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 35丨将自己从思维中解放出来
原文
通常,这种时刻是很短暂的,因为大脑很快就会恢复它嘈杂的、被我们称为思维的状态。除非你将自己从思维中解放出来,否则爱、喜悦以及平和不会持久。但是它们不是我们所谓的情绪,它们处在一个比情绪更深的层面。所以你需要完全地意识到你的情绪,才能感受到它们。“情绪”字面上的意思是“干扰”。这个词源于拉丁文“emovere”,是骚扰的意思。爱、喜悦与平和是深刻的本体状态,或是内心与本体联结时的三个方面。在这种状态下,它们没有对立,这是因为它们都源自思维之外。
奶奶:刚才有个宝宝为了回到那个“现实”,还想着去吃激素呢,但这里说了,“这种时刻是很短暂的”。任何或好或坏的思维活动,但凡有想获得或想远离的分别执着,都属于情绪范畴。
情绪会干扰我们本源的喜悦、平和与爱,即便是对真理的追求也一样,只要还有外在的希望和追寻,就不是真正的终点。我们不要仅仅追求那些表面形式,我们要做的是了解其本质。FO教中有法报化三身的说法,我们追求化身时,也要知道化身并非最终目标。
一切存在于时间、空间等二元维度的东西,都不属于这里所说的“爱、喜悦、平和”,这个状态下,没有时空的概念,也没有担忧、恐惧、愤怒、仇恨等情绪。此时“我”与万物没有任何差异,对所闻所见没有丝毫内外的分离,“我”与世界融为一体,身心无限放松,无限合一。
“平和”并非我们平时了知的一般词汇,它超越思维,是无限的宁静。这个状态中没有思维以及思维的衍生物,即使偶尔冒出一些词句,也是一闪而过,你知道那并非本体。这种快乐跟我们吃了碗酸辣粉带来的那种快乐完全不同,它无需依赖外境,我们的专业语言系统中,称之为“大乐”,它超越了凡夫心智体会到的一切苦乐。
原文
但情绪则不同,它属于二元思维的一部分,受制于对立法则。简而言之,就是有好必有坏。所以在未开悟的、与大脑认同的状态下,我们称为‘喜悦’的东西,只不过是痛苦和欢乐轮流交替时短暂的欢乐而已。欢乐总是衍生于你之外的事物,而喜悦是由内而生的。今天让你欢乐的事情, 明天可能会让你痛苦,或者它将会离你而去,所以一旦失去它,你将会感到痛苦。而且,我们通常称为‘爱’的东西可能是一种短暂的欢乐和兴奋,一种沉溺性的需求,可能瞬间就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许多爱情在经历起初的激情之后,会在爱与仇恨、吸引和攻击之间徘徊。
奶奶:情绪有种种表现形式,喜怒哀乐,为这个欢喜,为那个忧虑,总是伴随着很多对立面。我们的心必须依附于某个外在因素,似乎才能有点安全感或存在感,但一切世间欢愉都是瞬息万变的,就像我刚刚吃了两个汉堡,吃的时候很开心,吃完后肚子很撑,又难受起来了。所有事情都一样,前一秒的喜笑颜开,可能转眼就会变成苦不堪言,专业中称之为“变苦”。
在未开悟的状态下,我们所体验到的快乐会因无常变迁而引发痛苦。世人的幸福往往来自赚了多少钱,开了什么车,买了什么包,找了什么男朋友,或儿子成绩如何等等,这些快乐全是建立在外境的事物之上的。事实上,真正的喜悦并不依赖外界物质,它由内而生,无论遇到怎样的沧海桑田、无常变迁,都不会损失一丝一毫。
心理学家深入过不同的灾难地点,他们调查发现,即使同样面临家园尽毁、一无所有,有信仰的人内心也还是会保有一份宁静与感恩。连一些平民都能做到这么淡定,那些住在山洞的成就者们即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仍然十分快乐,也就不足为奇了。
刚刚还你侬我侬的男友,下一秒却被抓包跟陌生女人过从甚密,你会有什么反应呢?可能瞬间就恨之入骨了吧?确实,真正的喜乐与外在环境没有任何关系。而世间的快乐则会令我们今日喜、明日忧。世俗称之为“爱”的东西,只是一种短暂的兴奋状态,是一种沉溺性的需求——为了令这个自我满足,“我”必须陷入到某种状态中,否则就无所适从、空虚无度。好的关系或坏的关系都是如此,都有一种沉溺性的习惯,哪怕遇到渣男,人往往也难以快速从习惯中抽脱出来,我们宁愿遍体鳞伤,在痛苦中深深沉沦,也不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这难以抽离的状态,就是沉溺性。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先是有痛苦,后来痛苦变成了快乐,再后来,快乐又转化成了无尽的忧伤,但我们还会沉溺于这个状态中很长时间,对过去的温存美好心心念念,即便那早已一去不复返,但我们还是胡思乱想,演绎着跟这个人、这件事、这个物件的种种关联,想着只要怎样怎样了,“我”就会再快乐起来……
这种幻想式的思维,正是人类痛苦的重要来源。
Discussion
宝宝:我确实最近在男女关系中感受到了那种无法自拔、由爱生恨的情绪。最初我以为两人可以因为彼此相爱而克服很多问题,但冲突出现时,才知道事情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彼此之间生出了很多的埋怨、指责和伤害。当满心抱怨时,对方做什么都是错的,即便有好的一面也全然不见,最后两人都身心俱疲。后来通过思考、观察和学习,我意识到应当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当成修行的对境,如果没有抽离的意识,就会深深陷入其中痛苦不堪。不再抱怨对方,应该是让自己从抱怨里走出来的第一步吧。虽然这样想了,但不见得能做得到。只有放下抱怨与指责,大家才容易从错误的情感中清醒过来。
奶奶:有道理。相信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类似的经历,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案例,好好思维一下哦。
- 连载中 -
各位宝宝,全新的《智慧融入生活》栏目将继续由日月慧灯平台独家推送,大家如果在工作、生活、情感、家庭、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任何困惑或心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提问与分享,且听奶奶为您分解。(请竭力保护平台,专业问题勿提,提了我们也无法回答,反复提出且劝阻无效者,我们只能将您列入黑名单哦)让我们一起用正确善巧的方式,解决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吧!
另外,在后期整理时,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在往期文章or问题汇集中已作答,因此建议小伙伴们提问前,可以进入“日月慧灯”平台搜索关键词,在往期分享中寻找答案,若仍未解决,再提问也不迟哦!
心灵乐园
充满了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智慧分享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