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愿文大疏释》42 * 阅读参考
1
以忏悔支积资净障。
①忏悔的必要。
每个众生相续中都有清净的如来藏,从大乘了义的见解来讲,如来藏和如来的功德没有区别。我们的佛性和已经现证究竟境界的佛陀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众生处在佛性被遮障的状态,就好像如意宝珠上面有厚厚的尘垢,如意宝珠的光芒、功用、妙力丝毫显现不出来,而佛陀相续中的佛性则是完全显露的,所以佛陀具有种种自他二利方面的圆满功德。忏罪的作用就是把相续中所沾染的客尘(指尘世的种种烦恼)、障垢去除掉。
②忏悔与积资的关系。
忏悔和积资的修法虽然不相同,但作用是一体两面——当以忏悔法清净了业障后,资粮也会增上;当如意宝珠上的客尘去掉一分,如意宝珠本性的力量就会显露出一分,显现上就是功德和福报都在增长,这就是佛性光明妙力的显现——积资是从培积福德、增长功德的角度来讲的;净障则是从遣除客尘的角度来宣说。不管是用供养、顶礼等积资的方法,还是用忏悔净障的方法,都是为了让本性层层显露,让自相续的功德出现圆满相。如果相续中业障清净,在闻思修行,增上信心、悲心、菩提心方面不会觉得特别困难,换句话来讲,如果积资净障圆满,佛性就会完全显露,也就会超凡入圣,成就解脱的功德。
2
要抓住根本来忏悔罪业。
①造作罪业是因为无明愚痴。
罪业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知为罪而造罪,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造罪而造罪,还认为“大家都是这样,所以我也这样”。表面看好像因为贪欲或嗔心炽盛,实际上其根源都跟愚痴有关系;另一种是明知是罪而造罪,这种人极度愚痴,克服不了自己的烦恼习气,对因果没有生起诚信,归根结底还是愚痴心重。
②依靠四对治力,所有罪业皆可清净。
A.“所依对治力”是指依靠福田对境来忏悔。
在自前观想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或莲师等佛尊,或者观想三十五佛,或者观想自己的根本上师,或者观想金刚萨埵,以其为皈依境,一心一意祈祷:“我以前造过无数罪业,现依诚信在您面前忏悔,唯愿依靠您的加持力,将我相续中的罪业清净。” 在净土法门中主要依靠阿弥陀佛,这是我们的所依处。这些修持忏悔的所依,就是“所依对治力”。
B.“现行对治力”是指依靠各种修法清净罪业。修菩提心、观修空性、念阿弥陀佛名号、读诵大乘经典、顶礼、转绕等都可以清净业障,都是“现行对治力”。
C.“厌患对治力”的“ 厌患”是指厌恶过患、厌烦过患。如果我们懂得了罪业的苦因苦果、不悦意的相以及最终将感召的恶果,就会对自己无始劫以来所造的罪业产生深恶痛绝的厌烦心,再不想去接触罪业了,自控能力就会强——遇到对境就不会像以前一样随便去造作。就好像一个人曾经误食有毒的食品,九死一生才抢救过来,他一想到这个经历就会生起厌烦心,在这个方面自然就会有排斥性,吃食物就会格外小心是否有毒。这种状态就很像“厌患”。
D.“返回对治力”指立誓永不再犯。
就像一个人下决心再也不服毒一样,如果对罪业深恶痛绝,就会发起勇猛心:“宁舍生命,永不再造。”这就叫“返回”。
综上所述,每一种忏悔法门都带有四对治力,“厌患”和“返回”是最主要的,忏罪主要是依于这两者,这两种力量如果具足,四对治力基本就到位了。
③选择适合自己的忏悔法门。
不仅金刚萨埵的修法可以对治罪业,念诵佛阿弥陀佛名号也会起到清净业障的作用。若念佛的目的是想忏罪,当开始专注于阿弥陀佛的身像或者以阿弥陀佛作为所依,想借用阿弥陀佛无边的力量让自己的罪业清净的时候,就具足了所依对治力;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来忏罪就是现行对治力;在念佛号忏罪的时候,心里肯定有对罪业的厌恶和痛悔,这就属于厌患对治力;心里也会有强烈的想远离罪业、以后再也不愿意造作罪业的愿望,这就是“返回对治力”。
佛教内道各宗派法义圆融相通,不可能背道而驰、互相矛盾,也不存在修一种而遮障另外一种的情况,自己在选择忏悔法门时主要是看自己对哪一种法行特别感兴趣或者很有信心。(想要详细了解四种对治力,可以参考上师的《大圆满前行》讲记114课到118课)
3
用现行对治力忏悔四类罪业。
①忏悔自性罪。“自性罪”即本性就是罪业,比如杀生——即便不受戒也有罪业。
②忏悔佛制罪。“佛制罪”属于佛陀制定的修行人不允许做的事。
③忏悔未认识之自性罪。
④忏悔未知就犯之佛制罪。“未知就犯”意思就是受了戒又没好好学戒,不知道这是罪业而犯了佛制罪。
4
忏悔三种身恶业
父母为主吾等众,
从无始时至今生,
杀生偷盗非梵行,
发露忏悔身三罪。
①【杀生:以兵器、毒药、恶咒等手段故意断绝有情的命根,之后也没有丝毫后悔之心。】
A. 从居士不杀生的根本戒来讲,如果所杀的对境是人和人胎,就犯了根本戒;如果所杀的对境是旁生、含生,则犯支分戒,虽然根本戒不会破,但罪业也很重。女性堕胎属于杀人胎,会犯根本戒,所以做好防护措施在守持戒律上面就会方便一些。
B.从戒律层面讲,杀生时如果具足基、意乐、加行、究竟四种圆满,就会造下圆满的杀业。
【“基”是其他具有生命的众生。“意乐”分为两点:一是无误认定所杀的众生,如果本来想杀人,而错杀了牦牛,这样不犯圆满的杀罪;二是故意发起不间断的杀心(如果在对方命根断绝之前生起后悔心,则不会犯下圆满的杀罪)。“加行”是自己做或教他人做,使用器杖、毒药或者恶咒等任何方法杀害有情。“究竟”是断绝对方的命根。】(《藏传净土法》第42课讲记原文)
以杀人为例。如果在杀生的过程中错杀了人,本来想杀这个,结果杀了另一个,“基”不正确,就不会造下圆满杀业;假如之前想杀这个对境,后来觉得对境可怜,突然就不想杀了,这种属于在意乐上有中断——不是从始至终明确无误地想让对方死——意乐不圆满,也不会犯下圆满的杀业;第三是“加行”,拿刀等开始去杀对境;第四是“究竟”,对境真的死了。
值得注意的是,教唆也属于加行,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居士不能杀生,就教唆别人去做,如果这四种条件具足,犯的也是圆满杀业。
②从对境的角度安立杀业轻重。
A.【杀生当中,杀害父母、上师、阿罗汉等为极重杀罪;】
最殊胜的三种对境就是父母、上师、阿罗汉等。“阿罗汉等”代表的是阿罗汉、缘觉、圣者还有菩萨,指的是圣者。父母是恩田,是最殊胜的对境,父母等同于上师的对境,缘于对境殊胜,造恶感召的罪业快,造善感召的功德也大,在家居士不能因为自己要修行而不管父母,要尽量做到子女该做的本分,要把父母放在自己的心里来孝顺,这也是一种修行。
B.【杀害入道破戒者以及其他人等为中等杀罪;】
破戒者曾经守持过佛陀的清净戒律,虽然后面因为烦恼而破掉戒律,但是他在身份上跟一般的、从来不守戒的众生是完全不相同的;杀这类众生过失很大,属于比较重的罪业。
C.【屠杀旁生为下等杀罪;】
a.【释疑】大乘的教义说一切众生平等,为什么杀旁生不犯根本戒,还属于下等杀罪,而杀人就属于犯了根本戒的中等杀罪呢?
这并不与大乘教义里面一切众生平等的慈悲心相违。从现世的角度讲,和旁生相比较,人的身份确实殊胜,在整个六道众生中,三宝都是在人道中产生的,这样的身份最好修行,可以获得解脱,其他五道的身份都不易解脱,从这个角度安立杀人的罪业要比杀旁生的罪业重。如果不进行观待比较,杀旁生的罪业也很重,根据经教里的描述,杀害旁生也要感召堕地狱的果报。
b.【释疑】破戒的过患这么重,是不是不守戒好一点?
虽然破戒有过患,但守戒的功德很殊胜,尤其是末法时期,哪怕能守一个时辰、一天的戒律,功德都不可思议。菩萨戒和密乘戒中有很多忏悔方便,可以消除破戒的过患。如果不守戒,就没有守戒的功德,想修行成功就很难,因为戒如同大地之所依,所有功德的源泉都是由戒而来。
③从发心状态安立杀业分类。
【诸如,为了获取肉、皮、麝香等而杀生是以贪心杀生;杀死敌人是以嗔心杀生;为了作肉供、塑造佛像、建造佛塔或供养上师而杀生以及声称“杀猛兽无罪”等等是以痴心杀生。】
在菩萨面前供养众生的血肉,就像在母亲面前供养她自己孩子的尸体一样,属于供品不清净。有些藏民把杀牦牛挣到的钱拿出一部分造佛像、建佛塔、供养上师,请僧众念经忏悔他的杀业,另外一部分就自己享用,这么做其实很难减轻他相续中杀牦牛的罪业。以众生的生命为代价,造再庄严的佛塔、佛像,都是菩萨所不欢喜的。
声称“杀猛兽无罪”,属于见解愚痴,它们也是生命,杀了它们会有杀生的过患,这属于以痴心杀生。
④《俱舍论》中的罪业分类。
A.作已积集罪,自己故意亲自动手杀生。
这个是最常见、最普遍的。就像一个屠夫把猪杀了,作已积集,已经做了,明明白白积累了罪业。
B.积而未作罪即策划、协商、唆使别人杀生以及随喜他人杀生。
a.自己与其他两人或众人共同协商后,其中一个人杀生(其他人虽然没有亲自杀生),但所有的人都将犯杀罪。“作”指每个人都是同样的意乐,比如部队打仗,这场战争中,这支部队杀死了多少人,每一个人都会得到杀了这么多人的罪业。生起任何一念恶心都会有果报,所以心态一定要贤善,要控制住自己的分别念。
b.唆使别人杀生以及随喜他人杀生是积已未作罪,即犯下同等罪过。
【故事】:禅师看到蝎子掉到水里快淹死了,生起慈悲心,伸手想把蝎子捞出来,结果被蝎子蛰。旁边的人不解,禅师说:“我去救它是缘于我心生怜悯,不能因为它的恶心或行为而泯灭我的善心。”
【道理】:在评判一件事情是非善恶的时候,要看发生这件事情的因缘以及中间的过程。世间很多事情换一个角度后,就会发现是非的界限发生了改变,所以在分析的时候不能太简单化。
C.本无杀生之心而在无意之中脚下踩死生灵,这是作已不积罪。
是否积累罪业是从有心去造业和无心去造业的角度来区分,无心造业没有严重的罪业,但也不是一点罪业都没有,因为损害了对方,使对方感受了被杀的痛苦,所以还是有果报,但罪业肯定没有前两种罪业重。这种罪业容易犯,所以我们要励力忏悔,如果在果报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把罪业忏悔清净,就不会再感召果报了。
D.梦中杀生属于未积未作罪,这些情况下杀生没有大罪。
梦中杀生会在阿赖耶识中留下杀业的习气,虽然没有大罪、不会感果,但是因为曾经串习过、沾染了恶心的习气而导致后面习气成熟,可能会对自相续有一些负面影响。
⑤【此外,最初为一手策划者,中间为主要协商者,最后是唆使杀生者,无论是口中言说还是以眼神、手势等暗示杀生,都同样犯杀罪。】
杀生的加行部分,有以下几种情况会造成圆满杀业:
a.身体力行,自己去做;
b.口说、眼神、手势、写信;
c.间接引导,比如怂恿抑郁症患者去自杀,由于意乐上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如果对方真的死了,也属于圆满杀业;故意在想死的人旁边放一把刀或者放一瓶安眠药,用暗示性的方法造成对方死亡的,也会造下圆满的杀业。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