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慧灯之光网站 >> 佛陀都无法改变业力,谁能救我们?丨《慧灯·问道》第三季 返回

佛陀都无法改变业力,谁能救我们?丨《慧灯·问道》第三季

HDZGGW 慧灯之光网站 2019-03-21


本期话题

 词义辨析:涅槃、成佛、圆寂

 词义辨析:业报、业障、业力

 词义辨析:根基、根机、根器




疑问是觉醒的开始,《慧灯·问道》系列因此而诞生。它围绕着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及社会热点等展开,在“问”中追寻“道”,在“道”中化解种种烦恼。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在《慧灯·问道》第三季中,以他无碍的智慧为我们答疑解惑,和您一起静下来,思考世界,阅读自己。


下期精彩预告

 吃了尝即解脱甘露丸,看了见即解脱佛像,什么都不做就能解脱吗?

 如果死后可以被超度得解脱,那为什么还要修行?

 如何引导年轻人学佛?

 去寺院、参加法会可以穿裙子或者没有袖的衣服吗?

 既然一切都是因果,那被人欺负,也只能承受这个果报吗?





第一组词:涅槃、成佛、圆寂


主持人:在之前的节目中,堪布借着这些佛教词汇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给我们讲解了学佛当中的一些方法,以及需要持有的态度。这期节目我们接着来辨析易混淆词语,看这一组词汇:涅槃、成佛、圆寂。


慈诚罗珠堪布(下文简称“堪布”):涅槃和圆寂,这两个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涅槃从中文的角度来讲,它是一个外来词,圆寂则不是外来词。梵文的“涅槃”,内容就是圆寂。涅槃是梵文的音译;圆寂是这个梵文“涅槃”的意译。两者就是音译和意译的区别。


然后这个圆寂,圆是圆满,比如说释迦牟尼佛成佛,所有的功德都圆满了;寂就是把所有的烦恼,以及这些烦恼的根源全部消灭、断掉,这叫作寂。该圆满的全部圆满了,该断掉的全部断掉了,就叫作圆寂。另外在佛教里面,有一些高僧大德去世了,也叫作圆寂。


那么,人的死亡与佛陀的功德圆满、断除烦恼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南传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圆寂时——用我们俗话讲就是释迦牟尼佛去世的时候,他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所以我们在泰国等南传佛教的寺庙里面,看到卧佛的像特别多,比较重要的佛堂里面,几乎都是卧佛。卧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圆寂时候的样子。而汉传佛教的大雄宝殿,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坐像,但我们几乎看不到释迦牟尼佛的卧像。


南传佛教也就是小乘佛教有这么多的卧佛,就是因为他们认为释迦牟尼佛圆寂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最高境界的时候。虽然这之前佛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但是还有肉体存在,他们认为佛的肉体,毕竟还是人的血肉之躯,只有当释迦牟尼佛离开了这个肉体后,他的智慧从肉体里面出来了,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所以去世和证悟的时候,都用“圆寂”这两个字来表达。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高僧大德去世的时候,也用“圆寂”这两个字来形容。


但是在北传佛教,也就是大乘佛教中,比如说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释迦牟尼佛圆寂,脱离这个肉体,只不过就是一个示现而已。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并不是这个时候才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他本身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肉体只不过是度化众生的一种示现、一种方法。他们认为佛圆寂和在世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境界,所以大乘佛教的佛堂里就不会有太多的卧佛像。


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讲,涅槃、成佛、圆寂,这三个都是一个意思;从小乘佛教的角度来讲,成佛和圆寂也是一个意思,他们认为证得了阿罗汉,就算达到了一个最高的境界。但是大乘佛教就认为,成佛才是最高的境界,成佛才算是圆寂,他的功德圆满了,所有的烦恼都断除了,才可以谈得上是圆寂。阿罗汉只不过就是临时性的一个圆寂,他还没有达到真正最高的境界。所以成佛跟圆寂,从大乘和小乘不同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一点区别。但是大部分时候,涅槃、成佛、圆寂这三个都是一个意思。


主持人:好的,谢谢堪布,您的讲解使我们对这三个词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第二组词:业报、业障、业力


主持人:我们看下一组词汇:业报、业障、业力,三个关于“业”的词。


堪布:这三个都跟“业”有关系。中间的这个“业障”,就是它们的本体。比如说杀生、偷盗这类行为,会在我们的意识当中,产生一种能量,这个能量就叫业。不好的业,对我们的学习、修行,还有日常生活,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它是一种障碍,我们平时称其为业障。


有些时候,业和障,是一个意思。不好的业,比如杀盗淫妄等本身就是障碍,可以这样理解。但有些时候,我们也可以把业和障分开,业就是杀盗淫妄这类的业;障就是除了这些业以外,其他临时性的一些障碍,比如我们遇到的修行上的一些障碍,被鬼神干扰等,这些都是障碍。具体理解需要看它的语境,看它在表达什么。


业力,就是指这个业有一个力量,这个力量是非常可怕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当众生的业力现前时,佛也没有办法。实际上这个业力,是一个自然的规律,不是人为的,也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其他的宗教可能会认为这是某一个神或者某一个造物主,故意惩罚人类或者其他众生,佛教里面是没有这种说法的。


佛教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自然规律分外在的自然规律和内在的自然规律:我们看到大自然的所有变化,叫作外在的自然规律;而内在的自然规律则是,比如我们有了无知无明,然后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这个事情给我们播下了一种不好的能量,这种能量成熟的时候,就引发了一些不好的效果,这一系列的东西,就叫作内在的自然规律。


两个都是自然规律,因为它是自然规律,所以佛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佛教讲释迦牟尼佛不是万物的创造者、主宰者,也不是业力的创造者,他是发现者。释迦牟尼佛发现除了我们能够看到的这些自然规律以外,还有一个无形的力量,在操控我们的命运和生活,这个力量叫作业力。这个力量,任何人都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如果要改变的话,就要从因上面改。比如说我们做了杀盗淫妄这些恶业,如果在果报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就忏悔,在“因”还没有成长的时候,就把它除掉,那这个“果”就不会有了。如果这个果已经出来了,那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力量,任何人都挡不住,佛也没有办法。


我们经常讲,佛教认为佛是全知的,但他不是全能的。如果佛是全能的,一切他都可以操作的话,天下就不会有战争、不会有饥饿、不会有瘟疫,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也不可能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因为这些都是佛不愿意看到的,是他希望不要出现的东西。但是因为众生自己的业力,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佛也没有办法,佛唯一能够做到的是给我们指出一条路。


如果我们按佛的教育去做,我们自己就是救世主,我们可以救自己。除了自己以外,佛教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佛有些时候也救不了,佛唯一能够做到的,是给我们指条准确的路。但是指了这条路以后,走或者不走,正确地走或者是错误理解、走弯路,这些都是个人的事情,佛是没有办法的。


有一部佛经叫作《稻秆经》。《稻秆经》里面,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它说“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如来就是释迦牟尼佛,意思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上出现也好,不出现也罢,法性是永远都存在的。法性是什么意思呢?佛教里面讲的这个法性,翻译成我们现代的语言,就是自然规律,这个自然规律永远都是存在的。


释迦牟尼佛出现至今才二千五百多年,或者是再多一点而已,那么五千年前、一万年前,有没有这个自然规律?一直都有。因为这个自然规律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而是他发现有这样的规律的存在,所以我们对业力的理解非常重要,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最后一个是业报,业报跟福报其实是一个意思,是业力的果报,也就是说业力导致的结果就叫作“业报”。所以我们可以说业力和业障是因,然后业报就是果,它们之间有一个因果的关系。


主持人:这段讲得特别透彻。之前我对业力,其实还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听您讲完之后,我觉得正如您所说,就是佛也无法阻挡这个业力。


堪布:是。


主持人:因为佛也是遵循这个自然规律,证悟了、觉悟了,所以我们此刻能做的,就是好好地遵循这个规律,重视因果,证得解脱。


堪布:佛经里面有一句话就是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圣者是从因下手,我们往往不太在乎因,只怕这个果出现。如果我们在因上面不选择、不取舍的话,那果出现了以后就没有办法了。


主持人:明白,谢谢您给我们讲了这么多。




第三组词:根基、根机、根器


主持人:我们看最后一组词:根基、根机、根器。


堪布:这三个词佛教里面都用。后面的两个,在佛教里面可以说是高频率的词汇。前面的这个根基,也是一个佛教的词汇,但是可能没有后面两个用得多。这三个词里面都有一个“根”字,这个根是什么意思呢?它讲的是人的天赋。


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性格。有些人喜欢学习,有些人不喜欢;或者有些人喜欢学佛、信佛,有些人则不信,等等,都有不一样的天赋。这个天赋是来自于上一世、再上一世,是在非常漫长的生命轮回过程中,沉淀下来、遗留下来的东西,它不是无根无据的。


虽然在某些方面,自己这一生当中没有更多地去接触,但是一直都有这样的天赋。这个天赋有些时候,跟父母有一点点相同,那是基因的原因;有些时候跟父母完全不相同,不一样的天赋、性格。这些大家都是非常了解的,这就是根。


那么这三个词的差别是什么呢?根基,是说这个根可以成为学习和修行的一个基础。比如说一个人的天赋、根,与学佛、修行、善良、慈悲有关系的话,那这个根就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修道的基础。因为他的天赋本身就是善良的、慈悲的,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修行,再加上佛教的教育,他会做得更好,所以它是一个修道的基础。这种语境下,就用基础的这个“基”字,根基。


根机,这个“根”是一样的意思,后面的“机”,和危机、生机的“机”是一个意思。未来修行当中进步的快和慢,对佛教理解的深和浅,都由这个“根”决定。当然这也不是完全由“根”来安排,但是它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根机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根”在未来的学习、修行当中,能起到最关键的作用,所以这个“根”叫作根机。


根器,就是器具,什么样的人听什么样的法。比如说这个杯子适合装茶,另外一个器皿适合装别的东西,不一样的器具就有不一样的作用。有些人的根适合做小乘佛教的器具,装小乘佛教的东西;有些人的根适合做大乘佛教的器具,装大乘佛教的菩提心、般若空性等。因为它像一个器具一样,所以叫作根器。


但是,大体上这三个词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


主持人:明白,感谢堪布为我们讲解了这么多词汇。本期节目到此暂时告一段落,我们下期再见!



推荐阅读


得到传承后,修行才有功德吗?

佛教初学者该如何修行

如何判断自己得到了灌顶?

特别回向给某人,Ta会得到更多利益吗?

念经持咒用汉文还是藏文功德更大?

修法时冒出的恶念,我该拿你怎么办?

你知道功德、福德、福报的区别吗?



每个疑问,都将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慧灯·问道》 每周四与您相约



 • END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收看《慧灯·问道》 


您有问题希求解答,

或者您对栏目的意见和建议,

以及栏目合作、文章转载等事宜,请联系:

📮  wendao@huidengzhiguang.com

本公众号视频及文字内容均为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