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显密佛网 >> 净心引导27 | 有漏第三定律:一切生命状况都是苦性2 返回

净心引导27 | 有漏第三定律:一切生命状况都是苦性2

益西彭措堪布 显密佛网 2021-09-28


净 心 引 导

第 二十七 讲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己四、总结苦观

如是,凡是与三苦相应的三界所摄有漏之蕴,如同火坑、粪泥,成为苦的依处,乃至对此尚未产生坚定的定解之间,应当不断观察修习。

这里分成两段来观察:一、纵观一生;二、纵观整个轮回流程。顺着我们智慧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较小范围的全局观;学会了这个以后,再放大到一个无限大的大范畴的全局观,这样子将会发生“有漏皆苦”的法印的认识。

一、纵观一生
自从我们一念入胎,取得了人的这么一个囚车,我们的心识就困在里面了。那么,这辆囚车将在约三万天中,或者数不清的刹那中,持续不断地行驶,刹那不停歇。我们自从明白了有为法皆刹那无常后,就知道它的确是一个奔进之流,从我们这一生有漏蕴囚车的行驶上去看,会发现它总是连在三苦上面。这个刹那不是身体生病、心里愁苦、压抑等等;就是感觉我有了求学、情爱、事业等等的那些适悦感,或者感觉这一段是很不错的、很舒心悦意的、很成功的等等,但是那种状况连一个刹那都保持不住,那当然它就是个坏苦;再看全程的发展状况,的确它是在奔向一个一个的苦,那是必然会有的,童年时的苦、青春期的苦、求学的苦、恋爱的苦、竞争的苦、创业的苦等等,或者它必然是在迎接后面的老苦、死苦,就可以看到,一生的每个点上,都是在促成后苦的发生,而且这种后苦是无法避免的。
前面为了让大家一下子能有个认同,以非常显著的死的状况来警醒大家,其实不光是这一点,老肯定是不可免的。一个机器总有到最后用不动的时候,这儿出故障,那儿出毛病,五官、内脏、关节、心态等等,各个方面都有老苦。所有的年轻是不是在迎接老苦?自从入胎开始,每一个脚步是不是在迎接老苦?当然是!这也可以看到它都是行苦。
或者说,所有的成功最后都是要拆解、要转换的,那么所有的追求是不是在迎接最后的不得之苦?有得就有失,哪里能永远把住?那么所有的这些过程,都是在迎接后面失败的苦。
或者病苦,所有的看似健康的状况,实际都是迎来病苦。因为所谓的健康只是暂时维持,维持的势力、能量是有限的,它总有一天维持不住。地水火风四大种就像四条毒蛇聚在一起,暂时没发生大的故障,它就没出现病状,然而必须一直维持现状才能保持平和,但是怎么能永远维持呢?最后就像四根柱子撑不住一样,一定会带来房屋的倒塌。
或者说美丽,它不就是迎来丑陋吗?每个刹那都是在迎接最后的丑陋,因为这个相最终全部要变掉,到了死的时候变成尸体更加不好看。

就像这样一个个观察,只要知道它后面不可避免地要出苦,而且这些苦是人人要受的,那就一定会得出“人生皆苦”的定解,尤其在行苦上,会发现所有的刹那都是奔向苦。

像这样观察2分钟
二、纵观整个轮回流程
再放大到整个轮回的流程。这辆五取蕴的车子,它实际的状况就是每一生要奔一段路,而且这个车子是个有为法,在它永不停歇地行驶过程中会发现,它会不断地发生翻车、坠崖或者各种的苦,不可能永远平安的。
就像这样,在轮回里面上上下下行驶的时候,就会发现最终的结局即使是乐,也没有办法永远持住这种势能。因此要知道,这辆车子不断地在行进,一段一段的路这么走的时候,最后一定会出事的,一定就冲到苦里面去了。你再怎么样去维持,哪怕小心谨慎到了极点,就像过去的人非常小心,已经上升到了梵天,但最后还是堕落下来。像这样,苦的根子没有拔除的时候,这种行进状况,它到了一个一个点上一遇缘就出苦,因为它的种子没断,所以必然要出现苦。从这里就知道,整个轮回的流程,它都在奔向后后诸苦的缘故,因此,每一个点都是行苦。或者说,整个有漏蕴的状况,不是苦苦就是坏苦就是行苦,因此全数都是苦,这样子就会发生“有漏皆苦”的认识。
像这样作微观的全程观察,现在就得出第三条定律:这么一个三界范畴里的有漏蕴的相续,这样一个无数点、无数刹那之流的状况,现在去审察它的苦乐性质的时候,发现完全就是苦,每一个点都是苦。这样子我们就发现,原来认定它有一段乐,或者再怎么也有一些乐,这种看法完全是错的。如果这个上面的一个明显坚固的定解出来了以后,就会转向如理作意,就会取代原先以为有乐的非理作意,永远不会再幻想这里面有什么真乐了。从此的看法就转成了:这个有漏蕴的相续就是一个巨大的火坑,或者是一个巨大的不净粪坑,从这里源源不断出现的都是炽然的苦,永远出现的都是一些杂染的法,因此,它就叫做“苦的集中营”,叫做“苦的根据地”,叫做“苦的生产基地”。

大火坑有时空两方面的相,空间上是非常地巨大,而时间上就是从始至终的每个刹那全是炽然的火烧一样。这是比喻这个巨大的三界大火坑,无论哪个点,它的每一个刹那的运行状况,全部都是炽然的三苦,也就是全部都是苦。这个“炽然”表示源源不断,是极其稠密、极其炽盛的一种苦的发展、苦的相续、苦的发生。大的不净粪坑,实际也是指这个杂染三界,它的每一点、每一刹那全部都是臭秽的,没一点清净的,全部都是苦的一些事情、苦的一些出现,所以,整个三界所有的生命状况实际都是苦事、苦法。轮回唯一是苦,它是苦的法,再也不可能出现芝麻许的安乐,甚至极微尘许的乐事。这么一举断定以后,就要达成非常坚固的定解,就是要定解,这样子的五取蕴相续、这个轮回的生命状况,从头到尾唯一是苦。

像这样观察2分钟


戊二、具体六道苦海观

■ 戊二、具体六道苦海观 分二:一、过去苦观;二、未来苦观
■ 己一、过去苦观
此外,诸如地狱的寒热等六道各自具有的苦,以及自己内心感受最深等的苦相,凡是任何一种见闻的对境等,次第与多少没有固定的要求,这样对于三有中存在的所有大大小小的苦相,竭尽自己的力量思惟。

这里分两段来观察:一、六道诸苦观;二、此生见闻诸苦观。

一、六道诸苦观
此处依《普贤上师言教》的开示,思惟六道的各种苦相。下面以地狱和饿鬼为例来作观察。
(一) 地狱苦观
地狱苦观,要按照八寒、八热、近边、孤独四类地狱一一思惟。思惟时,要将自己想成地狱众生,此蕴身自从一念落入地狱以后,成了一个地狱众生的五取蕴之体,设身处地地想,从这个蕴身上会出现怎样的寒热等苦状。
比如,现在堕入了等活地狱,这样一个蕴体就现出了根身器界这些状况。比如处在高温燃烧的铁板上,连放一只脚的安宁之处也没有,这是感召的环境。然后周围的有情,以过去的等流力互相杀戮,用刀砍、用剑刺等,这个蕴体要感受一种被杀戮的苦;自己被杀死以后,空中又说“愿你们复活”;再活过来继续互相拼杀,像这样有无数的死生。
就是要想:这个五取蕴已经成了地狱众生那种蕴,在那个上面,色身就是地狱众生的样子;受就是被刀砍、被火烧;想就是取那些地狱的各种的相;行就是嗔恚等的烦恼,以及各种心所都在现行;识就是对于这些色、声、香、味、触等一一地了别,就像这样,这种五取蕴在千万亿年里不断地受着剧烈的苦。那么要像这样来观察,当时所受的那种非常剧烈的苦的情形、时间。

然后要想:这是不是三苦相续?的确几乎都是深重的苦苦。假使偶尔有一丝凉风,或者有一种昏厥过去的虚假的乐受,实际也是持不住的,马上就没了,又出现苦状。而整个刹那刹那的相续,就是在迎接一个个苦的到来。

思惟2分钟
就像这样,对于几十种地狱一一这样子设想,先是具体地按名称、寿量、苦状等去想,如《前行》引导的那样,一个一个移在自身上,一直要看到从这个有漏蕴里面怎么出苦。然后用“有漏皆苦”的法印,以三苦的途径去验证是不是这么一个情况,是不是落在这样的地狱里,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苦的流程,每一点都是苦。
(二) 饿鬼苦观
如《言教》所说,饿鬼有隐住饿鬼与空游饿鬼两种,前者又具有外障、内障、特障的种种苦相。设想自身一念就入了饿鬼的腹中,之后就出现了饿鬼的蕴体,然后在饿鬼的环境里面发生怎样的遭遇。那么,自从得了这个饿鬼的取蕴身,比如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外障,无论到哪里都缺乏受用。这上又要细细地去观察,有怎样的寻求之苦、失落之苦、受驱打之苦。
想象出现的这个蕴体,头发盖在脸上,憔悴不堪,身上皮包骨头一样的,身躯庞大,两脚很细,就像这样子,是这么一个色身。周边的环境都是荒凉的,一点点希望也没有,然而自身对于饮食有极大的需求欲,不断地幻想在什么地方能够得到。就像这样,每天用茅草般的脚支撑着大山般的身躯,非常吃力、踉踉跄跄地四处走,觅食的过程非常艰难。
接着要观察失落之苦。要知道自身这个五取蕴,由于有特别大的希欲,以这个心念的力量就会出现幻觉。比如看到前方远处有一条流淌着的河,这时抱着极大的希望;好不容易到了跟前,发现只是一个干枯的河床,一滴水都没有,那个时候非常地失望、忧伤,心里非常愁苦。就像这样,要知道全是在那个蕴身上,在一期相续里,以业感的力量,不断地就出现这样的苦。
再说被驱打之苦,即使河里有水,然而到了河边的时候有鬼卒在那里守卫,他们用铁棒击打,厉声呵斥、驱赶自己等等,心里非常恐惧、害怕等等。

像这样,就按照《前行》的引导,每一种苦在自身上去想:我就是那个饿鬼,我已经感得了那种报体。然后在我这样一个蕴身上,出现了怎样的一些苦受,这些就叫“苦苦”,很具体地用自己的心去验证。然后要知道,在饿鬼界里往往也会得到那么一点乐,比如吃到一点大小便,或者别人倒的脏水,但是这一点乐一刹那就没有了,你想保住这个乐是不可能的,所以每一个乐都是坏苦。之后要知道,整个的生命历程,一步一步在走向何方呢?实际就是在走向一个一个的后苦,绝对不可能出现真实的乐,就像这样非常不自在的。这样就知道,饿鬼之身都是苦事、苦法。

思惟2分钟
依此类推,畜生苦、人苦、修罗苦、天苦,都按照《前行》的引导,一个一个作观察,而且每一个都用三苦去验证。这样才知道,整个六道轮回,实际是一个漫长不见边际、源源不断地出现苦的流程。
二、此生见闻诸苦观
观察此生见闻诸苦的时候,可以按照自身适合的方式,编排合适的次第来思惟。也就是,每个人的生活遭遇不同,切入点也不一样,这上面不是死的。有的人对此种苦见得多,感受得深,就专门思惟这个;有的人对彼种苦特别有感受,在自身上有非常明显的认识等等,就专门思惟那个,就像这样,次第和数量不是固定的。总而言之自己做个设计,对于特别有感受的那些苦,就按照三苦的原理去观察,按照人生八苦的原理去观察。

举例来说,比如,自己这一生经历过心上的苦、身上的苦、人际关系的苦、人生追求的苦、精神状态的苦等等。心上经历过抑郁的苦、焦虑的苦、恐慌的苦、不得志的苦、孤独的苦、空虚的苦、无可奈何的苦等等。或者从身体上来看,有过各种的病苦、老苦等等。从人际关系上看,有过很多难以相处的苦、如同冤家的苦,或者受到歧视、冷落的苦等等。从人生追求上看,有过各种求不得的苦、失落的苦、烦闷的苦等等。从精神状态来看,有过各种纠结的苦、困惑的苦、没有出路的苦等等。就像这样,去思惟自己一生所见所闻所经历的苦事,看到从这个有漏蕴身中出现的全都是苦事、苦法。

像这样观察2分钟

■ 己二、未来苦观
如是数量众多、难以忍受的种种苦相,在没有获得圣道之前,一直层出不穷地产生。

通过前面的观察就知道,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直在六道里轮转,乃至这一生的人生之中都有非常多的苦,非常难忍。这样的情形,能够断定过去的的确确是一条苦路走到现在,走过无数个苦的历程,无数种苦的循环。那么往未来看,要知道,乃至没有出现圣道之前,这种状况还将辗转不断地发生。

也就是,以我执和私欲的机制作为根本,从这个有漏蕴中不断地出现一轮又一轮的苦事,绝不可能转变这种情形,因此,从未来的方向去展望的话,将会出现见不到边际的苦河。意思就是,前面说的无论是三苦,还是六道诸苦、人间诸苦,由于这些都是烦恼和业制造出来的,所以只要自身没有得到无我圣道,也就是出离心和无我空慧为主,配着其他眷属的圣道内涵,那当然不能破掉我执和私欲,从前各种各样的苦因已经积累了,那么往后将挨个地发生苦事。
就现今而言,当五取蕴中出生苦的时候,又在不断地积聚苦因,因此,六道诸苦都将按顺序一个一个地再次发生,人间诸苦也将会重演。所谓的苦苦当然都会出现;而以满足私欲作为目标,以行善作为资本,这样发生的各种的乐,其实也没有什么毕竟的乐,只是给你闪现一个乐境而已,无法持住的,一过去了之后,毕竟还是落到苦里面,这些都是坏苦;而一切的刹那都在奔向后苦,因此都是行苦。

那么这样就知道,将来到底有多少苦呢?就跟从前一样的,它会不断地出现这样的苦,连一点点真实乐都不可能有的。这样就知道,只要不修解脱道,没有得到圣道,怎么样走也无非是苦。这样就看到,求现世、求来世,各种的想法都是愚痴的,都是一种非理作意,因为那上面根本就没有乐。

按照这样思惟1分钟


戊三、五取蕴根源观

这都是从这个有漏近取蕴的相续中所产生的,乃至尚未洞察到其纯具过患的自性之间,应当观察而引生定解。在定解自然产生而以其力量使心安住它的状态期间,如是思惟而安住。

这里再作根源上的总结观察。经过过去无始以及不修解脱道未来无终这么两种观察,就能统观三世流转全程皆苦的情形,那么归在一个根源上,会发现所有这些苦,都是从有漏取蕴的相续中发生的。这样才知道,的确这个五取蕴是诸苦之本,所有的苦都是从这个取蕴相续里发生的,由此会对于这样的有漏蕴的相续,或者说五取蕴,发生极大的厌患。也就是会想:什么时候能脱出这个取蕴之身?什么时候能脱出这样的苦流相续?那么最关键的就是要对五取蕴的体性,能够出现非常深广的洞察,然后出现一个求解脱的心。这里思惟的要点有两个:一、在还没有产生“五取蕴纯是具有过患的自性”的定解之前,要通过观察引生定解;二、产生定解之后,在能以定解力让心安住定解期间,要一直思惟而安住。

像这样思惟1分钟


相关链接

↓ 上下滑动翻看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1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2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3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4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5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6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7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8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9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0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1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2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3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4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5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6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7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8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9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0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1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2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3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4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5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6

•《净心引导》讲记01

•《净心引导》讲记02

•《净心引导》讲记03

•《净心引导》讲记04

•《净心引导》讲记05

•《净心引导》讲记06

•《净心引导》讲记07

•《净心引导》讲记08

•《净心引导》讲记09

•《净心引导》讲记10

•《净心引导》讲记11

•《净心引导》讲记12

•《净心引导》讲记13

•《净心引导》讲记14

•《净心引导》讲记15

•《净心引导》讲记16

•《净心引导》讲记17

•《净心引导》讲记18

•《净心引导》讲记19

•《净心引导》讲记20

•《净心引导》讲记21

•《净心引导》讲记22

•《净心引导》讲记23

•《净心引导》讲记24

•《净心引导》讲记25

•《净心引导》讲记26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音频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