹那刹那不断增长的,而愿菩提心虽具无边功德,但无法跟行菩提心相比,不能令功德增长得如此多。

有些人可能问:既然愿菩提心的功德不如行菩提心,那它是不是像芭蕉树一样,果报成熟一次就耗尽了呢?不会这样。愿菩提心就像如意树,它的功德会不断增长,乃至佛果之间用之不尽、一直保留着,如同银行里的定期存款,在没有到期之前,这笔钱一直都放在那里,不会消失。但与行菩提心比起来,愿菩提心的增长率不是那么高,行菩提心可以在睡眠、昏厥、散乱或其他时候,功德仍然不断增上,这一点愿菩提心并不具备。关于此问题,有些讲义中分析得不是很明显,希望大家认真思维。

有关愿菩提心的功德,佛在《教王经》中也讲得非常清楚。经中释迦牟尼佛对国王是这样教诫的:国王平时日理万机,工作非常繁忙,不可能像菩萨那样白天晚上不断地行持六度万行,但如果能发起“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愿望,功德肯定会越来越增上。可见,愿菩提心绝对有如意树、妙宝瓶般的功德,这一点毋庸置疑。

有关此理,〖《华严经》中云:“善男子,譬如金刚宝纵然坏损,亦胜过所有上等金饰,且不失金刚宝之名。〗在所有的珍宝当中,金刚宝是最昂贵的(有些论师认为这是金刚钻石),即使被他缘损坏了,其残片的价值也胜过上等金子所做的耳环等饰品,不会失毁金刚宝的名称。藏地的有些珊瑚也是很值钱的,用它做成念珠,就算后来被毁坏了,还可以拿来镶嵌其他的装饰品。〖善男子,同理,发菩提心之金刚宝纵然离开勤奋,亦胜过一切声闻缘觉功德之金饰,〗愿菩提心就相当于金刚宝,尽管还没有行菩提心的摄持,但也胜过了一切声闻缘觉的功德。声闻缘觉虽然完全证悟了人无我,部分证悟了法无我,有很大的功德,但在度化众生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而愿菩提心的利他心,完全胜过了他们的功德。此处以“金饰”来比喻声缘的功德,大家以后不要解释为“菩提心胜过了声缘身上佩带的金子装饰品”,这里完全是一种比喻,金饰和金刚宝分别对应声缘和愿菩提心的功德。〖亦不失菩萨之名,复能遣除轮回之一切贫困。”〗因此,愿菩提心能遣除轮回中的各种贫困,不仅是物质上的,就算精神上的贫困——无明,也能被遣荡无余。此处单独讲了愿菩提心的功德。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入行论广解》

   来源:智悲佛网  


纯公益学佛平台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