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残酷才是青春》第七章(13~15)|索吉达堪布|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動物樂傳心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残酷才是青春》
索达吉堪布
第七章 13~15
07七
谁会爱尽天下人佛陀不是神,也不是造物主。他只是揭示了万法的规律,让我们去照做。假如不照做,也不是佛陀在惩罚你,而是规律在惩罚你,就像不怕火便会被烧伤一样。
啥都有,就是"我"不在了
假如一开始就把人生的目标定在钱财、地位上,真正的"我"都丢失了,那又何谈"我"的幸福?
或许有人会想∶"佛法经得起观察倒是好事,但这跟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很多人,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我去过很多学校,发现好多老师和同学,既不想听佛教的甚深道理,也不想钻研科学方面的知识。他们特别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工作、感情、生活;他们特别喜欢听的,也是能解决当下这些问题的教言。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对人生真理拥有正确见解,那像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问题,肯定可以迎刃而解;反之,假如一开始就把人生的目标定在钱财、地位上,真正的"我"都丢失了,那又何谈"我"的幸福?
从前,一位公差押解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去京城。路途很远,负责任的公差每天早晨醒来后,都要清点身边的几样东西∶第一样是包袱,他们的盘缠、衣服都在里面,当然不能丢;第二样是公文,只有将这份公文交到京师,才算完成任务;第三样是押解的和尚;第四样是自己。
公差天天都清点一遍∶"包袱还在,公文还在,和尚还在,我自己也还在。"这才开始出发上路。
日复一日,偏僻的小路上经常只有他们两个在行走,很是寂寞。久而久之,他们彼此互相照应,关系越来越像朋友了。
有一天,风雨交加,赶了一天路的他们饥寒交迫,遂投宿到一家破庙里。和尚对公差说∶"不远处有个集市,我给你打点儿酒吧,今天好好放松一下。"听后,公差没在意,打开枷锁放和尚去了。一会儿,和尚打酒归来,还捎了不少下酒菜。公差喝得酩酊大醉,沉沉地睡了过去。
一看机会来了,和尚就从怀里掏出一把刚买的剃刀,将公差的头剃得精光。然后扒下公差的衣服换上,又将自己的僧衣裹在公差身上,连夜逃走了。
公差浑然不觉,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醒来后一摸手边,包袱还在;再看公文,也在;找和尚,竟然不见了。公差抓挠着头皮想∶"和尚哪儿去了呢?"猛然发现自个儿头是光的,身上穿着僧衣,于是恍然大悟,原来和尚也在!
前面三样都在,第四样就该找自己了。公差又在庙里庙外四处找,怎么也找不着,心里就纳闷儿了∶"和尚还在,可我到哪儿去了?"
现在世间上的很多人,也像这个公差一样,没日没夜地忙着各种琐事,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变成了囚徒,结果"我"却找不到了。
人的大多数疾病
均是源于心中的分别妄念
其实,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患得患失,终目心神不安……
在藏地,有许许多多的修行人,身体特别健康,心态也特别乐观。
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物质生活优越或自然条件舒适,相反,来过藏地的人都清楚,这里气候多变、高寒缺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藏族人心里却充满阳光,一直有种满足感、幸福感,其中的秘诀究竟在哪儿呢?就是源于藏传佛教的滋润。
藏传佛教,是佛教三大支系之一,自8世纪从印度传入藏地,此后99%的藏族人从童年开始就信仰藏传佛教,并由此带来了身心安乐。尤其是修持藏密的人,大多数身体轻健、延年益寿,这样的例子不乏其数。
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有一位学者,曾通过对40位虹化成就者的统计,发现这些人大多都活到了100岁以上,年龄最小者为80多岁,年龄最大者为140多岁。可见,藏密对人类的健康长寿确实有显著作用。
其实,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患得患失,终日心神不安·……而佛教修行以调心为本,心态若调整平衡了,身体自然就会好。
在藏地,有不计其数的经论续部,其核心内容就是要调心。藏地医典《四部续》中也说∶大多数疾病,均是源于人的分别妄念。
人一旦产生了贪嗔等执著分别,身心肯定不健康。比如你跟别人吵架了,那在好几天中,心里都会憋着火气,甚至晚上还会失眠。但如果把心态调好了,病也就从根本上铲除了。汉地的智者大师亦云∶"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
实际上,不仅仅佛教这样认为,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80%的人体免疫力受情绪的影响。恐惧、忧郁、压力、悲观等负面情绪,会造成免疫系统紊乱;而快乐的情绪,能使大脑分泌一些有益健康的物质,激活人体免疫功能。
所以,哪怕是为了身体的健康,学会调心也非常重要!
藏地风光
磕头、禅修
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一切的调身窍诀,其根本前提就是要有利他心。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但佛教认为,如果你只有"动"而没有"静",寿命不一定会延长。
其实,静心息虑、凝神内守也能极大调动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比如,汉地的虚云老和尚、清定上师,他们虽然衣食俭朴,甚至常年风餐露宿,但由于喜欢静坐禅修,故而能尽享天年。
因此,"动"与"静"相结合,才是佛教养生的一大特点。在身体的运动中,磕头是极好的方式。它是一种全身心的锻炼,不仅功德不可思议,而且每天若能磕一百个头,久而久之,身体也会逐渐健壮,不容易衰老。所以,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哪怕一天只磕三个头,也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你有时间的话,早上起来最好能坐坐禅。倘若实在不会,也可以在面前摆放释迦牟尼佛的佛像,仔细看一会儿,闭起眼来观想,想不起来了再看一会儿,再闭目观想….
如果连这个都不会,那就什么都不想,让心静下来,坐两三分钟乃至半个小时。这样可令周身之气运行正常,其实也是一种坐禅,对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益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切的调身窍诀,其根本前提就是要有利他心,这才是最重要的。假如你平时比较自私,缺少慈悲,那不管怎么样保养,可能也用处不大。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鹅仔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參與的朋友可以聯繫紫瑩老師
随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