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慧灯之光网站 >> 云破日出,照亮抑郁的天空 返回

云破日出,照亮抑郁的天空

HDZGGW 慧灯之光网站 2018-01-16


抑郁,

仿佛笼罩在心头的重度雾霾,

让人无法呼吸,

也无处逃避。

除了沉沦,

我们还有别的出路吗?

 

在本篇中,

心理学、佛教联手,

健身、养德、修心……

打一场全方位的心灵保卫战,

让内心重现光明!


消除抑郁情绪的常用小贴士


在做客《慧灯·问道》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于芮老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方昱南老师,分别介绍了在预防和治疗抑郁情绪、抑郁症时,除了药物以外,心理学常见的一些基本方法:


1.学习关注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

2.通过冥想释放抑郁情绪;

3.向可信、可靠的人倾诉自己的情绪;

4.每天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5.学习用数呼吸等方法调整和改善自己的睡眠;

6.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7.多晒太阳,补充身体里的阳气;

8.多喝温的白开水。


总而言之,就是发现自己有情绪抑郁时,一定要“说出来”“走出去”“动起来”。




上师慈诚罗珠堪布在《慧灯·问道》的现场,也向大家介绍了佛教化解抑郁情绪的两个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禅修和利他。不过,佛教中的禅修和心理学中的冥想是一回事吗?下面我们来听听堪布怎么说。


心理学的冥想和佛法的禅修是一回事吗?


冥想跟禅修是不同的名词。在心理学里比较常用冥想这样的名词,佛教平时用观想、修行这样的名词。实际上很多内容都是相通的,比如佛教的某一种观想,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一种冥想;心理学的一些冥想,从佛教角度看,也是一种观想。


冥想、观想实际上都是禅修的一部分。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杂念,这时候,如果去思考一件事情,可能半天都想不出来结果;很多记下来的东西,一会儿就忘掉了,会有很多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在禅修当中去完成这些事情,比如说记下来的东西,则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因为当人杂念纷飞的时候,很多东西会被覆盖,不但情绪无法稳定,智慧也会受到限制。而通过禅修可以把人非常浮躁的一面降下来,达到宁静的状态。


因为禅修可以控制意识的波动,把人的思维归零。在零的层面上,没有好坏之分,似乎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超越时间和空间,但从禅修者的感觉而言,已经完全超越了时空,没有任何开心和不开心。所以,经过长期禅修训练的人,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安宁与智慧。



佛教治疗抑郁症的第二张药方——利他


除了禅修以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我们可以刻意地去帮助别人。比如说我今天去做五件事,五件事都是对身边的人有帮助的,而且要亲自去做:首先要考虑好这个事情怎么去做策划,然后亲自去落实,亲手去完成,最后也亲眼看到了这个事情对他人有帮助,确实能够帮助到别人。


之前,因为有抑郁情绪,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呀,生命没有价值呀等。当我们这样每天五次帮助别人以后,就会开始有成就感,也有满足感,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其实也不是没有价值,非常有价值——我帮助到了这个人,也亲眼看到他因为我的帮助而受益了,然后他也很开心,觉得这样子特别特别好。


那么这个时候,虽然这个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是非常非常负面的,但是看到了这个结果以后会高兴的。如果每天有五次左右的开心、高兴,那么就一定会让患者慢慢从这个情绪当中走出来,这个情绪就可以转化掉,这也是治疗抑郁症的一个方法。


《环球科学》杂志也曾提出过几点让人幸福的建议:在生活、工作中,都要适当地把握好尺度;有空的时候,就去当志愿者,做一些利他的事情……确实如此,如果能多去参与慈善、帮助他人,其内心获得的成就感、幸福感、快乐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也是任何金钱都无法换取的,更超越了所有物质给我们带来的幸福。


过去我们的一贯做法,都是非常看重物质的力量,而往往会习惯性地忽略精神的力量。其实在有些时候,精神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物质的力量,我们万万不能忽略了这一点。




推 荐 观 看

·《慧灯·问道》第二季 心理健康篇  第1期

抑郁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想用它寻找光明(上)

·《慧灯·问道》第二季 心理健康  第2期

抑郁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想用它寻找光明(中)

 ·《慧灯·问道》第二季 心理健康篇  第3期

抑郁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想用它寻找光明(下)




 • END • 



【 官方网站:huidengzhiguang.com 】
【 慧灯之光禅修公众号:HDZG_Z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