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经典解读|《六祖坛经》35:定慧品之四 返回

经典解读|《六祖坛经》35:定慧品之四

HDZGGW 正觉海 2023-07-15





本期摘要Table of Contents

在行、住、坐、卧中,要保持“一行三昧”,即保持证悟的智慧。

证悟的境界,不仅是化身与报身的境界,还是法身的境界。


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直心是。《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一行三昧者”。“三昧”即禅定,意思是在智慧中修行,这里指证悟后的修行。


“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直心是”。“住”和“坐”有什么区别?“坐”是短暂的,“住”是长期的;“直心”,指证悟的境界。在行、住、坐、卧中,要保持“一行三昧”,即保持证悟的智慧。


有些版本用的是“真心”,此处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正直、诚实,不欺骗、不撒谎,这是通常的理解;二是指没有无明的状态,这是更高层次的直心和真心。无明、妄想本身就是自欺欺人的东西,证悟的境界中,没有分别妄念,因此是直心。


“《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净名经》,即《维摩诘所说经》,简称《维摩经》;“道场”,修行的场所。外在的道场,是寺庙或其他场所;内在的道场,即证悟的境界。真正的道场是证悟的境界,因为证悟之后,可于其中培养佛或佛子,所以“直心是道场”。


“直心是净土”。证悟的境界,不仅是化身与报身的境界,还是法身的境界;心的本性是法身的净土,因此“直心是净土”。






下期预告Forthcoming

尚未证悟的人,所有观念都与执著有关。

以证悟空性的智慧,对万事万物都不执著,这才是直心,也叫一行三昧。


推荐文章:经典解读|《六祖坛经》34:定慧品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