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别把躺平当佛系
当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出现了资源和机会的短缺,反映到个人层面就是工作和生活上的“内卷”。有的年轻人在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时,选择了躺平。对于年轻人选择躺平,社会上评价不一。有的人还将躺平和佛系挂钩,认为躺平就是佛系,还把躺平的年轻人称为“佛系青年”。
躺平是佛系行为吗?如果不是,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佛系呢?
很多人选择躺平,是因为卷得太厉害了,实在没有办法,走投无路了,只能放弃,所以才无奈地躺平,并且也不去管以后会怎么样,始终抱着一种“随便、无所谓”的心态。躺平是心态上的脆弱无奈,行动上的逃避放弃。
而佛教徒在遇到一些问题时,会先用智慧了解这个问题的因缘,如果因缘已经发生了,没有办法抗拒,就会选择随缘、接纳。
随缘的意思是说,既然已经发生了,如果从精神或心理上去对抗,其实对自己的伤害会更大。如果不抗拒,选择接纳和包容结果会更好。随着因缘走,就是随缘,这才是真正的佛系的含义。
躺平青年放弃了很多的机会,比如工作的机会等,这是不是放下呢?不是放下,这只是一种逃避。形式上将这些东西放弃了,但是内心当中并没有放下,依然很在乎、执著,空虚和烦恼一点没有减少。
而佛以无碍的慧眼看到:所有事物都是众缘和合而成,瞬间生灭,所以一切都不必执著,要学会随缘放下,接受万事万物缘起缘灭的规律,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来不拒、去不追,以平和之心面对一切的发生。
躺平是彻底放弃了努力奋斗,不消费、不工作、不买车、不买房,维持一个最低的生活标准,不渴望成功、也不奢望爱情——
而佛系并不是说不去做任何事情。佛教虽然倡导少欲知足的生存方式,但并没有要求大家放下家庭,不要工作……比如很多事情我们照样可以去做,但是我们的内心当中已经放下这个东西了。那既然放下了,为什么还要去做呢?这缘于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以及自己生存的必需,并非为了追名逐利。并不是因为我们放不下,而是因为现实生活的需要。比如说为了自己或家人,或为了更多人的生存、生活,不做不行。表面上看好像没有放下,还是照样地在做,照样的工作、照样的生活……但是这些东西已经不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烦恼了。
所以佛系跟躺平,表面看起来有一点点相同的地方,很多不太了解佛教的人,就因为这一点点相同,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了,实际上他们可能也没有深入地去了解。佛教的随缘和所谓的躺平,外在看起来差不多,但内在是天差地别。
喜欢我吗?动动手把我【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