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動物樂傳心 >> 有声读物|《苦才是人生》十六| 今日苦乃昨日种 返回

有声读物|《苦才是人生》十六| 今日苦乃昨日种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索达吉堪布


01.今日苦乃昨日种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在这滚滚的红尘俗世中,忍辱柔和是为人处世的一剂良方。如果这个看不惯、那个听不惯,整天活在愤世嫉俗当中,真的特别累!



每个人如今所遭遇的一切,都有它特定的因缘,绝不是无缘无故的。


我曾在泰国看过一本《法句经》的讲义,里面就有一则公案,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很久以前,一个妇女喂养了一只母鸡,母鸡辛辛苦苦生蛋孵出小鸡后,那个妇女便将小鸡全部吃掉。母鸡为此怀恨在心,并发下恶愿:“这个恶女人,总是吃掉我的孩子,来世我也要吃你的孩子!”


因果愿力是不虚的,妇女后来投生成一只大母鸡,那只母鸡投生为猫。因前世的业力,每当大母鸡孵出孩子,猫便去全部将它们吃光。大母鸡同样也生了嗔恨,而发下恶愿:“这个恶猫,总是吃掉我的孩子,来世我也要如此!”这对冤家死后,猫投生为母鹿,大母鸡投生为豹子。母鹿生的小鹿,豹子便会毫不留情地吃掉。


轮回的悲剧,不断反复地上演---


到了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母鹿因恶愿变成一罗刹女,豹子则投生为女人。罗刹女又去吃女人的孩子,女人惶恐万分地抱着孩子,逃到佛陀前去寻求救护。


这对冤家一追一逃,到了佛陀跟前。佛陀慈悲加持,使这对多世的冤家安静了下来,然后给她们说法,令其明白前世的恶缘。依靠佛陀的力量,她们终于了结宿怨,摆脱了继续相残的命运。在轮回中,如此冤冤相报的现象,多得实在无法计数。所以,我们在遇到恶缘时,也应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恶业现前,不要以怨抱怨、再结新殃,否则,“母鸡与猫”的悲剧就会无休止地上演。






很多人的安忍力非常差,不要说别人伤害自己,就是说几句难听的话,自己也会怒火中烧、火冒三丈。其实,我们没必要如此计较。憨山大师曾言:“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在这滚滚的红尘俗世中,忍辱柔和是为人处世的一剂良方。如果这个看不惯、那个听不惯,整天活在愤世嫉俗当中,真的特别累!


实际上,人与人之间有一点摩擦,应该早点把它忘得一干二净。即使有些人在公共场合谩骂你、侮辱你、诽谤你,你也要披上安忍的铠甲,“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然,这说起来简单,可事情落到自己头上时,许多人因为“肚子”太小,根本没有办法包容。不像弥勒佛的“大肚”,可以容得下一切。有一副描写弥勒佛的对联非常好,上联是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是“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大家也应常以此对照自己。


在汉地历史上布袋和尚据说是弥勒佛的化身。当年别人用恶语来骂他,他笑嘻嘻地直叫好;用棍棒来打他,他马上倒下去,省得别人费力气;把口水吐到他脸上,他也不去擦,任口水自然干---我们很多人可不是这样,不要说口水吐到脸上,就连洗脸水倒在自己的鞋上,也是气的要命,当下就口不择言,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部说出来了,为一点小事闹得头破血流。这样的话,难道事后不觉得后悔吗?



02.忍是世上最难的修行



最难行持的苦行是什么?就是当我们面对无缘无故的羞辱、无中生有的诽谤,或有人以百般手段来折磨自己,这时侯还能忍得下来。



忍,是人生中最难修的。俗话说:“忍字高来忍字高,忍字头上一把刀。”《入菩萨行论》中也说:“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所有的罪恶中,没有一个像嗔心那么可怕的;所有的苦行中,没有一个像安忍那样难行的。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苦行,如外道有绝食等无意义苦行,佛教中有守八关斋戒及为了修法的苦行,但比较而言,这些苦都算不得什么,只是身体受些磨难罢了。最难行持的苦行是什么?就是当我们面对无缘无故的羞辱、无中生有的诽谤,或有人以百般手段来折磨自己,这时候还能忍得下来。


但即便困难,我们也要依靠众多道理,千方百计地努力修安忍。往昔,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一仙人,名叫忍力,他发愿永远不对众生起嗔心。当时有一魔王为了摧毁他的修行,故意幻化出一千人,用恶毒的语言诅咒他,用妄语肆意诽谤他,大庭广众中,用难以启齿的言词羞辱他。当他前往城市时,这些人还把大粪浇在他的头上、衣上、钵里,用扫帚猛击其头---这些人时时处处加害他,但不管别人如何待他,忍力仙人从未怒目相向,也从未想过以牙还牙,甚至连“我到底做错什么”之类的话也没说。他只是暗自发愿:“以此修安忍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等我成佛之后,一定要先度化这些人!”






作为佛陀的随学者,我们也应以此时时提醒自己。要知道,嗔心与慈悲心直接相违。大乘佛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可是一旦有了嗔心,不但不愿意利益众生,反而还想伤害他们,此举与大乘教义完全相悖。因此, 在所有的罪恶中,再没有比嗔恨心更严重的了。


话虽如此,可是一旦逆境现前,真正能做到也不容易。日本的白隐禅师,就以安忍而著称于世。曾有位姑娘与一男子有染,生下一子。姑娘怕虔信佛法的父母谴责,就告诉父母,此事乃白隐禅师所为,因父母对禅师一直尊敬有加,她以为这样做可免父母责难。不明真相的父母,听信了女儿的谎言,抱着刚生下的婴儿扔给禅师,骂道:“你这个败坏佛门的假和尚,以前没看清你的丑恶面目,蒙受你的期骗,没想到你竟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这是你的儿子,拿去吧!”禅师淡淡地说了声:“是这样吗?”就默默地接过孩子。



父母更以为没有冤枉禅师,将此事到处传播。不多久,人们都知道了禅师的“丑恶行径”,纷纷白眼相视。禅师抱着柔弱的婴儿,到刚生过孩子的人家乞求奶水。那些人说:“哼!要不是看在孩子可怜的份上,才不会给你呢!”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姑娘的良心备受煎熬。她不想再看到人们对禅师的不公正待遇,终于向父母坦白了一切。


父母万分羞愧地来到禅师面前忏悔。禅师听后,仍是那句话:“是这样吗?”试想,假如唤作是我们,会这样淡而化之吗?



03“忍”要经得起考验






有些人在修安忍时,过了一段时间,感觉修行不错,好像到了一定的境界,就开始沾沾自喜起来。其实,你没必要高兴过早,有时候,这种境界不一定经得起考验。




以前有一位老人,他脾气不太好,为了让自己不生嗔,就在客厅写下“百忍堂”三个大字, 以此来提醒自己要安忍。过了不久,他自认为安忍修的不错,对此相当满意,逢人便开始夸耀。一天,有个乞丐为了试探他,故意来到客厅里,假装不知道的问:“这三个字怎么读?”他微笑着回答:“百忍堂。”“噢,百忍堂。”乞丐重复了一遍,然后就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乞丐又回来问:“实在抱歉,我忘了它叫什么,您可不可以再说一遍?”老人有点不耐烦,没好气地说:“百忍堂。”“好好好,谢谢你。”过一会儿,他又回来,再次问同样的问题。老人特别生气,吼道:“难道三个字都记不住吗?是百忍堂!”乞丐听了,笑笑说:“噢---原来是不忍堂!”


可见,安忍是最难修的,别人稍不中意的语言或行为,就能让自己的嗔心一触即发。还有一个故事,也讲了同样的道理:有位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程到宗杲禅师处要求出家。禅师说:“不要着急,慢慢来。”将军祈求道:“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禅师劝他:“慢慢再说吧。”将军没有办法,只好回去。某日,将军起了个大早,跑到寺院里礼佛。宗杲禅师一见他,便问:“将军为何这么早就来拜佛?”将军说:“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禅师开玩笑地回道:“起得这么早,不怕妻偷人?”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骂道:“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禅师哈哈一笑:“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凡夫人不能过早地说大话,自认为一切都看得破、放得下,可是一碰到违缘,什么境界都一扫而光了。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向日葵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后感


★启动线上读书计划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随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