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丨怎样改掉学佛中懒惰的毛病?
问
慈诚罗珠堪布:能够做到不吃肉也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如果没有很强的意志力,想坚持下来也没那么容易。但是如果只吃素,其他的学习和修行都不做,还是有点不完美。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
首先要考虑:学佛,或者说修行和学习对自己有什么帮助?确定了它对今生、来世都有帮助,就有可能会变得更加积极;另外,学佛可以给自己深爱的家人,如父母和子女等带来什么?那些没有学佛和修行时无法帮助他们的事情,学佛之后是否有能力帮助他们?如果确定学佛以后更加能够帮助到他们,就有可能为了他们而去努力,变得非常积极;此外,学佛修行后,随着慈悲心和智慧的提升,你是不是能够把帮助的范围扩大到家人以外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动物,等等。如果发现自己学佛、修行后能够帮助他们,就有可能会产生一种修行的动力。有了动力就有可能从本质上改掉懒惰。
其实,很多人都很懒惰,如果不是因为某些原因,他们现在手里积极在做的事情,有可能根本不想做。但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它的利益,即使不喜欢这个工作,但为了其他一些原因,他们也会去做,而且很认真地去做。其动力,并不是这个工作本身,而是他们考虑到了生活或生存等方面的原因。所以,我们的动力是各种各样的,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来自我们当下所做的事情,很可能来自于其他方面。
同样,你去学佛、打坐,也不一定因为你有兴趣和积极性,不一定因为学习和打坐本身。但是,你打坐和学习之后会发现自己能够帮助到父母了。如果父母年老体衰,不知尚能存世多久,自己之前也没有好好地报答过他们,假如不学佛、不修行,在他们剩余的有生之年也就不知道自己能否帮助他们。而现在,你发现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修行,可以长时间地、不止一世地帮助他们,当你非常确定这一点时,就会拥有一种动力,使你变得更加积极。以上是从正面考虑的方法。
另一个方法,你也可以从负面来考虑。如果一直不学习、不修行,你也许可以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中过一种没有太多压力的生活,那么日子这样过去之后,其结果是什么?再想想:轮回的痛苦、生老病死的痛苦都得不到解决,这样下去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此考虑,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这个恐惧,就可以变成你修行的动力和积极的态度。
这两个方面都要多思考一下。
该文章属于【“慧灯之光网站”微信公众号】原创,如需转载,请先和本公众号联系,申请授权。
素材来源:
什么是咒?为何念咒可以得到加持?丨《慧灯·问道》初入佛门篇
• END •
【 官方网站:huidengzhiguang.com 】
【 慧灯之光禅修公众号:HDZG_ZEN 】
点“在看”,利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