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一脉心香 >> 索达吉堪布忆念法王的教言汇集(一) 返回

索达吉堪布忆念法王的教言汇集(一)

索达吉堪布 一脉心香 2015-12-24

1、恭录自《入行论广解》第1课

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课堂上多次提过,若能圆满地学习这部《入行论释善说海》,其功德和利益不可估量,如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仅念诵前面的几个颂文或是后面的几个颂文,自相续当中也会生起菩提心。所以,我们特别高兴能在上师面前得受这样的法门,这是多生累劫积累的福报,是非常不容易的!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翻译了《入行论释善说海》。但后来大家也清楚,因为众生的福报浅薄,上师在我们凡夫面前显示无常而示现圆寂,这个宣讲《入菩萨行论》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过了这么长时间,这次宣讲《入菩萨行论》,我也是反反复复思考过的。当然,我自己非常清楚,像我这样的人,连法王如意宝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功德也不具足,但由于以前在上师面前得过清净的传承,也为了圆满上师未竟的誓愿,所以我这次发心为大家传授。尽管凡夫人不能代替圣者,这一点稍微明智、了知取舍的人都很清楚,但不管怎么样,这次依靠种种因缘、种种缘起,准备让四众弟子共同学习《入菩萨行论》。

我们这次的学习与往常不同,在传统讲经说法的基础上,特意开许了一些现代科技的传播媒体,主要是因为现在很多大城市里的人,虽然对佛教很有信心、非常虔诚,但一辈子中不一定有机会来到学院或去寺院听一个完整的传承,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佛法,所以这次我特意开许,通过现代的网络、光盘、磁带等方式来传播《入菩萨行论》。同时,祈请诸佛菩萨加持(包括上师如意宝在内,虽然我们肉眼不能现见,但应坚信上师在清净刹土当中,始终以智慧眼注视着我们),我们现场所得到的传承、加持、悉地等,能够令大家都获得。

2、恭录自《入行论广解》第2课

以前上师如意宝在大概1998年的时候,对所有的四众弟子说,人身都是无常的,所以自己在晚年有几部重要的论典要宣讲,也就是所谓四年计划:第一年传讲《百业经》,让我们了解取舍因果的道理,以发起小乘的出离心;第二年讲《入菩萨行论广释》,使大家生起无伪的菩提心;第三年讲《大幻化网》;第四年讲无上密法。这就是他老人家在弘法利生事业圆满之际,以这种方式作了总结。作为法王的传承弟子,你们应该看看上师如意宝今生对这部论是如何重视的,上师在讲《入菩萨行论》的时候说过,他老人家对其他传承有时候记得不是很清楚,但对《入菩萨行论》的传承,自己记得非常清楚。上师在14岁的时候就得受了这个法,当时得受的传承是华智仁波切喇拉曲智仁波切堪布索朗仁钦法王如意宝。作为我们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14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入菩萨行论》,最后接近圆寂的时候,也想传讲这部《入菩萨行论》,所以,我们后学者应把《入菩萨行论》当作一生中最殊胜的要诀,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相续。

3、恭录自《入行论广解》第3课

尤其是无著菩萨,法王如意宝以前再三地讲过,当年他所在的地方,野蛮的老虎、豹子、豺狼等从来不害任何众生,经常跟绵羊、山羊和睦相处,依靠他的菩提心,有很多慑服众生的现象。鉴于此,藏传佛教一直认为,只要念诵《善说海》前面和后面的这些颂词,相续中的菩提心自然而然就会生起。

4、恭录自《入行论广解》第5课

我这次的要求不高,希望你们每天早上起来在佛像或法本面前恭敬顶礼,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是磕三个头,此举最多只花一两分钟而已,但是在值得恭敬的对境面前顶礼,其功德确实不可思议。佛在经中说:我涅槃以后,供养顶礼四大圣地,与顶礼我没有任何差别。所以有机会我们要对四大圣地进行顶礼,包括我们上师以前弘法的地方、降生的地方、涅槃的地方,大家也值得顶礼。

5、恭录自《入行论广解》第14课

《现观庄严论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有这样的说法:即使菩萨现在不在了,以前他居住过的地方也值得顶礼。就像上师如意宝虽然示现了圆寂,但有些人来到学院,说这是以前法王如意宝弘法利生的地方,然后对这里顶礼,此举将有许许多多的功德。有时候我在外面看到上师如意宝以前住过的地方,比如说成都的303医院,就想:这是大菩萨住过的地方,心里面应该恭敬顶礼!曲恰堪布在讲《现观庄严论》的时候曾说:华智仁波切、堪布根华住的地方,无论我们谁去那里,都应该恭敬顶礼。法王如意宝也说过:我根本上师住的地方,什么时候看见,也都值得顶礼!后来我们去石渠的时候,看到了华智仁波切、俄巴活佛、麦彭仁波切住过的地方,尽管那里现在几乎什么都没有,华智仁波切降生的地方只有一块石头,但对这些空地我们也要顶礼。为什么呢?这里毕竟是菩萨住过的地方,具有殊胜的加持力,与我们凡夫住的地方完全不同,而且这些菩萨也是大家公认的。就像朝印度的四大圣地一样,虽然这里没有释迦牟尼佛,有些地方基本上变成了一片荒野,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佛陀住过的地方,绝对值得恭敬顶礼。

对具足菩提心的人顶礼恭敬,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对他住过的地方进行顶礼,也是值得的。举世公认的大菩萨,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哪怕是一个宾馆,我们也应当另眼相待。每次我路过马尔康、米亚罗时,看到法王以前住过的地方,就会在车里生起恭敬心:这是菩萨住过的地方!这种起心动念也有非常大的功德。因为只要是菩萨居住的地方,佛法就会兴盛,众生也能获得快乐,有许许多多的利益。

6、恭录自《入行论广解》63课

或者说,享受佛法的甘露美味,应该是最快乐的。这一点,在座的有些道友可能深有体会。很多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世事,后来感到佛法对内心起到的作用不可思议,在上师面前得到具无上加持的殊胜妙法后,自相续中有着无法言说的快乐。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说:我晚年的时候,到过世界许多地方,有许多人很尊敬我,世间种种圆满丰裕生活也经历了。但这些根本比不上年轻时在石渠求学的生活,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当时虽然吃穿各方面很缺,可每天在上师托嘎如意宝面前享受佛法的慈悲甘露,一生中再也没有比那时更快乐的时光了!每每忆及这些,上师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藏地有一首民歌,有一句歌词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就是慈悲父母具足时,过着美好烂漫的童年。我想在座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经常都会这样想:上师在世的时候,在上师面前无忧无虑地听受佛法教言,那是最快乐的时光。对世间人而言,天真的童年时代,浪漫的学生时代,可能是最快乐的,但对我来讲,以前在上师座下听受法要,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至今日,那种景象仍时常浮现眼前……

7、恭录自《入行论广解》128课

像我们上师如意宝,一张口就全部是教证,字字句句都是智慧的流露。现在很多人学习佛法,兴趣是很淡薄的,即使有一点兴趣,也只是敷衍了事,根本没有心入于法。前代的那些大德们,如金旺堪布、德巴堪布、曲恰堪布,随时都可以拿一个教证来引用,随时都能想起一个佛教的公案,那些教证和公案,对对治烦恼非常有力,而无有意义的世间话题和名词,他们记都不愿意记。真正的修行人就要变成这样。但是在末法时代,很多人学过的论典都忘了,学过的知识也不在乎,心里没有重视的话,智慧不可能平白无故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8、恭录自《入行论广解》136课

不过对上师如意宝,我真的是很害怕,无论是到国内外还是在学院,跟上师近二十年了,但好像越接近越害怕。其他的高僧大德、政府官员、知名人士,我接触了很多很多,感觉都不是这样的。我刚来的时候也特别害怕,很多话在上师面前都说不成,本来准备得好好的,可是一去就说错了,回来后不知道刚才说了什么,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加持吧。

9、恭录自《入行论广解》136课

对一些高僧大德来讲,这种自他交换不但能在心里修,而且可以直接代受众生的痛苦。记得法王传记里有个叫根洛的出家人,一次上师在洛若那里搭帐篷给大家传法,有天晚上,一条毒蛇钻进根洛喇嘛的被窝,在他的脚上咬了两口。第二天早上,法王得知此事后,立刻让人吹海螺,集中僧众为他念度母救脱蛇难的仪轨。但没有明显的效果,他痛得越来越厉害。

当天晚上,上师如意宝修自他交换,当下根洛喇嘛的脚一点儿也不痛了,伤口全然消失,没有留下丝毫痕迹。可是,上师的右脚却肿得很高,正是在根洛喇嘛被蛇咬的位置上,并且也有毒蛇咬的伤口。上师显现上连续病了好几天,当时许多喇嘛都在场,觉得真是不可思议。我们事后问上师是不是修自他交换了,上师说:看那个喇嘛痛得实在忍不了,我就念了一些自他交换的偈颂。

上师如意宝在50岁左右时,藏地出现了特别严重的心脏病,他老人家也是发愿自己代受。这些情况跟世间人说的话,他们肯定不相信。为什么叫它是秘密的窍诀?因为很多方面的教言,别人没办法理解。但就算不理解,这也是千真万确的,即使能够面见本尊,这也是最甚深的窍诀。有一个色拉寺的龙多喇嘛,修行非常好,经常见到度母本尊,有一次度母告诉他:你如果想证悟空性,就要修持自他交换。现在有些人希望很快就证悟空性、获得解脱,那修自他交换是最方便的了,在阿底峡尊者的传记中,这种公案也非常非常多。

10、恭录自《入行论广解》161课

因此,我经常要求大家祈祷佛陀,佛陀与我们之间,是依靠传承上师来连接的。在所有的传承上师中,我自己认为应该多祈祷法王如意宝。法王的名称中就有如意宝,他老人家也说过:谁叫我如意宝的话,我能对他起到如意宝的作用。所以,若常祈祷法王如意宝,一定会获得智慧和悲心。

我经常这样想:我自己的根基、智慧、信心等都非常非常普通,有时能给成百上千个人说法,利益一部分人,完全是上师的加持。我们学院也有很多出名的法师,都是唯一依靠上师加持而来的,如果没有上师的加持,我们都是非常普通的人。

前年同学聚会时,我自己都能想起来,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多人在智慧上、能力上都远远超过我,现在我有一分力量,全部来源于上师的加持。这种加持不管入于任何一个人的心,都可以具备利益众生的能力,你可以写很多书,也可以做很多事,这就是上师的加持。

前不久有些人说,自己要祈祷这个上师、祈祷那个上师,其中包括法王如意宝的一些弟子——堪布、活佛。我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这些上师只得了法王的一个部分加持,你如果真的要祈祷,还是多念一念《上师瑜伽》,祈祷法王如意宝比较好。祈祷法王如意宝的话,他是完整的祈祷对境。当然,我并不是说你上师是假的,但你上师可能只得了法王如意宝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加持,今天才有能力摄受你。你祈祷他的话,不如祈祷一切悲心、智慧及功德的来源。

有些人可能想:我又不是法王如意宝的传承弟子,为什么祈祷法王呢?你用不着这样分别,因为如意宝不会有任何执著,但你自己有执著的话,会把自己搁置于外。比如如意宝放在这里,人、天人、阿修罗任何众生只要到它面前去祈祷,就会获得它所赐予的悉地。但如果你觉得如意宝是龙王的,我们人最好不要去,那你无疑给自己划清了界线。

有些格鲁派、觉囊派或者禅宗、净土宗的人认为:我不是学密宗的,我不是学宁玛派的,听说那个法王如意宝是宁玛派的,我才不去祈祷他、学他的法。这完全搞错了。我们学习佛教,应该有个虔诚的祈祷,只有这样,才能令上师和佛陀的智慧、加持融入心间,那个时候你修行也好,传法也好,作弘法利生的事业也好,都会很方便。但如果没有这种加持,就像世间的理论学家,只是懂一个教证,把这个牢牢记住心中,给别人讲也是从脑海里面出来的,这个没有多大用处。西方人有种说法:知识有两种:一是从心里冒出来的,这个有价值;一是脑子强记下来的,即便你在人前讲得天花乱坠,利益也不是很大。因此,只有用心来沟通,才能对众生有利益。

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法师,外面听《入行论》的也有很多了不起的居士,你们以后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祈祷非常重要。一旦通过祈祷,令上师的加持融入心,就算你是个业力深重的平凡人,也决定能在修行或弘法利生方面超越很多与你同等的人。

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大家不要认为佛陀涅槃了,上师涅槃了,再怎么祈祷,上师诸佛也听不到、看不到。这是我们的一个邪见。要知道,你什么时候祈祷,佛菩萨、上师们什么时候就在你面前,只要以恭敬心来祈祷,你自己有什么样的希求,都可以满愿的。

11、恭录自《入行论广解》161课

就像我们学院的坛城佛塔,上师如意宝说过,心脏病、食道癌等患者,依靠上师和僧众加持,转绕坛城即可得以痊愈。现在很多人也亲身验证了这一点。

12、恭录自《入行论广解》166课

如今依靠上师如意宝的加持,有了五明佛学院这么殊胜的道场,大乘佛法业也完好无损地传下来,使我们有机会一字不漏地听受圣者教言。假如没有上师如意宝及历代传承上师,很多殊胜的道理虽然书本上有,但我们不一定能通达。对我自己而言,确实发自内心地感恩传承上师,如果没有他们留下的钥匙,《大藏经》中的无我空性之理,在短暂人生中我可能是不会懂的。甚至我也许会迷失方向,觉得FLG的身体健康修法不错、某某气功又如何高妙,把赝品当作如意宝,穷尽一生致力于此。因此,大家现在遇到了殊胜善知识,一定要珍惜这种福分,对何为正法、何为最殊胜的教言有取舍能力,对无我法门不要恐惧!

13、恭录自《入行论广解》169课

空性和因果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闻思来了达,若没有闻思,即使你是高僧大德、大智者、大学者,也不一定明白这些深奥道理。而在闻思的过程中,不离传承上师的教言非常重要,否则,纵然你看了很多经典,又阅了很多论典,也不一定清楚其中的密意。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一切传承上师,没有他们的金钥匙,根本打不开空性与因果的宝藏。放眼整个世界,学佛的人非常多,但对空性法门有所证悟、对因果取舍细致入微的修行者寥若晨星,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缘分。

14、恭录自《般若摄颂》讲记第2课

当然,我既不是智者,也不是成就者,更不是高僧大德。作为一位长期学习佛法的普通僧人,的确我很想未来存活的日子就这样度过。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说,今生和来世比较起来,我要对来世重视。当时有些道友对这句金刚语并不是很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大家才逐渐领略了它的深义。因为,对于一个真正修学大乘佛法的人来讲,当他到了一定年龄阶段慢慢回顾一生经历之后,就会觉得唯一有价值的事就是闻思修行和利益众生,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可追求的。确实,不管是色声香味还是名闻利养,越寻找越像寻彩虹一样了不可得,所以我才这样发愿。

当然对我来讲,在报答佛和上师的恩德方面也很惭愧。因为上师们传下来的这些教言字字句句都无比珍贵,所以在即生中,无论以金钱还是其他方式都不可能报答得了他们的恩德。自己独自一人思维时,这种感觉就非常明显,所以我唯一发下这样的愿。当然,诸佛菩萨最欢喜的事情就是利益众生,不过根据自己的福报和能力来看,这也非常有限;但无论如何自己还是会尽心尽力地去做。

15、恭录自《莲师金刚七句略讲》

以前法王如意宝讲法时,每每想到上师、想到莲师,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尤其在古乌拉泽讲中阴法时,忆起当年莲师在桑耶为他们传授密法的情景后,老泪纵横、哭泣不已……尽管二十多年过去了,但我一直记得那个场面。

我们可能没有这样的境现,但每次遇到法王去过、住过的地方,我的眼泪还是比较多。前不久我去五台山闭关,事后有人问:你闭关期间,见了什么本尊没有?我说:没有,只是哭得比较多。有时候心一静下来,想起上师的恩德、诸佛菩萨的恩德,想起贪著轮回中无义琐事的众生,就会从内心深处生起信心和悲心,并流下泪水。不过,这也只是形象而已,并不是什么境界,很多道友应该都有。

16、恭录自《二规教言论》讲记

今天《二规教言论》讲完了。在讲的过程当中,我自己非常不满意,因为讲任何一个法,本来需要充分的准备。但我现在一方面要讲《入行论》和翻译几部论典,再加上修建学院大经堂,还有智悲学校的一些建设,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提前看书。这样随随便便讲了以后,自己觉得效果不是很好,但大概的方向,还是有必要给大家指明一下。

这部论典,上师如意宝以前讲过多次,我当年也有很大的信心。尤其是1987年上师在五台山的清凉寺,寺里面有块大石头,据说是文殊菩萨从龙宫里加持到人间的,大石头旁边有个绿色的森林,在那里,我们部分人于上师面前听受了以本论为主的一些教言,(上师哽咽……)当时自己感觉非常殊胜。但是现在上师圆寂了,当年的很多法也没有融入自己相续,只不过口头上给别人宣讲,确实很想大家行持这样的妙法。

好,讲到这里吧,本来还要说一些话,以后再说吧。总而言之,上师如意宝对这部法特别重视,希望你们每个人能好好地行持!

17、恭录自《愿海精髓讲记》

希望各位好好思维这些道理。法王的《愿海精髓》虽然只有八个偈颂,但大乘八万四千法门的所有精华都在里面。现在我每次念诵这个愿文都感觉有很大的加持,也觉得有不共的缘起。大家应该对此愿文生起定解。当年法王发愿时,我并没有发觉有特别甚深的意义,但后来越来越觉得其中每个字都有甚深的意义,可以说是一字千金,根本无法用语言和分别念来形容。尤其学习了大乘的诸多经论后,更是深深地感到圣者的金刚语与世间人以分别念造的文字确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