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因业有作者,因作者有业,成业义如是,更无有余事。 |【每日一颂】《中论》
八观作作者品
庚三(观作作者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破作与作者;二、宣说作与作者互相观待;三、以此理类推他法。
壬一(破作与作者)分二:一、破同品作作者;二、破违品作作者。
通过以上观察,作者和作业以任何方式存在都不合理,以此抉择出两者皆无自性。
但对方并未心服口服,仍然强词夺理道:你们如果对因果、作者与作业的安立一概否认,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毁谤因果等名言的修行人。
中观宗驳曰:我们虽然遮破了作作者等,但并未毁坏世间名言,我们承许因果、作作者在名言中可以观待而假立成立。
壬二(宣说作与作者互相观待):
因业有作者,因作者有业,
成业义如是,更无有余事。
观待作业才有作者,观待作者才有作业。在名言中,作者及作业之义应该如是成立,除了这种观待而有的假相以外,不存在其余的真实本体。
通过前面观察,中观宗得出了作者和作业没有真实自性的结论,但在具有迷乱习气的众生面前,作者和作业的显现却是无欺存在的。因此,在名言中可以承许它们假立成立。
应如何安立呢?“因业有作者,因作者有业”,观待作业而有作者,观待作者而有作业。这样安立不但没有毁谤名言的事实,而且可以让业果与能作所作等合情合理地建立。
比如修路,依靠修路之事,修路者得以成立,即有了作业,与之观待的作者才会出现;反之,因为有了修路工人,观待他的所作之事可以成立。两者是互相观待的因果。
虽然名言中可以这样安立,但也要知道,观待而成立的法不可能具有自性。比如父亲和儿子,虽然世人都认为两者存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入行论·智慧品》云:“无子则无父,无父谁生子?无子也无父,如是无心境。”意思是,没有儿子就无法安立父亲,父亲必须观待儿子才能成立,由此可知,父亲没有真实自性,只是一种假名;既然父亲不存在,与之观待的儿子也不能成立,心识和外境也如父子一般观待而成立,故也是假立之法。
事实上,包括作作者在内的世间所有因果,都是观待而成立的,既然观待才有,就必然是假法,不可能具有真实自性。
总而言之,中观宗在安立名言时,也会随顺世人承许显现存在。就像空中所现的彩虹,虽然本体了不可得,但它确实有红黄蓝等颜色的显现。所以,承许万法显现存在非常有必要。另外,对于很多中观应成派不能直接调化的众生,中观派以建立名言的方式可以进行度化,比如,后代的经部行中观80和瑜伽行中观81分别以经部宗与唯识宗的观点来建立名言,以接引渐次根机者。
虽然中观宗可以这样承许,但这只是安立名言的一种方法,除此以外,诸法不存在任何成实的理由。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