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当下的力量75丨嗯,你说的都对 返回

当下的力量75丨嗯,你说的都对

梓露&宝宝 静怡苑心灵乐园待迁入 2023-02-18


Discussion


宝宝:奶奶,提到好为人师,我挺有感触。我以前学心理学的时候,有个朋友那会儿家庭不太幸福,常常很郁闷,我没事就老去开导他。后来有一次他对我说:“你让我有点不知道怎么跟你讲话。”我问:“为什么呀?”他说:“就好比你是一个医生,你是可以给我看病,但如果我没病你还非要给我看病,就让我挺难受的。”从那次开始我就觉得自己真的挺傻。


还有,前一阵子我和朋友商量一件事情,这件事我还是挺上心的,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当这个组织者让大家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一说的时候,大多数人没什么意见,我就把我自己的想法都和盘托出。但是,最后我所有的意见竟然没有一项被采纳。一开始我内心还是有点儿小失落,于是赌气了那么几分钟,想我就不参与这个事情了吧。后来反过来一想,不对,不应该这样。虽然我自己很努力,但我说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反过来说,如果大家一下就听了我的,我可能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而沾沾自喜,所以不听我的也有好处。这事既然是我愿意做的,就应该随顺大家,不管用什么方式都去促成这件事情。这么一想心里就开阔多了。虽然在过程中“小我”还在反反复复地挣扎,但它没有太大力量,还能被踩下去。


奶奶:对,大家也知道我总是习惯性地给乐园宝宝指点江山,但因为彼此还是有年龄差,我有些建议不一定就适合他们。我只是按照自己所谓的“正确”在做事情,并且对他们的将来有一些过度的担忧。比如担忧他们的身体、生活习惯,或是担忧他们将来的生活,就老会情不自禁地给他们出些主意,但其实很多时候往往不会被采纳。尤其指点太多以后,偶尔也会看到别人心里的不爽,当然乐园宝宝不至于恨我,但我的确还是在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一丝愤怒,这时我就会给自己说:“你要再去管这些人,下一秒你就跳到河里死了算了!”我也曾多次感到挫败,一直在努力说服自己不要过于好为人师。


所以,我觉得不用一味地把自己的主张推给别人,先把自己管好再说。如果别人看到我们健康了,自然会跟着我们的生活习惯走。好比这些人一会又痛经了,一会又天天拉肚子,某一天应该也不会再继续作下去,而会想起我们曾经播下的健康的种子。现在我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喜欢去指点别人了,自己天天呆在家里,谁也不见,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我觉得这样是最好的。没准儿我能活到100岁,然后看着他们一个个作的人会怎么样,等他们明白了道理,自然会想起曾经的告诫,从而改变自己的习惯,哈哈。



包括对自己的孩子,也是需要如此,因为有时妈妈和孩子之间容易闹矛盾,其实很大的原因就是妈妈对孩子的将来过度担忧所致。但你们看当爸的,一回家就会带着孩子打游戏、看电视等等,所以孩子就会特别喜欢爸爸。妈妈之所以如此担忧,也是因为她们对孩子的未来有太多的恐惧。但我们要知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成绩不好的娃娃也不一定就不能成功。所以,我觉得当妈的有时也应像爸爸一样佛系,这样生命当中的恐惧就会减少很多。


宝宝:奶奶,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当我因为见解不同与别人产生分歧时,很多时候我都会从维护自己见解的角度出发去争论。我已经意识到这是自己在执着,小我的意识较大,那这种情况下我能否训练自己只是保持静默,然后看着自己的起心动念就好了?


奶奶:这得分情况。一开始我自己也尝试过这样,在一些事情上,因为我比对方早一步意识到某些问题,于是我就率先沉默。但接下来我会发现,这样做反而更容易激怒别人,对方会觉得我们散发出来的信息是:“老子不跟你一般见识,懒得搭理你。”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还是需要用那个“领带原理”来处理。我们可以说:“对,你说得很有道理,就是这样的。”“你讲的听起来不错,继续说说你的意见。”这样是比较恰当的一种做法。说不定当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静下来,去听别人的看法时,会发现自己的脑洞也打开了,他们的办法听上去也不错,原来通往罗马的路真的不止一条。所以,还是要善于倾听不同的观点,这样我们的内心才会变得更为宽广。


比如前两天去参加一个茶会,我就给他们讲到我有很多学茶的老师,各个流派都有,而且相互之间还有点瞧不起对方。他们就问我:“你没有一直跟着一个老师学,这样算不算‘叛变’啊?”我答道:“在不同的老师那里我可以汲取不同的优点,将他们那些适合我的长处结合在一起,然后形成我自己的东西。”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样,我们也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倾听别人的意见,有时会发现对方讲的真的不错。我自己现在也会服老,的确年轻人的许多观点,包括乐园宝宝们的,都比我要新颖得多,我都需要常常向他们学习。总之,多去倾听和接受,对自己的成长还是挺有帮助的,我们要让自己永远保持在一种学习的状态中。这样在听取别人的观点时,对于自己的那个小我也许才不会那么看重。





情不知所起


如果我们总是抱着“我不跟你说,我不跟你争”这种态度,但仍然心存怨气,那我们内心并没有真正放下,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所以还是要去沟通。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遇到那种明显在无理取闹的人,我们就可以不用继续跟他废话了。马斯克不也说过:“我现在已经不和人争吵了,因为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2+2=10,你只需要笑着对他说:‘是的,你真厉害!’”对于这类人,我们无需去与他争论。但我们也要清楚一点,他其实也是我们内心妄自尊大的一种投射。我周围就有这样的人,一个像亲人一样存在的朋友,我们的三观完全不一致,他经常会在我面前说很多令我匪夷所思的观点。最近他患了癌症,再遇到这种情况,我都说:“啊,你说的对。”要是以前我肯定会和他争论,但现在不会了,因为第一他是一个病患,第二我为什么要争论呢?纯粹浪费自己的时间罢了。


宝宝:奶奶,第二个问题,在一些事情上,我觉得如果这样做,对公司或是对大量群体更加有利、更科学,但对方却不赞同。那我是应该坚持还是放弃?


奶奶:涉及到一些大事时,我会尽人事,例如我会把如果不按照我建议的方法去做,可能导致的后果告知对方,甚至上一层的领导,但他们仍然不听取,那我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去“跳崖”,那是没有办法的,因为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一种东西叫“因缘”。我这辈子有很多次这样的经历,明明看着对方要去“跳崖”,我也拼命劝阻,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咕咚”就跳下去了,这实在是我拼尽全力也难以改变的事。


甚至包括我们以前最爱的那个“家”,为了其中的一些事情,我曾经据理力争,但是他们不听,结果后来果然往不好的方向去发展了。可能我们也有一个自证预言的能量吧,事情果然如我所说的那样发生了,但别人也最多只是说一句:“哎呀,你原来说的是对的。”但损失已经不可挽回了,这就叫因缘。这种因缘就连我们的祖师爷们都没有办法去改变,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纠结。 


总之,面临这种情况时,做好自己该做的,把该告知的告知后,结果是什么,就不要执着了,放宽心态,要不然会把自己气死。我以前就会据理力争,甚至不惜大吵一场,叫嚣着:“这件事情上一定一定要听我的!”但事实是,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总是会如你所愿。如果我们永远都强求让别人听自己的,第一,我们做不到,第二,我们会气死。当我们的发心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去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但得放下执着,因为最后是由因缘来决定的;而当我们发现是为着一己私利在做某件事情时,那就及时打住,把自己的心扶正。 


(  连载中 




✦  +

各位宝宝,全新的《智慧融入生活》栏目将继续由日月慧灯平台独家推送,大家如果在工作、生活、情感、家庭、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任何困惑或心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提问与分享,且听奶奶为您分解。(请竭力保护平台,专业问题勿提,提了我们也无法回答,反复提出且劝阻无效者,我们只能将您列入黑名单哦)让我们一起用正确善巧的方式,解决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吧!


因为奶奶不是专业医生,没有行医执照,随便给大家开方子可能会犯法,所以不再收集医药方面的问题,我们只能就如何养生等方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另外,在后期整理时,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在往期文章or问题汇集中已作答,因此建议小伙伴们提问前,可以进入“日月慧灯”平台搜索关键词,在往期分享中寻找答案,若仍未解决,再提问也不迟哦!





寻 人 启 事

亲爱的读者宝宝们:


在未来沉静耕耘的日子里,为响应伟大祖国在科技领域迈出一大步滴号召,我们准备为大家酝酿一份更大的惊喜——逼真呈现生死奇幻元宇宙空间!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拥有临终装备,最终超越生死之狱!


如果您有上述资源或技术,愿意与我们共襄善举,请私信联系我们,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也恳请其他有缘宝宝为促成此事默默祝愿,我们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联系我们时请备注资源类型,如:影视制作、发行以及3D、CG动画制作,分镜导演、动画导演、视效导演、配音导演,建模(Maya)、渲染、美术(分镜画师及原画师)、音效音乐等技术或资源。





心灵乐园

充满了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智慧分享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