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空性,才能显现。可以通过这个比喻来了达。——【1801辅导】《中论广释》第28课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第
28
课
辅导视频
总科判
⬛ 甲一:首义
🔘 乙一、宣讲论名
🔘 乙二、译礼句
⬛ 甲二:论义
🔘 乙一、宣说见解而顶礼
🔘 乙二、抉择宣说中观之见
🔷 丙一、宣说缘起特法
🔴 丁一、宣说主要特法
🔶 戊一、(第一品)观因缘品
🔶 戊二、(第二品)观来去品
🔴 丁二、宣说其他特法
🔶 戊一、抉择法我空性
✴ 己一、破法我之自性
🔹 庚一、破处——(第三品)观六情品
🔹 庚二、破蕴——(第四品)观五阴品
🔹 庚三、破界——(第五品)观六种品
✴ 已二、破法我之能立
🔹 庚一、(第六品)观染染者品
🔹 庚二、(第七品)观三相品
🔹 庚三、(第八品)观作作者品
🔶 戊二、抉择人我空性
✴ 己一、破人我之自性——
(第九品)观本住品
✴ 己二、破人我之能立
🔹 庚一、破人我之比喻——
(第十品)观燃可燃品
🔹 庚二、破人我之所依——
(第十一品)观本际品
🔹 庚三、破人我之能依——
(第十二品)观苦品
🔶 戊三、抉择有实法为空性
✴ 己一、破有实法之本体——
(第十三品)观行品
✴ 己二、破彼之能立
🔹 庚一、破有实法之作用接触——
(第十四品)观和合品
🔹 庚二、破因缘之能生——
(第十五品)观有无品
🔹 庚三、破暂时缚解
🔸辛一、破轮回之本体——
(第十六品)观缚解品
🔸辛二、破能立之因果——
(第十七品)观业品
🔸辛三、宣说趋入真如之方便
(第十八品)观我法品
🔶 戊四、抉择时间为空性
✴ 己一、破时间自性成立——
(第十九品)观时品
✴ 己二、破彼之能立
🔹 庚一、破承许时间为能生果之俱生缘——
(第二十品)观因果品
🔹 庚二、破承许时间为果之生灭因——
(第二十一品)观成坏品
🔶 戊五、抉择轮回为空性
✴ 己一、破轮回相续之果——
(第二十二品)观如来品
✴ 己二、破轮回相续之因——
(第二十三品)观颠倒品
🔴 丁三、断除太过
🔶 戊一、断除无有四谛之太过——
(第二十四品)观四谛品
🔶 戊二、断除无有涅槃之太过——
(第二十五品)观涅槃品
🔷 丙二、宣说缘起空性——
(第二十六品)观十二因缘品
🔷 丙三、证悟缘起之功德——
(第二十七品)观邪见品
🔘 乙三、忆念恩德而顶礼
⬛ 甲三:末义
第七品 科判
✴ 已二、破法我之能立
🔷 庚二、第七品 观三相品
🔶 辛一、以理证广说
◾ 壬一、遮破有为法
🔺 癸一、破生住灭三法相
🔹 子一、总破
🔸 丑一、观察有为无为而破
🔸 丑二、观察分散聚集而破
🔸 丑三、观察有无其他法相而破
▪ 寅一、以太过而破
▪ 寅二、断除过失
▫ 卯一、第一断过
🔻 辰一、说过
🔻 辰二、断过
^ 巳一、破生生生本生
^ 巳二、破本生生生生
^ 巳三、破彼二之答
▫ 卯二、第二断过
🔻 辰一、对方之回答
🔻 辰二、断除过失
^ 巳一、比喻不成立
- 午一、除暗不成立而破
·未一、驱除黑暗不成立
·未二、灯暗同时不成立
·未三、灯暗不触更不合理
- 午二、极其过分而破
^ 巳二、意义不成立
- 午一、自生非理
- 午二、他生非理
·未一、观察三时而破
··申一、总破三时生
··申二、别破正生生
··申三、破缘起不合理之说
···酉一、说缘起空性的合理性
···酉二、破未来法的产生存在
·未二 、观察生有无其他生而破
··申一、反问
··申二、驳斥
🔹 子二、别破
🔸 丑一、破生
▪ 寅一、以前理而破
▪ 寅二、观察是否正灭而破
🔸 丑二、破住
▪ 寅一、观察三时而破
▪ 寅二、观察是否正灭而破
▪ 寅三、抉择诸法不离老死相而破
▪ 寅四、观察以自住他住而破
🔸 丑三、破灭
▪ 寅一、观察三时而破
▪ 寅二、观察住不住而破
▪ 寅三、观察因果而破
▪ 寅四、观察能遍不可得而破
▪ 寅五、观察有实无实而破
▫ 卯一、有实不可灭
▫ 卯二、无实不可灭
▪ 寅六、观察自灭他灭而破
🔺 癸二、以此能破事相有为法
◾ 壬二、遮破无为法
◾ 壬三、遮止与圣教相违
🔶 辛二、以教证总结
1
科 判
^ 巳二、意义不成立
- 午一、自生非理
颂词解释:
这个生法如果还没有产生,怎么能自生呢?如果它已经生了,既然生了,又何必再生呢?
中
论
释
如果生法是由其自身产生的,我们就可以观察“尚未产生的生法(产生自身)”,或者“已经产生的生法产生(自身)”的两种说法。
讲记
对方说生法可以自生也可以生他,
还举了个灯自照照他的比喻。
前面我们破了比喻,现在破意义。
破意义当中先破自生。
破自生的时候,
我们从两个时间状态上来观察。
比如柱子的生法,
它是未生的自生?还是已生的自生?
中
论
释
首先,如果生法自身尚未产生,又怎么能使自己本身产生呢?如同空中鲜花的自生一样。
其次,如果对方提出:是由已经产生的(生法)自己产生自身的。
既然自己已经产生,又怎么需要生呢?纯粹是多此一举!
讲记
“此生若未生,云何能自生”,
如果这个生法还没有产生,
本体还没有成立,
那怎么能自己产生自己呢?
第一刹那的本体都不成立——还没有自己,怎么能自己生 自己呢?就好 像说石女儿生石女儿,世人听了也觉得是闹笑话,所以不合理。
第二个方面,
“若生已自生,生已何用生”,
如果生法已经自生了,
那么生完了再生,
这就有很大的矛盾,
生了又何必再生呢?
比如柱子的本体已经形成了,还需不需要再次形成呢?没有必要。如果本体已经形成了还要再去产生它,就会有儿子生了再生、青稞的芽生了再生等无穷以及无意义的过失。所以,已经生了自生也不合理。
2
科 判
^ 巳二、意义不成立
- 午一、自生非理
- 午二、他生非理
·未一、观察三时而破
··申一、总破三时生
颂词解释:
生法不能生已生的法,不能生未生的法,也不能生正生的法,这个道理去来品中已经作了回答
中
论
释
如果(承许)生法能产生他法的话,那么无论是已经产生、尚未产生,或者正在产生的任何一种法都无法产生。其理由,可用已经阐释过的观察已去、未去与去时的方式,也即用“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等等来加以破斥。
讲记
在前喻中,对方说灯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照亮瓶子、柱子等其他的法。这个比喻表示什么呢?它表示一切有为法的生不但可以自生,还可以生他。刚才我们破了自生,现在破生他。
我们用三个时间来观察。你们所谓的生他,所生的是过去的、未来的还是现在的法?
如果是过去的法,“生非生已生”,已经过去的法就是已生,已经生完了再生就没有必要。就像青稞已经生了芽,再生就不合理。
如果是未来的法,“亦非未生生”,也不是生未来的法。未来的法是未生,还没有产生,跟石女的儿子没什么差别。一个不存在的未生法怎么能生呢?所以,也不是未生的法生。
那是不是正生的法生呢?“生时亦不生”,正在生的法也不生。一个法要生,它的本体或者已经生了,或者还没有产生,除了这两种情况以外,所谓的正在产生是不成立的。
这种观察三时的推理,前面第二品《观去来品》中已经观察过了,“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这种推理用在这里的破他生方面也可以。
我们破了自生又破他生,可能有人会想:《观因缘品》破自生他生,这里也破自生他生,重不重复呢?宗喀巴大师在《理证海》当中说:这没有重复的过失。
前面破自生他生是从因缘的角度,而这里是从有为法法相的角度。当观察因缘生法的时候,认为它有自生他生,就要破;而从有为法的本体来看,如果认为它的法相——生能够自生生他,这也要破。所以不重复。
这里讲的每一个颂词应该比较好懂。《中论》就是这样,最困难的是《观去来品》,如果《观去来品》的推理过了关,后面就没什么大的问题。以前法王如意宝第二次讲《中论》的时候虽然不是特别广,但第二品还是讲了几遍。讲几遍以后有些人才明白,所以《观去来品》还是比较难。比较难的地方,即使重复几遍,有时候也不好懂。以前华智仁波切讲一个窍诀,重复了九遍,有个人还是不懂。华智仁波切说:如果还不懂,那你就太笨了,我对河边的渔夫重复九遍,他们也肯定懂。
我看我们这里多数人还可以。好的方面,大约百分之十的人,颂词的词句和意义都记得特别清楚;也有百分之五十的人,《中论》的推理基本上明白。但另一方面,百分之二十的人可能似懂非懂;也有百分之十的人听是好好听了,应该有传承;但还有百分之十的人,有时候有传承,有时候没有。所以,层次是不同的。
当然,不管在哪个场合,人和人的智慧不可能全部相等。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团体,人与人都存在着一些差别。不过在我看来,有这些差别,俱生的成分不是主要的,多数还是看有没有精进。有了精进,学问也很容易得到;没有精进,像中观这样的教义,再聪明也不好懂。
3
科 判
^ 巳二、意义不成立
- 午一、自生非理
- 午二、他生非理
·未一、观察三时而破
··申一、总破三时生
··申二、别破正生生
颂词解释:
如果说正生时有生,这一点已经被遮破了,无法成立。这样一来,正在生的法如何依生法而生呢?
中
论
释
如果对方又表白道:已生之法与未生之法二者的确不能生,只有正在产生之法可以产生。
如果所谓“正在产生”能够成立的话,也可以产生。然而,“正在产生”并不能成立。
讲记
对方认为:不是未生的法生,也不是已生的法生,而是现在正生的法生。
以前抉择去的时候很多人认为:
虽然未去没有去,已去也没有去,但正在去有去,比如一边跑一边看自己的脚步和地面,这明明有去。
但只要我们详细观察,就知道正在去时也没有去。观察正生时生的道理也一样。正生时有没有生呢?没有生,因为根本没有正生时。
比如苗芽,如果它已经形成了,这是已生;还没有形成,就是未生。
有没有正生呢?一般人都认为应该有个正在发芽的状态,用细微的智慧可以看得到。
但当我们以最细微的刹那和微尘从时间和物质两方面来观察的时候,或者是已生或者是未生,根本没有一个刹那、一个微尘的正生存在。
所以,在观察万法的时候,任何世俗的感觉都是靠不住的,任何眼根其实不能见,任何心其实不能感知,这就是真相。不观察的时候,有生住灭,有过去、未来和现在,一切恍恍惚惚的现象都存在着;但一观察,任何法都得不到。这是破生时。
中
论
释
因为,如果所谓的“生法”能够存在的话,则“正在产生”能够成立。但是,在经过观察,并了知生法自性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妄下断语,说依靠生法而安立的“正在产生成立”呢?岂有此理!
讲记
“若谓生时生,是事已不成”,如果说正生时肯定有生,但我们破了生时,生时生也就不成立了;这一点前面破去的时候,也已经破过了。“是事”,藏文中是指正生时生这件事,也就是说,此时生这件事不成立。“云何依生法,尔时而得生”,如果正生时生不成立,那么尔时——正生时,怎样依着生法而生呢?根本不能生。
4
科 判
^ 巳二、意义不成立
- 午一、自生非理
- 午二、他生非理
·未一、观察三时而破
··申一、总破三时生
··申二、别破正生生
··申三、破缘起不合理之说
···酉一、说缘起空性的合理性
颂词解释:
任何法如果依着众缘而生,那它就是寂灭的体性。所以,生法和生时这二者都是寂灭的。
中
论
释
如果对方又辩驳道:佛陀不是也以“此有故彼生”来宣说缘起的吗?你们这样肆无忌惮地将所有的生法全盘遮破,岂不是将缘起法也一并遮破了?
讲记
对方认为:如果说一切万法不生,那就破了缘起法。但缘起法是所有佛法的精华,连缘起法都破了,你们中观宗就没有任何建立,不属于任何佛教宗派了。
中
论
释
这种结论不但没有遮破缘起法,反而更进一步地昭示了缘起的深奥含义。
如果生法等等的自性成立,则缘起之法也于理不容。正是因为依缘而生,才使寂灭性的道理更具说服力。
讲记
破曰:中观宗并没有破缘起法。我们宣说空性,不但不破缘起法,反而更加弘扬了缘起法。
为什么呢?
因为缘起法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如果不空,就不可能建立。
缘起和空性其实是一味的,因缘而生的,就是空性,就是寂灭性,也就是如来。
经云:“谁见缘起,彼见正法;谁见缘起,彼见如来。”意思是说,任何人见到缘起,也就见到了真实的佛法;任何人见到缘起,也就见到了如来的本面。
《大圆满心性休息》里也有《圣宝源经》的教证:“何人了达寂灭法,彼见自然如来尊。”谁了达了缘起空性的寂灭法,也就见到了自然的如来圣尊。这里所谓的如来,不是世俗中的如来,而是指具有寂灭相的如来本面。
所以,我们宣说的缘起空性符合佛陀的究竟密意。
中
论
释
换言之,无论任何一法,只要是依缘起而生,则其以自性生不存在或者不成立的本性即为寂灭性。因此,无论正在产生以及产生,都是无有自性、寂灭戏论的。由此可以得出,如果自性成立,则缘起之法就无法立足。
讲记
你们也说缘起,但实际上从因缘而生的法,它的本体肯定是空性,并不实有。
如《无热恼龙王请问经》云:“缘生则不生,彼生无自性,依缘说空性。”因缘所生的法是不生的,因为它的生没有自性,所以,依缘而生的缘故,一定是空性。
世人一般认为,正因为是因缘生的法,所以不空。但佛经却说,正因为是因缘生的法,所以是空性,如果不空,就不是因缘生了。
“是故生生时,是二俱寂灭”,既然依众缘而生的法都是空性,是寂灭性,那么生法和生时也是寂灭性。依小乘的观点,当有为法产生的时候,生和生时就成立了。但它们也是缘起的法,所以也是空性。
我们不要认为正在产生的法、已经产生的法不是空性,其实它依着因缘而生,就已经说明它是空性。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法是空性才可以显现。
像我们眼前正在显现的万事万物,
它能显现并不是因为实有,
是因为空性才可以显现。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
上师如意宝以前经常用一个比喻。
比如镜子里显现山河大地的影像,
正因为这些法在镜子里不是真实存在,
所以才能显现;
如果是真实存在,
一个小小的镜子岂能容纳那么大的山?
同样,正因为一切万法的本性不成立,
所以它可以显现。
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比喻来了达。
佛陀为了引导一些实执很重的众生,最初的确说了缘起法,说了不空,但这是针对外道和初入佛门者的一种方便。其实并不是不空,而是空的。
所谓空或不空,我们一定要分开胜义和世俗并应辨别了义不了义。在了义的胜义谛当中,现在显现的任何法都是假相,不空的法芝麻许也得不到。这就是无与伦比的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缘起空性。
为什么佛陀的善说是所有学说中的第一?因为只有佛陀如实了达了一切万法的本相,又如实宣说了这一殊胜道理,所以是第一。
5
科 判
^ 巳二、意义不成立
- 午一、自生非理
- 午二、他生非理
·未一、观察三时而破
··申一、总破三时生
··申二、别破正生生
··申三、破缘起不合理之说
···酉一、说缘起空性的合理性
···酉二、破未来法的产生存在
颂词解释:
如果真的有未生法,那么说未生法生是可以的,但所生的未生法不成立,不成立又岂能生呢?
中
论
释
如果对方又认为:正在产生应该是存在的,因为未来的瓶子会产生的缘故,所以生也就可以成立。
讲记
有部宗认为:因为三时实有,所以未生法是存在的。未生法像排队一样,一个一个次第来到现在。比如未来的瓶子、未来的柱子、明年的庄稼等未生法,它们住在未来位上,虽然未生,但将来一定会生。所以,未来的法可以生。
中
论
释
这种观点也是无法成立的。倘若某种“未生之法”在何处,或者未来时等任何情况下存在,那么生也就可以成立。但是,像这样的能使生法安立应理之法,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存在。既然如此,又怎么能生呢?生法的趋入之境都不存在的缘故。
讲记
破曰:未生法的本体,如果以理证观察能够成立,说它有生也是可以的。但未生法的本体根本不成立,就像石女的儿子一样,虽然你们认为有未生法,但这只是宗派的说法而已。既然没有这样的法,那如何产生它呢?所以,未生法是不生的。
中
论
释
在其他三种注疏中,译为:“此法先已有,更复何用生?”[ 与鸠摩罗什原译相同。]也即以另一种形式,宣讲了如果现在已经存在,就不必再生的道理。此处是按照后译的偈颂进行阐释的。
讲记
《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里提到了三种注疏,有可能是指无畏论师、清辩论师、安慧菩萨所著的注疏。但也有可能是比较著名的三大注疏:月称菩萨的《显句论》,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释》,还有佛护论师的《佛护论》。
在这三个注疏中,后两句译为:“此法先已有,更复何用生?”以另一种方式宣说了未生法不生的道理:假如未生法已经成立,已经存在了,又何必再生呢?显然没有必要。这个译文是前译,和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文相同。而全知麦彭仁波切按后译作了阐释,所以和汉文的译法稍有不同。
思考题 1、此品是用什么样的推理破自生和他生? 2、第一品破自他生与第七品破自他生二者有没有重复的过失?为什么? 3、若破一切法自性存在,将其抉择为空性,是否已经毁坏了佛陀所开示的甚深缘起法?(请阐述原因) 4、请以教证理证说明缘起法即是空性寂灭的道理。 5、请默写“若法众缘生”等偈颂并广作解释。 6、怎样破未来法的产生存在。 | |||
开卷有益
相关链接
(以上文字为个人整理,仅供参考。如有错漏,欢迎留言指正。)
一起学中观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