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智慧之旅56 | 领悟人生 返回

智慧之旅56 | 领悟人生

求学足迹 求学足迹 2023-03-25

20131123日,老师走进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了领悟人生为主题的内容。

在整个主题演讲中,老师从人生真正的领悟是苦集灭道、苦才是人生、生命无法承受之三大根本苦、八种支分苦、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等几个方面聊起,详细分析了苦的根源,以及如何面对痛苦,灭除烦恼的方法。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国大(NUS),是一所位于新加坡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在国际框架下推展高深优质的教育与科研之际,突出展现亚洲视角和优势,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等高校联盟的成员,商学院获有AACSBEQUIS认证。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为1905年成立的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1912年,该校改名为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1928年,莱佛士学院成立。1949年,爱德华七世医学院与莱佛士学院合并为马来亚大学。1955年,新加坡华人社团组织创立了南洋大学。1962年,马来亚大学位于新加坡的校区独立为新加坡大学。1980年,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校名定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1、很多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并不苦,过得很快乐。但实际上,随着科学越来越发达,社会竞争越来越大,我们生活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我第一次来新加坡时,这里的人虽然也有烦恼、压力,但并不像现在这么忙,物价也没有这么高。表面上看来,新加坡人非常有成就,不但在海上填出很大一块陆地,而且高楼大厦也越建越高,但人们的困惑、痛苦、焦虑好像也越来越多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轮回皆苦

如果你觉得人生应该是幸福的,那在挫折面前,你可能就会觉得自己格外不幸,难以面对现实。但人生的底色其实是痛苦,虽然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快乐,但它很快就会消失。

2、人有三大根本苦,包括苦苦、变苦和行苦。

什么是苦苦呢?比如,家里父母去世、生意不好,又或者自己的身体不好等等,不幸在生活中接踵而来,这就是苦苦。

什么是变苦呢?本来过着天堂般的生活,但灾难痛苦突然发生,比如像日本和菲律宾的海啸。我问过一些人:新加坡最近有没有什么海啸、战争?他们说:虽然目前没有海啸,但以后很难讲,因为新加坡就在海边;新加坡目前也没有战争,和邻国之间比较和睦,但以后也很难讲,因为这里的食物主要依赖进口,人才也很大程度上依赖移民。除此之外,世间生活当中,家庭是否和睦也很难预料,即便当前感情和睦,但也许突然间发生很多变化。这就叫做变苦。

所谓的行苦,是我们生活中觉察不到的一种痛苦,但它实际上是苦因。比如说,新加坡母亲河周边的高楼很壮观,这些高楼凝聚了人们的力量、智慧、勇敢,当然也包含了发达的科学技术。但每一座高楼的背后,也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痛苦,这就叫做行苦。此外,行苦中也包括生老病死的痛苦。

为什么我总是说苦才是人生呢?很多人认为,人生很幸福,幸福才是人生,但实际上,官员、富翁、学生、老师、乞丐,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内心都有痛苦。当我们用智慧观察时,就会明白,原来人生的确是痛苦的。

3、很多人都担心衰老,于是使用各种化妆品、保养品,试图让自己永葆青春。但衰老的过程是没有办法停止的,青春是留不住的,脸上的皱纹会越来越多,头发也会越来越白。正如人们常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

新加坡人好像没有过分担心衰老。我在宾馆里碰到一位七十多岁的人,他还在工作。我问:你准备再工作多少年?他说:我身体还不错,准备再干一段时间。我说:你好厉害,在我们那里,六十岁的人已经觉得自己很老了。如此看来,人的心力很关键。我有一些同学,才五十多岁,但已经想着要退休了。其实这并不好。

4、人生中还有生病的痛苦。在新加坡,很多人都有医疗保险,政府也提供医疗服务,很人性化,但依然有人因看不起病而惧怕生病,任何国家都存在这个问题。当你生病时,你会觉得财富、地位都不重要,身心健康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其实我们现在就拥有健康,应该开心才对,否则,当病重或临终时才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就太晚了。

5、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糟糕,我特别希望同学们在高校里学好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无论是谁,感情、就业或者生活的压力都是阶段性的,但人际关系不好,比如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不好,却是终生的事情。

很多高校里也出现过一些悲剧。比如清华大学的朱令被人投毒,变成了植物人;还有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害了四个同学。很多时候,同学之间因为一件小事就可能把关系闹僵。

新加坡人特别重视小孩子的德育,这是很人性化的教育,非常好。在工作中,德行和人际关系可能比知识更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德行,那跟任何人都没办法相处。我听说有的人很难和其他人相处,容易精神崩溃。其实,如果我们早有准备,就不会这样。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人,也有很多坏人。遇到坏人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精神崩溃,或选择自杀。去年新加坡有很多年轻人自杀,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自杀率上升是一个世界趋势,全世界每年有近一百万人选择自杀,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有些国家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同时,道德、善良、慈悲、智慧、信心等宝贵的品质却可能在随之下滑。我们要对此有所准备,因为我们心灵的危机随时都会出现。表面上看,很多人过得特别开心,但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伤心事。我们应该把这些事当作过眼云烟,不要憋在心里。要知道,人生中有很多事情,即使不愿接受,也还是要面对。

6、有一本书叫做《幸福的历史》[《幸福的历史》,作者达林麦马翁(Darrin M. McMahon),1997年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和纽约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现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史学教授。],作者是美国的一位大学教授。他用了六年时间,调查了世界各地对幸福的定义。而他最后的结论是:所谓的幸福,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向往而已,没有真正的实义。

虽然很多人想要过上某种幸福的生活,但获得了这种生活后,心中又会产生更多的渴望,因为对幸福的追求是一种欲望,永无止境。可能你原本觉得,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但当你拥有了家庭后,又想去获得更多的财富。由于欲望没有断除的原因,新的欲望会接踵而来。比如,当你有了一套房子,你可能又想要一套更大的;当你有了一百万时,又想去挣两百万、三百万,还得是美金。欲望越来越大,到临终时也不会满足,更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这就像追逐彩虹一样,追了很久,抬头一看,却发现彩虹依然在远处。

那幸福究竟存不存在呢?暂时的幸福应该是存在的,但并不会长久。就像叔本华说的: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的,但痛苦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哲学沉思等暂时遣除。但这样的幸福,只是一种暂时的忘我,一段时间后,因缘聚合,我执和痛苦又会回来。

7、南传佛教当中有一个公案。以前有一位国王,特别疼爱他的皇后。不幸的是,皇后突然离世,因此,国王十分伤心,无法面对这个现实。他留恋皇后的美丽,连尸体都不让处理,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后来,他来到一位尊者面前,询问皇后转生何处。尊者把国王带到一个花园里的粪坑前说:这里有一条小虫,就是皇后的转世。这位尊者通过自己的神通力,使得这只小虫讲话,而这只小虫也认出国王是自己前世的丈夫。尊者问它:你现在还爱不爱国王?小虫说:虽然我前世的丈夫是一位国王,但我对他没有任何执著,我现在更喜爱粪坑中的丈夫。听到这番话,国王顿时明白了,原来他对皇后的执著只是一种假立,于是当下息灭了所有的贪欲。

虽然这是一个比较超越的公案,但我们世间当中也有类似的情况。现在各个国家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美国的离婚率好像有50%,中国大约也有30%。即使没有经历转生投胎,但当其中一方喜欢上其他人时,可能就已经对以前的伴侣没有丝毫留恋了。

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贪爱,其实就是一种执著,当我们真正去观察它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就像孩童对自己的玩具特别执著,但成人后就会觉得儿时的行为十分可笑一样。所以,贪心、嗔心、痴心、傲慢等等都可以断除,也就是断除集谛。

8、日本的稻盛和夫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企业家,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是如何从小开始修学佛法的呢?他的一位叔叔曾患上肺结核。在那个年代,肺结核也被叫做痨病,由于医疗技术不够发达,肺结核就像现在的艾滋病和癌症一样无法治愈。本来肺结核会传染,但他的父亲和哥哥却尽心尽力地照顾叔叔,而他自己则特别怕被传染,每天东躲西藏。结果,一直照顾叔叔的父亲和哥哥并没有被传染,稻盛和夫却被感染了。患病之后,大家都觉得他没有康复的希望,而他自己也只能等待死亡。后来,他的邻居给了他一本佛法书籍。稻盛和夫在这本书里了解到,我们的心就像是磁铁一样,有一种吸引力。我们执著和非理的心态会吸引灾难和痛苦,而善的心态则会吸引快乐。稻盛和夫觉得,自己之所以患上肺结核,就是因为以自私的心态躲避叔叔。想到这一点后,他便勇敢地面对疾病,开始逐渐放下自我,努力去帮助别人。经过两年的时间,他的心态逐渐转变,肺结核也痊愈了。稻盛和夫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下,依靠一本书开始学佛。有时候,依靠一位好老师,或是一本好书,或一次短短的交流,就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有很多。

有时候,看起来非常不幸的现实,反而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比如,金庸在与池田大作的一次对话当中提到他学佛的经历。1976年,金庸19岁的大儿子在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了。当时,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整个人都崩溃了,他甚至也有过自杀的念头。但通过这个因缘,再加上以前读过一些汉传佛教的书籍,他开始学习佛法,整个人生都完全改变了。

大家方便的时候,也可以读一读池田大作的书。他是当代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池田大作跟汤恩比博士也曾有过非常著名的对话[《展望二十一世纪:汤恩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其中有很多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的内容。很多年轻人,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吃喝玩乐上面,既不学习,也不努力工作,这不是一种很好的价值观。

9、当我们的境界提升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会有一种永恒的快乐。但世间人,因为没有修行,不一定能够感受到这种快乐。曾有人问一位禅师:如果美女、妖魔以及世间一切对境,同时出现在您眼前,您如何对待?禅师说:让青色归于青色,黄色归于黄色,让听只是听,看只是看。世间中的事情,实际上都有其本质,而这个本质并不会束缚任何人。

在我们达到这个境界前,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达到后,就会恍然大悟。比如,池塘中的青蛙可以跳到陆地上,享受蓝天和草地,回到池塘后,可以向蝌蚪讲述陆地上的情景。但蝌蚪从来没有到达过陆地,因此无法明白陆地上的情景究竟如何。可一旦蝌蚪长大,真正来到陆地上,立刻就明白了。所以,当我们还是凡夫时,并不能理解圣者的境界,但当我们真正达到这个境界后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从烦恼当中真正解脱,这就是圣者的境界。

我们要像一个病人,先要知道自己生病了,然后请医生诊断,找出病因,最后通过治疗而康复。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会对人生有不同层次的领悟。希望通过这些领悟,我们都获得自在、快乐,最后到达究竟状态——无有快乐,无有不快乐,无有自在,无有不自在,一切都是在自性中的大解脱、大成就。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花瓣网”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

1、阅读后留言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或者智慧分享,连续打卡10个地方以上,同时被选中精选留言者,送出一份精美礼物;
2、根据老师的智慧雨露,分享一篇文章,经采用,送出一份珍贵礼物,可以发到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