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2课-法师辅导
第一次法师辅导——加行教材2011版
1
顶礼如来芽尊者
华智仁波切祈祷顶礼传承根本上师——如来芽尊者,我们亦应在学习正文之前首先祈祷传承上师。
观音菩萨任运自在显现出上师形象——如来芽尊者,如来芽尊者依靠修法结缘,让许多众生趋入解脱道,并且随着众生根基意乐等等调化,事业无量无边。华智仁波切对三恩德上师恭敬顶礼,祈请上师加持。在藏传佛教中,如来芽尊者,是公认的大成就者,且有观音化身之称号。与尊者直接或间接结缘,必将趋入解脱道。尊者把指甲留给华智仁波切建寺。
2
全论概要
(1)《前行引导文》涵盖圆满佛陀八万四千教法的精华,囊括两位遍知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和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传承论典,所有遍知的传承和佛陀教法窍决的精要全部囊括,是即生成佛非常殊胜法法门。
具体本论内容分为三部分,正道前行即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以及教言的支分——捷径往生法,里面有十二个分支,来宣说本论内容,论典非常殊胜。
(2) 题目是《前行引导文》,实际上通过华智仁波切介绍的本论而圆满了佛陀所有教法的精华,从学修和理论结合的角度囊括了两位遍知,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和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都是藏传宁玛派龙钦宁提心滴传承中非常殊胜的论典。
华智仁波切在《窍决金钥》中赞叹:“如来诸宗无缪具,如此善说前未有。”九乘佛法聚集于此,是即生成就的法门。《前行引导文》表面上是前行,实际上圆满了正行,非常殊胜,涵盖如来所有的教典,如果我们如理如法按次第闻思修行,是即生成就的法门,不可以不屑一顾,否则非常可惜。我们应圆满实修上师瑜伽,令上师加持融入自心,所含十二个修行次第的引导(共同前行: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解脱利益、依止上师;不共前行:皈依、菩提心、金刚萨埵修法、供曼茶罗、上师瑜伽;正行无上密法的捷径——三种往生法)的引导文,非常殊胜。
3
要依次第而修行,不可高攀大法
(1) 我们在学习这部论典过程中,会发现这部论典的殊胜性,很多藏地许多高僧大德在引导弟子的修行时候,首先让弟子修行《前行引导文》,这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不懂得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而修习大圆满,大手印,以及希求风脉明点就会很容易走偏,很多自诩修密宗,希求神通神变,但是连基本的法理,基本的出离心,皈依相续中都没有真正生起,确实非常可笑。
(2) 汉地近代禅宗高僧大德,一位老和尚,曾经遇到一个人是个大学生,当时学了气功,在藏地依止了很多的活佛、一些上师,学了很多密法,后来有大喇嘛告诉他,你去汉地依止禅宗的一位老和尚,向他们去请教吧,这个人见到了老和尚,赞叹老和尚说:“你是气功里面最高的气功。”当时老和尚了达此人的所谓修行境界,就点了他说:“我这哪是气功啊,超不过道家的山花酒令。”当时老和尚也是善意提醒他,这个人不以为然,不认为自己跑偏,后来他去了广东教了很多学生,给学生传很多密法,过了几年他又见到了老和尚,问了许多关于禅堂里面的事情,当时老和尚很不客气的反问了他很多的问题,那人很不好意思,老和尚进而很不客气的指出:“你名义上是学佛法,实际上全部是外道,虽然学的是佛法,见解上全部都是常见和断见。”令之很不舒服。那个人一心想向老和尚求气功大法,还是跪在老和尚面前合掌求法,老和尚说:“你向我求什么法?其实我什么法也没有,如果你真想了脱生死,实际上应该实实在在的修行三皈依。”这个人当时在气功领域很有名望。而实际上最基本的出离心都没有,作为佛教徒三皈也没有实修,即便功夫再高,或者接触大圆满、大手印、禅宗,按老和尚的说法,实际上还是在常断见当中,不可能了脱生死,也谈不上真正利益众生。所以老和尚说:“你根本没有摸到马头。”不光是佛教发源地印度、藏地和汉传佛教应该都是有修行次第的。我们这里讲的最基本的出离心,皈依,发心,相续中没有生起,你掌握的法门再高,掌握的大圆满也好,禅宗也好,自己的见解没有出离心的摄持,见解在常断见当中,根本不要说解脱,利益众生也是谈不上。
(3) 修行过程中一定要有修行次第,打好基础,在趋入正行中不容易退失,而且相续中的见解很容易稳固下来。在修行过程中也很需要依止有加持力的论典和依止殊胜的传承上师,如果没有真正依止佛经论典和传承善知识的教言,自己闭门修行,很容易走偏差,前行引导文也是圆满的正行,只有我们以信心,欢喜心,如理如法的心态,学习这部论典,不但把共同外前行和不共内前行修行圆满,也会转变我们的心趋于调柔,非常有意义的。
4
立誓句
(1) 文字显而易懂,但其中所诠释的意义是极为甚深、稀有的。
(2) 华智仁波切尽管善巧修辞,但对他的上师如来芽尊者的教言没有夹杂任何分别念,完全是上师无缪口传,也算是一个前行备忘录。华智仁波切将上师的教言如实的记录下来,令很多金刚道友获得证悟。
(3) 在藏地华智仁波切的名声远远超过如来芽尊者,但是通过华智仁波切对如来芽尊者的顶礼,看得出来如来芽尊者的不共加持。而我们对引导文认真修习,也会获得传承上师们的不共加持,所以我们说:愿上师本尊加持我的相续,在我们的修行中调和自心,让正法融入相续,让修行达到圆满!我们也要顶礼传承不共的上师,顶礼句是非常殊胜的,藏地很多上师传承教法,也经常引用这个顶礼句, 我们依照华智仁波切对上师的顶礼句,我们也如是顶礼传承上师,获得传承上师不共的加持,让修行获得圆满,遣除违缘。
5
(闭关要诀)前行
(1)每一天的修行 分为晨起、日间、晚睡修行。
(2)按照堪布阿琼《前行备忘录》、华智仁波切、法王如意宝很多窍决精要,上师也给我们做了总结。涵盖在身要(主要指毗卢七法),语要(排出九种垢气,念元音咒、缘起咒或如果实在不会念,也可直接念“嗡啊吽”),心要(两个方面,一是发心,二是祈祷)中。
(3)在心要中,发心:要有取舍,要取出世间最殊胜的大乘菩萨发心,为利益无尽的众生获得解脱利益的佛果我要修行,这样的发大乘菩提心。要舍弃什么都不想,浑浑噩噩的无记心,转为善心;还要舍弃恶心,为了害怨敌,追求世间名闻利养的心态而修持,这种恶心彻底舍弃。
善心有世间和出世间之分,世间的善心是比如我们遇到困难,遭到危害和病魔的伤害,通过修行救畏的心态,还有为了发财、工作顺利的人天福报的善愿,这都是世间的善心。作为大乘修行为了脱生死都应该远离,出世间善心的小乘发心,相对发菩提心的大乘行者也是要远离的。
发心上要观察自己的心态,不合理的抛弃,扭转自己心态成为大乘菩提心摄持的发心进行正行的修持。
6
祈祷上师三宝
祈祷非常重要,按日修闭关的要诀都是按照心滴的传承来宣说的,特别重视祈祷上师,日修闭关的要诀特别要修上师瑜伽,祈祷上师加持自己一座间生起相应的境界,调整三门达到非常调柔的状态,非常清净的状态进入正行。这其中的修上师瑜伽,磕头礼拜都可以按照前行后行的次第修行。修行中按照我们修学的每一个引导文,每一堂课的道理在正行中反复思维,每天抽出半小时观修,专注法义次第观修,不是按字面的去想,要在相续中切实感受,比如暇满难得,比如寿命无常,契合自己的相续或体悟来修持。
7
后行
(1)如果以三轮体空回向更好,凡夫众生如果做不到就以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每座三殊胜摄持,晚上不可以直接倒床就睡,没有任何观修也是不合理的,也要睡前三拜。审察自己一天的修行是好是坏,好的随喜自己,不好的呵责自己。睡觉时狮子卧,上师化光融入心间。
(2)我们日修闭关的要诀是按照阿琼堪布、华智仁波切、法王如意宝等修行窍决及大圆满上师心滴要诀给我们做的介绍,也是非常殊胜的修行方式。一定按心滴的传承修上师的传承,祈祷加持自己。
第二次法师辅导——加行教材2014版
1
对于前行重要性的必要再次开显
(1)前行修法对于以后真正要修持密宗、大圆满,是必须要打牢的基础。
(2)之所以被称为前行,是指大圆满的前行,而很多内容,包括皈依、发心、金刚萨埵等的修法,在有些阶段可以完全安立为正行。
(3)法越高越殊胜,加持力越大,但是若没有前行的稳固基础,后面的修行有可能长期都得不到实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前行尤为重要。
2
别说正行
(1)四种共同加行:如果内心当中没有生起出离心,那一定是我们要反复重点修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正行。
(2)皈依也是一样的。作为修行者、佛弟子来讲,内心当中如果没有对上师三宝强烈的皈依心,就没办法成为真正调化的法器。
(3)菩提心也是一样的。菩提心虽然是五种不共内加行的一种修法,但菩提心的修行,从今生乃至于生生世世,在内心当中都要非常稳固的生起,并不是说学完、念完加行就放弃了。
(4)金刚萨埵修法也是一种正行,其中有一部分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修行。积累资粮也是,在修行当中没有哪一天是不需要积资的。
(5)上师瑜伽也是可以单独作为正行来修持。
3
遮破不好分别
(1)一般凡夫和初学者容易产生的一种不好的分别念。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前行的重要性,看到了前行两个字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不重要的,是很基础的,是学完之后可以放弃的一种修行,不是这样的。
(2)后面在修大修的仪轨的时候,把皈依念三遍,皈依似乎就修完了,发心念三遍,发心就修完了,之后马上就进入到仪轨的观修当中。这时在修仪轨的时候只需要念三遍来忆念一下,回忆一下,提醒一下。
4
补充对如来芽尊者的了解
(1)是大证悟者,观音菩萨的化现,显现上是智悲光尊者的弟子,是华智仁波切的根本上师。
(2)传承、法脉影响巨大,是一位延续龙钦心髓传承的很重要的上师。
(3)后代弟子听到他的名号、学习他的教法,自然会得到不共的殊胜加持,从而获得觉受、开悟,甚至持明果位。
(4)对我们来讲他恩德很大。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大德发了很大的心来弘扬这些妙法,我们便没有机会学习像大圆满前行这么殊胜的、直接能够调伏我们烦恼的、让我们的心能够直接入道的殊胜正法。
5
上师、善知识的分类
(1)佛形象的善知识。他就是显现为佛,他的化身也是显示佛功德。比如释迦牟尼佛,本身就是佛,显现在众生面前也是以遍知的形象显现的。他的相好、智慧无可挑剔,都是完美的、十全十美的化身。
(2)以圣者、菩萨的形象示现的。因为众生的根基稍微差一点,他没有显现像佛那么圆满的相好,但是他的智慧、神通也是直接显现为菩萨的功德。
(3)上师显现为凡夫善知识的形象。他不像菩萨显现得那么长寿,也不像菩萨显现那么多殊胜的功德,只是显现为凡夫肉身的样子,在我们身边投生,和我们一样行住坐卧,也要吃饭、睡觉。但是他的内证是安住于佛功德,只不过是为了调伏业障深重的众生而显现为凡夫的形象而已。
6
上师、善知识度化众生的方式
讲法:上师所讲的法就是趣入解脱道的方法,或者趣入解脱道之后怎么修行的方法。所以有些上师是通过说法的方式,让有情进入解脱道。
结缘:布施财富、放生、显现化身(德高望重的人、政治家、麻烦的人、明星)
以上说明上师和善知识在菩提心的摄持下善巧度化众生,随机予药治病。另外的角度,说明我们与上师、善知识结缘很重要。
7
“良医”的“随机调化”
(1)上师在调化弟子的时候,随机而调化。这些众生的根机、意乐不可思议的多,这时在调化众生时上师就显现出不同力量,他必须要随机调化,对不同的有情、不同的根机,给予不同的调化方式,就像良医一样。
(2)一位良医永远不会只开一味药。人和人也不一样,这个药你是吃三副,那个药你吃八副,都是有不同的,只有这样随机调化,才对病人有最大的利益。
(3)上师调化弟子的时候,佛陀调化弟子的时候,都是随机调化。真正的上师,他自己内心的修行必须要非常圆满纯熟,才可以随机调化。
8
什么是根本上师?是否只能有一位根本上师?
有时根本上师的意思就是在修行当中我们最有信心的最主要的上师,我们可以把他作为根本上师。还有的是有很多上师,但这位是我根本的,听教言、得加持、祈祷的对象,从这个角度来安立的根本上师。还有一种真实意义上的根本上师。谁让你证悟心性,谁就是根本上师。
比如华智仁波切,让他证悟心性的,显现上第一位就是如来芽尊者,这是他的根本上师,第二位是多钦哲仁波切,也是让他证悟心性的上师。他的证悟显现上有两次或好几次,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有多位根本上师。有些时候对这个上师信心也大,对那个上师信心也大,这样也可以有多位根本上师。
9
“全论概要”中部分内容的增上解释
“即身成佛法”,讲的是遍知传承论,因为无垢光尊者讲的三休息、四心滴、七宝藏、三解脱都属于窍诀精要,智悲光尊者开创了龙钦心髓,也是窍诀精要。所以它是窍诀当中的窍诀,它是即身成佛的殊胜法要。
“共不共”,外前行叫共同前行,内前行叫不共前行。共就是所有佛弟子都要修的,这是共同的,不管是修显宗、修密宗,还是修小乘也好,总之是共同加行修完之后所引发的出离心、想要解脱的心,这是任何佛弟子都要修持,这就叫共同加行。不共的加行是指皈依和发心是和小乘不共的,金刚萨埵和曼扎是和显宗不共的,所以叫不共加行。
10
日间修行中的前行三要
(1)身要:入座的时候,先选择坐垫,坐垫要比较舒适。然后作毗卢七法。
(2)语要:语要主要是排垢气。
(3)心要:调整自己的发心。
11
毗卢七法
世间的缘起对修行来讲,还是有影响的。有的时候你很精进,可能心力够了,但是你的姿势没对,它的缘起差一点点,就没办法直接证悟,只要把姿势调了那就好了。有些时候是你的姿势很重要,有些时候是你的发心很重要,有的时候是你的饮食很重要……世间缘起不能忽视,但也不能过分执着。
12
为什么要祈祷上师?
因为刚刚修行的时候,我的力量很弱,不能凭自己的能力去做。因为本身佛菩萨有发愿的,他有帮助我们的发愿,通过真诚的祈祷,真诚地从内心呼喊,“要得到上师的帮助,请您帮助我,加持我。”如此自己的心念很强烈,因缘和合就可以得到加持了。得到加持之后,修行就很快,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去奋斗,慢慢地走。今生当中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尤其是现在很多道友们学佛的时间本来就晚,再不通过这样强烈的信心祈祷求加持,有时要相应不是那么容易的,中间还容易退失。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这是很重要的。
编写师兄:定解B20,定解B21
审核师兄:定解B06 定解B07
【档案编号B01002-定解B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