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四课2 返回

智诚堪布(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第十四课2

智诚堪布 菩提如意宝珠 2017-03-28


(接上文)

、暇满难得

 第一个暇满难得,暇是闲暇,满是圆满,难得是珍贵。暇满难得又怎么样?有些人就会想,现在我已经有了瑕满人身,讲暇满难得干什么?现在得到的暇满主要是我们前世做了一些获得暇满的因。如果现在不修行,暇满就会浪费掉,再下一世就没办法得到暇满,也就没办法通过人身获得解脱。

暇满很难得,讲了很多难得的情况,各种各样的教理、比喻、数目等等,让我们知道闲暇是什么?圆满是什么?具有闲暇圆满的身体非常难得到,难得的东西就是非常珍贵的。既然得到了我们要珍惜它,而且越难得越珍贵,它的用处也很大,我们怎么去使用这个暇满?这么难得的像如意宝一样的人身,我怎么样去使用它呢?怎么样让它的人身利益最大化呢?怎么让它发挥最大的功效呢?那就是修佛法。如果你用人身去做世间事情就是浪费暇满的人身。如果你只是找食物、满足口福之欲、让自己不挨冻、不饥渴、满足在世间的欲望,很多的事情旁生都做得到。旁生也可以通过努力吃饱肚子,也可以满足两性之间的欲望。得到人身之后只追求这些,这些旁生都做得到,所以我们现在的人身不只是单纯地满足世间的基本要求,也不像一般人那样追求金钱、地位,这普通人身是能做到。

关键人身的价值不只于此,这个人身可以用来修解脱道,让自己、让众生解脱。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这只有暇满人身才能做到。如果用暇满人身做世间的事情,乃至用暇满人身做禽兽的事情,那就是一笔最大的浪费。所以我们要知道为什么难得?我们现在用人身干什么?整个科判学完之后,有个公案让我们去了解。应该特别珍惜这个人身,怎么珍惜?那就是每天尽量地用这个人身去行持善法,让人身的利益发挥到最大化。真正地知道暇满难得,一定用这么难得的人身来修习佛法,从暇满人身的侧面看破今生、放下今生的琐事。因为我没有用人身做其它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就看破了。它就是放弃耽著今生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寿命无常。把这两个修法合起来,就知道真的要看破、放下对今生的耽著。因为人身这么难得,还会很快死亡,所以追求这些世间琐事有什么用呢?只有在短暂的人生当中追求真正对今生后世都有利的善法。这是思维暇满难得大概的纲要。后面我们还会讲暇满难得和出离心是什么关系?从哪个方面观修才能打动我们?让暇满难得在哪个方面对于生出离心有帮助?不把暇满难得思维透,就是想难得难得,我现在得到了又怎么样?这是没抓住核心。我们要去联系观想暇满难得和出离心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生出离心一定要观修暇满难得呢?在观想的时候慢慢把心就转向出离心方面。不是说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修好之后可以打破对今生的执著吗?是在哪个方面做帮助的?这方面要去分析,后面都要穿插这方面的引导,让我们逐渐认识到暇满难得和出离心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丙一(暇满难得)分四:一、思维本性闲暇;二、思维特法圆满;三、思维难得之喻;四、思维数目差别。

这里讲的是暇满难得。第一个科判是闲暇,暇满的暇。第二个科判是圆满,暇满的满。第三个科判是思维难得之喻,体会暇满的难得。

第四个是思维数目差别,对于一般人身和暇满人身、一般的众生和人身之间的差别,思维之后就知道的确很难得。我们上面局部地观想暇和满,可能并不知道暇满和无暇的差距在哪里,但是把暇满的人身和其他的普通人,和其他道中众生的数目一对比,差别就非常明显,就知道我们能得到人身是非常稀有的,一定要珍惜。

这里暇和满是分开讲的,第一个科判是思维本性闲暇,第二是特法圆满。闲暇是有空闲的意思,只有空闲够不够?还不够,只是有空闲有什么用?还要有特法,也就是闲暇的差别法、特别法或者说要点。闲暇就是本性、本体,它相当于大的框架,基本要素是你必须要闲暇,都没有闲暇,哪里会有圆满呢?就像修房子,首先要有框架。画画的话,首先要把线条勾勒出来。总之,闲暇就是本体、本性、大框架。首先要先得到闲暇,远离八无暇,这是基础、基本的要素。

第二个是特法,相当于填充。只有框架还不行,必须要让它充实。要修佛法的话,单单有闲暇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特法。特法就是更加圆满的一些条件。因此讲了自圆满和他圆满,这叫十圆满。就像刚刚讲的,修房子首先要有框架,这叫闲暇,之后要砌砖、装修,把这些弄完了,才是一个房子,可以住了,而且住的很好。画画也是这样,先勾勒出整个线条,之后要充实、上色,把局部弄清楚,完善了之后就是很好的画。暇满人身首先要有空闲、闲暇。在空闲的基础上还有很多实际的内容。你要修行佛法仅有空闲还不够,必须还要具有十圆满,之后才可以真实去了解佛法。总之,进一步的条件和差别就是特法的意思。暇和满,一个是本体,一个是特法,闲暇和圆满是这样讲的。

第三个科判是思维难得的比喻,下面慢慢也会了知。

丁一、思维本性闲暇:

总的来说,没有生于八无暇处而有空闲修持正法,就叫做闲暇。

这里讲的很清楚。总的来讲,我们没有转生在八无暇的地方,而且有修持正法的空闲,这叫做闲暇,也就是有时间。我们没有生于八无暇处,而是有时间、有空闲、也有机会修持正法。

讲暇满人身时有一个要素,就是修正法。修正法的人身才叫暇满人身。否则我们会想,人身是到处都有,好像没什么。但我们不要忘了,这里是讲暇满人身,不是一般的人身。一般的人身、造罪的人身不太难得。真正难得的是有修持正法的空闲。有些人有大把的机会、时间、空闲,但他用去天天打麻将、跳广场舞,没事时候就去遛弯、逛街、遛狗,时间很多,愁得没办法打发。这是有空闲,但不是修持正法的空闲,一定要有修持正法的空闲,才叫做闲暇。

既然闲暇是指远离八无暇,我们要知道到底什么是八无暇。远离了八无暇,就叫闲暇即“有空闲”。

所谓的无暇是指八无暇处,如云:“地狱饿鬼及旁生,边鄙地及长寿天,邪见不遇佛出世,喑哑此等八无暇。”

这里面的八种大概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属于人道的八种无暇;一类属于非人道的八种无暇。比如说地狱饿鬼旁生这是属于三恶趣,再加一个长寿天,这四种不属于人道所摄,而是非人道所摄的无暇处。边鄙地、邪见、不遇佛出世、喑哑这四种是属于人道所摄的。大概是分为这两类,比较容易理解记忆。

下面我们要进一步具体分析八无暇,首先是略说,后面还要稍微广说八无暇。

     一、地狱:如果转生在地狱中,那么日日夜夜连续不断地感受寒热的剧苦,根本没有修法的机会。

有机会修法的就叫闲暇,没有机会的就叫无暇。地狱是所有的六道当中最痛苦最底层的。只要是转生到地狱,就没有安乐的机会了,只是日夜感受到剧苦。

造了很重的业才会转生地狱。消尽恶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修善法来忏悔。如果用这种方法没有消尽那就用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受苦的方式来让恶业消尽。上师、佛陀教诲我们,自在的时候不要造罪业,这是智者的行为。造了罪业之后懂忏悔,这是另外一种智者。如果这两种都不是就是愚者了。第一个愚者是造了罪、不知道因果取舍;第二个愚者是造了罪之后不忏悔,任由自己堕落、任由自己去感受痛苦。已经堕入地狱了可能是因为没有忏悔,即使做了表面的忏悔,力度不够,还是没有消尽罪业而堕落地狱,在地狱中用受苦的方式来消尽。为什么说日日夜夜连续不断?因为造成堕地狱的业是极重的业。人间的痛苦也是恶业造成的,但毕竟人趣中的痛苦还是有间歇的,地狱当中基本上没有间歇,日日夜夜连续不断地感受痛苦。

地狱主要分两类,一个是寒地狱,另一个是热地狱。堕入寒地狱日日夜夜感受寒冷的痛苦,堕入热地狱日日夜夜感受炎热的痛苦。人间的炎热和寒冷在地狱当中根本不值一提。在夏天汉地有四十几度,或者在东北、藏地零下三十度、四十度、五十度,这些方面观待地狱来讲不算是最热或最冷的,因为我们的业没有这么重。又因为是人道的众生,热的话可以吃冰棍、开空调,或者是去哪个地方避暑。如果很冷的地方家里面可以装暖气,总是有方法,出去冷可以穿很厚的衣服。在人道都有解决之道,但在地狱当中没有。在地狱当中比如说曾经在世间很有钱,能不能开许我装个空调?能不能开许我如何如何?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地狱是纯粹受业报的地方,业果成熟了没有自在了。而在人间有自在,是因为业还没有成熟。但一旦堕入地狱了便没有自在可言,只有被动受苦,所以说这是大愚者。

有些人说佛法是消极的,但是佛法并不消极,真正的世间人才消极。为什么说世间人消极?造罪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堕落,任何挽救和对治都不做,任何改变的发心行为都没有,就等着自己堕落去受苦,这是最消极的。所以佛弟子知道自己造的罪业后很积极去拯救,并及时忏罪,这是很积极向上的心态。地狱中的众生日日夜夜感受剧苦,哪里有修法的机会呢?

因为一直处在剧苦中,根本产生不了修法的心,也没有机会可以坐在那不动地听法,连修法的机会都没有。甚至由于业力的感召,都没有办法在面前显现一个善知识。有人说,难道地藏菩萨不是常驻地狱吗?地藏菩萨是常驻地狱的。当你的业力轻微的时候,或是在人间精进地修过法、励力地对治忏悔过,那还有机会遇到地藏菩萨,否则的话连看都看不到。所以从这方面讲,没有修法的机会,一旦堕地狱就是堕入无暇之处了。

我们要想这个问题:现在我没有转生到地狱,实在是非常安乐、是很幸福的事情。如果转生到地狱,比现在的痛苦不知道要猛烈多少倍,而且地狱中根本没有修佛法的机会。现在我们能够遇到佛法,有的道友讲我的环境很差,即使再困难,念咒、观想的机会都还是有的。该学的学完之后,在心中去观想,谁都阻止不了。我可以在家里不供佛像,我可以手上不挂念珠,但是我在心中观想法义,这是谁都挡不住的,从这方面讲我们还是有机会修法的,但地狱中根本没有修法的可能。

所以我们要想:假如现在不精进,下世堕地狱了,那什么时候才能起来?在地狱很长时间中,根本没有机会修法,而且地狱是大无暇处。所以我们没有转生到地狱是非常好的,为了不转生地狱、为了下一世得到暇满,现在必须要精进。

二、饿鬼:如果投生为饿鬼,那么终日感受饥渴的厄难,也不会有机会修法。

如果我们投生到饿鬼道,终日都会感受饥渴的痛苦。这是因为在生前非常悭吝,舍不得上供下施,内心对财富非常耽著。对财富很耽著的话,就会永远处在不满足的状态,这就是饿鬼的心态。有些大德讲饿鬼的痛苦,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饥渴,真实意义的痛苦来自于永远得不到满足,体现在没有办法找到吃的,即使找到也吃不下去。这是因为生前不满足的因导致了没有办法满足的果,所以饿鬼道的饥渴永远满足不了,没有办法达成相应自己心意的、能够吃饱喝足的心愿。

而且环境也是颠倒的:夏天月亮也是特别热;冬天太阳特别冷,这也是不满足。我们在人间,比如说今天很冷,可以在太阳出来的时候晒太阳,这个能满足我们。但是在饿鬼道环境是颠倒的,终日感受痛苦。后面前行中会讲到,有些时候甚至于这些饿鬼不要说喝水、看到水了,十二年中连水的名称都听不到,就是这么大的业力。我们想想看,终日在饥渴的状态中,哪里有心态去修法呢?没有办法去修法。就像我们一两天不吃饭的话,心中非常饥渴难耐,怎么有心思去听法呢?心是慌的、根本没办法去听法。饿鬼道就是这样的情况,根本是无暇之处。

    三、旁生:如果转为旁生,那么遭受被人役使及相互残害的痛苦,也没有修法时机。

如果我们转为旁生(就像平常我们讲的飞禽走兽,还包括除此之外的小虫等也是旁生),被人役使是其中一大类的痛苦。总的来说就是不自在,比如说:马、牛等就经常被人役使。还有相互残害,是指野生动物之间相互残害,如果是家养的动物会被人残害,有些时候即便是没有被人残害也是很愚笨的,根本听不懂佛法。如果被人役使,怎么可能听法呢?互相残害,也是没办法遇到佛法,并且也是听不懂的。即便是没有被人役使,也没有互相残害,比如现在的宠物也是很笨的,没办法接受甚深的法义,跟它讲法是听不懂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修法的时机。

虽然有些佛弟子家里养一些宠物狗、猫,上师讲法的时候会把宠物带去听法,或者放在电脑前听法音。这种做法是比较好的,可以多多少少给宠物种一点善根,但也是仅此而已。我们也不知道它去听法的时候是什么心、作了什么意,只不过是听到声音了。单从听到佛法声音这一点来讲是比较好的。但是它有没有听懂、能否观想,这方面就没有办法去奢望,只要能够听到就算不错了,仅此而已。还能怎么样呢?没办法的。有些佛弟子放生时,会尽量在物命耳边念一些佛号,给它们种一些善根。给宠物念佛号,听法的时候给它们也听一听,种一些善根,除了这个之外,它们没有时间修法,这也是无暇之处。

    四、长寿天:如若转生到长寿天,那么一直处在无想的状态中虚度光阴,也同样不具备修法的时机。

寿命很长的天人就叫长寿天。大恩上师在讲记中讲到,如果从字面上理解,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都可以算作长寿天,还有色界第四层旁边的无想天,都可以算作无暇。

当然我们会说欲界天也有有暇的。欲界天在佛出世、初转法轮的时候,八万天子和五比丘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先后证道的。还有佛陀住世的时候,也有很多天子从天界下来听法,证得初果的也比比皆是。这是特殊时期的情况,但佛出世的时间毕竟是少数的,大多数的时候佛陀没有出世,天人也没有办法修法的。

这并不是欲界天不能修法的最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欲界天的享受太过圆满了,天人的心思不在听法上。因为没有什么苦,基本上类似于心想事成的状态,只要是想得到的东西都可以从如意树上拿。处在特别圆满的欲妙中,心思被欲妙所缠缚,没有心思听法。所以如果转生到欲界天,基本上是属于无暇之处。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的欲界天人有修法、有证果的,但这种情况很少,大部分是属于无暇之处。

还有一种是无色界,绝大多数的无色界天人,也属于无暇。因为无色界没有色法,没有身体听法的条件就没有了。听法必须要耳根,耳识,但无色界天人没有眼根、耳根,就不会有眼识、耳识。他们只有意识和心所法,仅有这些接受不了法的讯息。安住无色界的时候,虽然不是完全没有想(因为最高的无色界是非想非非想,没有粗大的想),但还是有非非想这样细微的想。所以从这方面来讲的话,非想非非想乃至于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等,还是有心里活动、有心识的,只是这种细微的想没办法缘法义。这是无色界的情况。

为什么我们说绝大多数无色界天人属于无暇呢?学过《俱舍论》就会知道,无色界也有阿罗汉。他在色界修完后,必须要到无色界去证阿罗汉。有人问:无色界没人给讲法怎么样证呢?阿罗汉到无色界的时候已经不用再听法了,内心当中的法义已经积累够了,只要靠意念就可以证了。所以到了无色界之后没有身体不用听法,也不用打坐。即使没有色身,在无色界里依然可以证果。《俱舍论》中讲到是这样的,所以说无色界是不是纯无暇处,不敢一概而论。因为无色界也有很多天人证阿罗汉。这些阿罗汉去无色界之前不一定是在人间(现在人间佛法很衰弱),也有从欲界到无色界的,但不多;有些是从色界转生到无色界证果(从欲界到色界,从色界再到无色界),《俱舍论》讲,这叫做次第证果。所以无色界不一定全部是无暇处,但大多数是无暇处。

色界其实也一样。《俱舍论》讲,色界虽然有眼根、眼识、耳识等等,但是他们有闻慧而没有思慧,因为一“思”,马上就入定,所以修行佛法的条件也不圆满。而且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所依,因为主要耽著于禅定,不确定是佛法。但色界不一定是纯粹的无暇,因为色界也有很多证阿罗汉、二果、三果的。

但是色界当中有一个地方绝对是无暇,叫做“无想天”,有些地方讲长寿天就是专指无想天,它相当于四禅天中广果天的郊区。无想天是什么状态?刚转生到无想天时的第一念有想法,“我要入定了”,最后出定的那一念有思想,中间没有思想,有色身但是“无想”。按照《俱舍论》的讲法,在无想天入定的过程当中,心、心所全部不起,寂灭一切心和心所法。除了要入定之前第一念有一个作意,出定之后有一个想法(有了想法之后,马上就要堕落了)之外,中间很长时间当中,“一直处于无想的状态中”,心、心所都不起,只是享受以前修无想定的果。入无想定后,没有痛苦,感觉很舒适、快乐。感觉很快就出来了,但其实时间很长。这里面一点善法都没修,一直安住在无想定当中。

为什么说绝对是无暇呢?《俱舍论》讲,有两种状态纯粹没有心、心所。一种是小乘三果以上的圣者以及第四果阿罗汉有能力入“灭尽定”,也叫“灭尽受想定”—受蕴和想蕴的灭尽。因为受和想的作用很突出、粗大,所以叫灭尽受想定。其实不单单是灭尽受蕴和想蕴的心所,而是一切心、心所都灭尽了。这是三果、四果圣者可以入的灭尽定—没有心、心所,是圣人修的,因此不能说是无暇。

还有一种是外道在人间因地时修的无想定,所得的果叫无想天。这种无想定是修到四禅以上,寂灭心和心所。在人间修的时候,他的心、心所就灭掉了,后来果成熟了转生无想天。这纯粹是外道的定,把无想天当成涅槃,把无想定当成解脱道。死了之后升到无想天,“我要入涅槃”,就开始入定,中间什么都不起。出定之后,“完了,”他想:“涅槃怎么是这样?明明我已经涅槃了为什么又出来了?”因而生起邪见:“解脱是假的”,产生了邪见就堕落了。这是外道的禅定,第一念和最后一念有心,中间没有心。他把这种定错当作解脱道去修,把无想定错认为涅槃的果位。所以,真正意义上绝对的无暇指的是无想天。

其它地方,包括非想非非想天、无色界、色界等,都有圣者。但这些圣者但绝对不可能入无想定,不会生到无想天上(有可能会生到其它地方)。所以严格意义上讲,长寿天即无想天是真正的无暇,泛泛地讲,大多数无色界、色界、欲界的天人,都可以叫无暇(但是还有特殊情况,刚才已经分析过了)。

下面讲四种人间的无暇。

    五、边地:假设转生在边鄙地方,那里无有佛法,因而也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边鄙地方现在还是很多的,虽然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佛法,但是也有些地方没有三宝,没有寺院、僧人、学佛的居士,没有守五戒、斋戒的人。还有一些更偏远的像非洲等外道盛行的地方是边地。边地是指没有三宝名称,没有佛弟子行持戒律、讲经说法的地方。

假如转生在边鄙地方,没有佛法,怎么可能有修法的机会呢?有些人说,虽然这些地方没有佛法,但是,如果去了一个可以修行佛法的人,或者虽然他没有皈依三宝,但以前是修行人,这还算不算边地?这是很特殊的情况。这里主要指整体而言,没有人行持佛法,没有寺院等三宝所依,都叫做边地。这些地方没有佛法、三宝,连三宝的名称都听不到,怎么可能有修行佛法的机会?一旦转在边地是很可怜的,虽然你是人,佛法也还没有隐没,却是在无暇之处。

    六、持邪见者:如果投生为外道或成为随同他们的持邪见者,就会因为自相续被邪见染污而没有修法的良机。

如果生于外道团体、外道家族中,或者成为随从他们的持邪见者(持有常见、断见的人),会因为自相续被各式各样的邪见所染污,而没有修法的良机。

印度有些守持无因果的断见外道,认为人死了之后完全断灭了。有些守持常见的外道,虽然也承许有前后世、因果、解脱道,但认为有一个常有的我存在。这些常、断见都叫邪见。要修行佛法,首先要有世间正见——因果见,在世间正见的基础上还需要具有空性见。出世间和世间两种正见具足,才可以修持正法。否则,如果成为持邪见者就没办法真实地修行佛法,这也属于无暇。

    七、佛不出世:如果出生在暗劫,那么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不晓善恶,也就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这里面有暗劫、明劫。明劫是佛陀出世的劫,比如现在我们就是明劫,因为释迦牟尼佛出世了,成佛之后讲法,有法义传递下来就叫明劫。如果在一整个劫当中没有佛陀出世,就叫做暗劫。“暗”是“黑暗”,因为没有三宝光明,所以叫暗劫。暗劫中虽然生在人间,但没有佛陀出世,没有佛、法、僧,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不知道善恶的取舍,因此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八:喑哑:如果投生为喑哑之人,则心相续无法调柔,由此导致无有机会修法。

喑哑指没办法讲话、听不到声音,还有心不堪能的意根喑哑,类似白痴,意根中没有俱生慧(辨别能力)。我们想想看,如果自己诸根不具会怎么样?有眼根可以看佛经,有耳根可以听法语,心智正常可以思维。否则,就看不到经书、佛像,也没办法听闻法义。喑哑是第四种人间的无暇,看不到、听不到、心智也没办法思维的话,虽然是人也属于无暇之处。

远离了以上讲的八种情况,也叫“八难”或八无暇,就是闲暇的自性。首先,排除地狱、恶鬼、旁生、长寿天之后是个人,就有闲暇,至少有机会了。再排除佛不出世:虽然是人,佛不出世一切都没办法安立。再排除边地:虽然佛出世了,但生在边地也不行。又排除持邪见者:虽然佛出世,我没生在边地,生在中土,但如果是一个持邪见者怎么办?在佛法兴盛时,中土也有很多持邪见的人,持邪见者是不会有机会的。虽然内心当中没有明显的邪见,但如果诸根不具、喑哑,也没办法接受佛法。把这些一一排除之后,修行佛法的所有闲暇都有了:佛已出世、不是边地、不持邪见、不是喑哑,这是总的基础,再加上后面要讲的特法:自圆满和他圆满(五种他圆满,五种自圆满),这十圆满具有了,才真正是暇满难得的人身,修行佛法的所有条件、框架和特法都有了。

前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八无暇,后面华智仁波切、大恩上师会进一步分析。这些分析很重要,越分析我们越知道,现在得到人身、远离这些情况不容易,尤其是了知它们的因之后,我们就知道的确是难得。得到暇满人身后,要尽量地使用人身来修善法,不要把人身浪费到没有意义的世间琐事上面。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