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神变日的法音供养|赞颂的力量 心的力量
虽然“一剎那的嗔心会摧毁千劫的善业”,但只是读诵这部经文,忆念三十五佛的名号,它就能清净所有罪业,不只是千劫,甚至是百万劫所有生世的罪业,都可以得到清净。
— 宗萨钦哲仁波切
赞颂音乐的供养
百度云下载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FGKbBOupGGIKjjyogLubIA
提取码: if7a
三十五佛名号讲解
陈智音老师也为今天这个殊胜的因缘录制了三十五佛名号的讲解,这一次的讲解从“释迦摩尼佛”的名号讲解到“勇喜佛”。之后五个月陈老师将继续为大家一一解说每一尊佛的名号,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大家好!咱们又到了一起学习《三十五佛发露悔除法门》这个重要环节。这次我们以录音的形式与大家分享,我们上次已经介绍了《圣三蕴经》,也就是《三十五佛发露悔除法门》这个根本经典,它的架构、要点、基本内容,和重要的那些方面,相信大家已经对《圣三蕴经》整体的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主要分三大方面:一是为什么要修?如何修?然后做总结。我们上次已经顺带介绍了为什么要修习《三十五佛发露悔除法门》,它的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已经在介绍经题的时候顺带介绍了。
我们现在就开始介绍如何具体的修,也就是如何以四力来达到净化我们恶行和习气的效果。根据寂护尊者的传承,称念佛名和做敬礼是属于破坏力,就是破坏我们身心相续当中的恶行以及习气这部分。那么根据多罗那他的注释,这属于对治力,使对治力发生,所以二者也并不矛盾。今天我们就开始介绍佛名–三十五尊佛名,这些名称有哪些深刻的涵义?仁波切曾经跟我们开示过,不仅称名敬礼三十五佛名称可以净化我们的业障,仅仅思维这些佛名就对我们净化业障有很大的效果,所以佛名的涵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可能先介绍前十尊,加上释迦牟尼佛,主尊可能能介绍前十尊,我们根据时间看能介绍到哪里。首先这个主尊呢…嗯…仁波切说了,《三十五佛发露悔除法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秘法或秘续的修法。它是介于经与续,也就是显与密的一种特殊法门。所以它非常便利,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修。所以它对观想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我们大概要知道我们面前要观想的有主尊,就是本尊,中央就是释迦牟尼佛,然后周围围绕三十四尊释迦牟尼佛请来的诸佛,作为我们的皈依和敬礼的对象,有这样大致的观想就可以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们在今后的讲解当中、可以按照龙树的注释,还有等等其他的注释,介绍每一尊佛的形象、插图、颜色、手指等等各种细节我们也可以介绍。今天咱们主要关注佛名的涵义,因为这是最重要的。
主尊释迦牟尼,Shakyamu,Shakya Tubpa,梵文是Shakyamuni,藏文是Shakya Tubpa。那么我们么做解释呢?我们主要先讲寂护传承的注释,再用胜敌论师与多罗那他的两种注释作为旁参。首先‘释迦牟尼’是甚么意思?龙树菩萨也就是寂护尊者所传的注释里,‘释’和‘迦’他作分别的注释,他说‘释’就是无余、一切;‘迦’就是通达,所以‘释迦’就是全都通达、无余通达。这是比较特殊的解释,一般的梵文我们看不到这样的拆解。‘牟尼’他说是种无二守护,一种守护的力量,特殊的守护力量,而且‘牟尼’是释迦佛出生于释迦王种,释迦牟尼佛的出现是一个化身,他的名字我们都知道叫悉达多,Siddhartha。Siddthartha就是义成,成就的意思。所以‘牟尼’他说也正好解释了释迦牟尼佛他的义利成就。甚么叫义利成就呢?所谓人身,生为人的大义就是能够获得解脱,以及一切智,这是最无上的利益,他都成就了,并且克服了人的不善方面,一切功德都圆满了的意思。所以因为他成佛了,获得三世间最最殊胜,所以释迦牟尼佛称之为最尊胜,他的身与心都是与其他不共,这种身与心不共的守护,也称之为‘能’,他有种能力,能够守护身与心,这是寂护尊者传承的注释。那么胜敌大力他说,释迦牟尼是断除一切烦恼之究竟,言信众,种性自在圆满。具体文字我会提供一份文字资料给大家随时更新,所以大家如果听的时候有不明白清楚,请参考我提供的文字。所以这里说释迦牟尼佛言信众,是说他的话大家都能遵行,都能够相信的意思。他的种性圆满,而且自在圆满,指的是佛力功德。多罗那他进一步解释‘释迦’Shakya,梵文本身即带有能力的意思,能力有两方面,一是威力,另一是勇健。他不动坐着时自然就发出威力,一种威光,有种威严。而他行动的时候,是勇健轻盈轻快,Sattva他不是沉重笨拙,而是非常勇猛刚健,而且方便便力的意思,所以Shakya有这个意思。‘牟尼’,他的解释跟寂护传承是一样的,认为是克服,有克服的力量,能克服敌方。这里的敌人指的是谁呢?就是烦恼障、所知障、以及习气!因为释迦牟尼佛将烦恼障所知障习气全都断除了,等于是克敌的意思。这是释迦牟尼佛佛名的涵义。
第二尊,也就是前十尊的第一尊,我们翻译为金刚心实极摧灭,梵文是Vajrasara Pramardin,藏文是多杰宁贝让度炯巴,这里有几个关键,一是‘金刚’、一是‘心实’、一是‘摧灭’。分别是甚么意思呢?寂护尊者的释说,金刚是说他像金刚Vajra,指的是金刚无分别智,就跟我们知道的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玄奘译为《能断金刚经》,为什么叫‘金刚’呢?《金刚经》是讲甚么呢?就是讲波罗智慧,因为智慧像金刚,能断除一切烦恼,而不为一切烦恼所断,所以金刚是无分别智。那‘心实’是指甚么呢?心实这个词比较难以捕捉,梵文sara,存世梵文本认为Sara就是坚固的意思,也指核心。藏文翻成‘宁布’,宁布这个词是最难翻译的,为甚么呢?有时候它指的是心,譬如《心经》,Herdaya?,指核心精要。有时候也指真正的心,心脏的心。然后有时心‘宁布’又指的,不是剥开里面甚么都没有,而是真有一个核心,真有一个坚固结实的,譬如说人生大义,我们要取心要、取心实。取心实是比较正确的说法,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要挖掘真正的核心坚固的东西。所以‘心实’是甚么呢?寂护尊者传承的释中说一切之生处,也就是功德。那么事业是甚么?我忘了说了,我说龙树注释的时候,也就是寂护尊者,因为它的翻译者与传授者都是寂护尊者,所以有时我们说龙树或有时说寂护传承都可以都一样,这是第一。第二,龙树式和寂护式讲说佛名的方法论分三种:智慧、功德、事业三方面。有时事业也说能力、智慧是金刚,无分别智、心实是功德,心实能产生一切功德。那么事业是甚么呢?或说能力是甚么呢?就是极摧灭。摧灭甚么呢?为什么说极呢?极就是能够彻底全面的意思。那么摧灭甚么呢?就是一切烦恼。所以以这个智慧、具有的功德来摧灭一切烦恼,这就是龙树注释的讲解。
那么胜敌论师说‘由离戏论,摧灭实执,如同’金刚石’,彼亦即一切之‘心实’,亦即极摧灭。复次,‘金刚’者宝。‘心实’者核心,‘极摧灭’者,即是威力。这我们说一下,因为智慧远离戏论,并且摧灭对有自性的执着,就像甚么呢?比喻为金刚石,金刚智慧也是一切的核心心实,同时它的力量功能能断除其他的一切烦恼,摧灭就是个意思。‘金刚’是宝,指的是智慧本身,它所体现的就是这个核心。摧灭的性质是它的威力,所以它的本质、功能和威力,本质它的表现、表现和功能,,它的说的很全面,这个意思。所以多罗那他释也做一些补充,譬如说:‘不坏古曰‘金刚’、坚实故曰‘心实’、摧灭众生一切苦故,曰‘极摧灭’。’这个很重要,我觉得多罗那他这个注释其实更加精简的概括了三者的重要涵义。曾有一个同学正好问过我一个问题,有时候你看这个古译当中,翻成金刚不坏,有的时候翻成金刚能坏,这个到底是不坏还是能坏呢?这个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其实说这个智慧如同金刚,他有两个性能,一个是他能够摧灭烦恼,二一个它兼顾了不会烦恼所摧,所以它是一个东西既不坏也能坏这个意思。所以金刚他不坏,也就是不为烦恼所坏,所以称之为金刚,那么他又能摧伏烦恼所以它就怎么了,它叫摧灭。所以这个坚实这个心实,也指的坚固的意思。所以这尊佛名这个金刚心实极摧灭,所以我们就可以在休息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就是,如果时间不够我们就念诵这个这个三十五佛这个经文,然后做这个礼拜,念诵很多遍或念诵一遍,都可以。但是如果我们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就是偶尔或者是抽出一些时间来仔细的想一想这尊佛名,想想这尊佛名之后心里边合掌,这个知心的在心中敬礼,或者是做身体的这个大礼拜,然后思维这个佛名,观想这个佛,这个加持自己就能够达到净化业障。你看这里说了:‘不坏曰‘金刚’、坚实曰‘心实’、摧灭众生一切苦故‘极摧灭’。’为什么苦呢?因为苦的根本是烦恼,这个烦恼三毒所造成的,是吧?苦、集、灭、道的苦。所以这里还有四谛,还有非常非常深刻的意思,我们可以这个思维。所以每尊佛名,它都有精妙的含义,如果我们能够思惟的话,它就能够起到净化业障的效果。
那么第三尊佛呢是这个仁钦窝措,我们分成宝、光、焰。所以这个有三个艺术
,一个是宝、一个是光明、一个是放射这个焰,焰火。龙树的这个注释说,这里的‘宝’是如同‘如意珍宝’,它能够出生一切力等功德,因此这个‘宝’指的是功德。智慧是什么呢?就是光,光明是吧!它自性明了,当‘光’出现的时候,黑暗就被排除了。你把一个灯带到一个暗室里面,屋子就亮了,所以光与暗是不能共存的,所以当你智慧显现的时候,无名的黑暗就被驱除了。所以这个‘光’,指的是智慧。那么‘焰’是什么呢?就是说它这种光还有力量,不是一般的照亮,它还能够烧毁、催灭一切有情的无知,就是它自己自性的光明,它自己已经洞察了法性,具有这种一切所知这种圆满的的本质、本性,同时它能够祛除我们,一切有情这种无知,所以就是这三个方面。所以宝、光、焰这三个字都是不能缺少。胜敌呢是说这个‘宝光焰,此云等同摩尼宝,即如同天物摩尼宝,具足轻、光明、遮止一切侵害、功德出生及可爱乐等法,真实摩尼宝亦以具如是等一切功德之光焰而能利益。’仁钦窝措这个‘仁钦’是一个摩尼宝,它这个摩尼宝有什么?它不是一般的摩尼宝,是天界的摩尼宝、最殊胜的摩尼宝。它并不是很沉重,比如我们说你这个太沉,没有用很难带。这个摩尼宝它自身并不沉,它轻。但是他又有质量,有这个能量,也就是它放光。并且如果你具有这个摩尼宝,就什么都不能侵害你,并且你还能够出生很多功德,而且出生很多你可爱乐的这些诸法,是这个意思。所以用这个来解释。那么他的这个‘光焰’就是能够利益众生,是这个意思。所以多罗那他认为这两位已经解释很清楚了,家离剃是说:‘灭除无明故谓宝光焰。’就是说这个‘宝’,仁钦这个宝,它能够灭除无明。那么下面有几尊佛名也出现‘宝’这个字。‘宝’这个字非常重要,在其他地方一会我们马上就会看到一个更重要的解释。
那么下一尊佛我们翻成龙自在王。那么为什么是龙?为什么是自在呢?这里说了,龙树菩萨注释说,智慧就是龙,我们用智慧比喻为龙,或者说以龙来说明智慧。也就是说龙本身也体现智慧。为什么呢?因为龙能为清凉,龙能下雨,云生龙、风从虎,龙来了就云雾缭绕就下雨了,它能给庄稼浇水,带来清凉。同时龙它也有一种很奇特,比如说蛇其实也是一种龙对不对?很多时候它有毒啊!所以这个龙很多时候它也像毒。这个就来反喻什么?反喻智慧。智慧,它也不太容易把握,如果你把握好了,它就能够摧灭烦恼、摧灭相执。但是如果你把握错了,就跟你把这个医药变成毒了,你没能好,结果他也能够毒害,结果跟你变成玩空,给你智慧没搞好,你认为一切都没有,这个没有因没有果那就完了,变成玩空。所以龙树菩萨因为他的智慧非常的深,而且非常非常锐利,这如果你不善于这个把握的话,有时会自我受伤,有这种感觉啊。
所以我们先解释完这个佛的名,再分享我的一个有趣的一段。那么是龙是这个意思。自在呢?就是他的事业。因为他能够自在就是作主的意思,就是统摄一切。那么他又是王,龙自在王有三个概念:龙什么意思?自在是什么意思?王是什么意思,现在解释王:王是什么呢?就是功德。为什么是功德?因为当一个国王出来的时候,他在大众当中非常致严、致胜、端严、离诸布畏,就是一个国王他是不害怕的,其他的重臣都害怕他,这个意思。所以他一出来就是他很端严、很威严,而且没有没有害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是龙自在王,龙树菩萨的注释。那胜敌的注释说:‘龙自在王者,具龙之自在之王之神力。’这是说第一,他有神力。具龙自在神之王的神力,就是这个意思。第二,因为龙它能够降雨,为一切稼穑庄稼降雨,这个稼穑庄稼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成熟,我们众生都像庄稼一样,我们要成熟需要甚么呢?需要甘霖、需要雨,需要佛的说法、智慧,龙有这个含意在里边。‘自在’就是自主,因为它是一切龙的主人,就是佛薄伽梵,经常我们说佛是龙王中的大龙王。龙中的王,牛中的牛王,人中最尊,就是这个意思。多罗那他又给了一个很精妙的说法,他说龙住哪里呢?龙住海里,所以龙是法界海之主,故曰龙自在王。很有意思吧!因为龙在海里面,海的主人、统摄者;海是什么呢?是法界,法界的海的意思。我来看看有没有时间,好,我们再来讲一段。看能不能在30分钟内讲完。
我现在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在读多罗那他的教法史中,他提到这么一段,我们知道藏传佛教所传承的佛法是大乘佛法在印度发展到颠峰时期的一种全面的法,当时有所谓的深见和广行两大派,深见就是我们汉地佛教说的中观,总是认为中观和唯识是两大宗派,之间互相有争论。其实无论是真正的中观宗或唯识宗,根本的本意是为了解释波若经,所以从甚深见的角度来解释般若经就称之为深见这一传承;从广大行的角度来解释般若经称之为广行。这两大深见广行结合。讲说深见当中最有名的是龙树菩萨;广行派就是弥勒菩萨和无着、世亲这些祖师。很有意思讲到龙,多罗那他说印度当时有一个名的童谣歌谣:‘亦稀龙树教,亦药亦为毒,善哉弥勒说,众生之甘露’。什么意思呢?是说龙树的菩萨教太深遂了,他既是药,是药三分毒,药没处理好,如果药没处理好,自己错误服药,陷入玩空,反而不容易学。弥勒菩萨的广大行比较便于我们趋入,众生之甘露,它更加温柔,更加温润的意思,我觉得也能以此理解龙自在王。所以龙自在王在三十五佛里是最特殊的,它的形象是头白色,身体是蓝色的,很特别。
下一尊佛‘勇军’,连续两个勇:‘勇军’‘勇喜’,一会我会说藏文文本的一个问题。那么勇军勇喜,首先勇军,为什么勇军呢?勇是智慧,我们说龙树菩萨注释里讲智慧、功德、事业。智慧就是勇,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无所匹敌,不能顷损。金刚能克服一切烦恼,而不为烦恼所灭。同样‘勇’也是,‘勇’是无人能战胜它,无有匹敌,无敌,且不能被顷损,它的勇气。而且‘勇’也是事业,为什么呢?智慧是自己的本能本性,事业就是帮助有情,它能摧灭有情轮回的一切敌军,所以称为‘勇’,‘勇’经常与打仗有关。‘功德’是‘军’,为什么功德是‘军’呢?‘军’的梵文或藏文Sena本身有聚集的意思,就是很多战士聚集在一起称之为‘军’嘛,而不应只是战士,任何东西聚集在一起受都是‘军’,譬如大象聚集在一起大象阵,象阵、马阵、车阵等等都叫军阵。所以这里面功德就是‘军’,为什么?因为所有的功德具备了,聚集在一起了,具备众多功德之聚,就称之为军,这是龙树菩萨的解释。胜敌的解释很简略,他说:‘勇军者勇士之聚,勇士之类’,‘勇’就是勇士,‘军’是聚集,勇士的聚集的意思。为甚么呢?它的目的就是摧灭那些违害品,摧灭相违的,能够顷害我们的那些东西。多罗那他也说摧灭全部的违害品,故曰勇士之军。这个军有聚集,同时又有具备,也就是能全面,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俱足全面各方面的武器,所以需要用水军、需要用陆军、需要用空军等等都能一一对治,所以摧灭全部违害品,故曰勇士之军。
‘勇喜’呢,在流通的藏文本里,它的词写成了‘吉祥喜’所以坊间一些翻译会按照藏文的文本翻成‘吉祥喜’这个我们进行了一些研究和考证,无论从我们古代古典的汉译,还是存世梵文本;以及其他的,譬如大藏经里其他《甘珠尔》、《丹珠尔》的文本对照,其实可说是一个历史性的笔误,它不是吉祥喜,bawu,bawede,barde勇的意思。藏文如果大家学过的话就知道bawu bawede就差一个后音,这个字形很容易看错,总之呢我们要把它翻成‘勇喜’,甚么是‘勇喜’呢?‘勇’已经解释了,就是智慧与事业,那么功德就是喜,为甚么呢?因为它能以大悲承办一切有情的利益,所以这种欢喜,慈悲喜舍的种喜,在这里面承办有情的利益这种意思,所以胜敌说了,‘勇军’的勇已解释了,于这种‘勇’当中欢喜就称为‘勇喜’。多罗那他也说与彼‘上尊’,就是‘勇军’相同,法之欢喜,法为欢喜所以称之为‘勇喜’。我看我们今天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所以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如果大家有甚么问题的话,请向共修主持小组提出,我们尽量为大家解答,如果大家有什么建议和反馈,我也非常愿意听到大家的建议和反馈,这次我们以录音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我也希望能够很快在下次我们能够面对面的交流,共同学习。还有就是我要建议大家除了念诵以外,我们尽量能做实际的大礼拜是更有意义。
我本人是非常懈怠,所以我希望因为参加这次的共修,也能激励我自己多做,咱们一起努力,今天先讲到这里,札希德勒!”
(以上文字如有错误,欢迎来信指正。)
|联系我们| info@ymfz.org
|访问官网| www.ymfz.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