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小孩不愿上学,母亲把他扔到学校里就走了,他大哭。另一个小孩跑到劝他:“我刚来时也爱哭,但这里不像家里,哭也没人理,我只好慢慢坚强起来。”这个小孩想想也有道理,就止住了。同样,我们在生活中,痛苦也不一定有人理,一切还是要靠自己,坚强一点吧!
常常发现,小孩问到有关死的问题时,家长便惊慌地阻止,叫他不要瞎想。其实,死是人生第一大事,古希腊哲学家将其看作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无人可以回避。只有从小就敢于正视和思考死亡的人,长大后对人生的态度才会更加深刻、正确。
一个人若心胸狭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那即使给他全世界的一切,他仍然觉得这个世界太小,有诸多不满;一个人若心胸宽广,对任何事物都不执著,那即使他生活简陋,屋里只有一张床,他依然觉得天地很宽,心怀感恩。诚如日本的梦窗国师所说:“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不少人认为:只要满足几次欲望,让自己不再有新鲜感了,欲望就可以减轻。这种想法很天真,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中,满足了无数次欲望了,为什么现在仍烦恼深重呢?其实,满足欲望就像喝盐水来止渴一样,只会让自己越喝越渴,只有依靠佛法从根本上断除执著,才能一劳永逸。
从小到现在,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不断在换。现在自己最喜欢的,还可靠吗?

我们对爱自己的人心怀感恩,却忽略了害自己的人也恩重如山,他让你不断强大,强大到足以承受各种风雨;我们愿意接受诸般赞美,却忘了诽谤声也功不可没,它让你的心沉静下来,面对一切宠辱不惊。
随着工业革命、科技进步,晴朗的天空被雾霾取代了,有些人的白衬衫,出去一天就脏了;随着网络、智能手机等问世,单纯的生活被海量信息取代了,有些人早上一开机,就停不下来了。跟古人相比,毋庸置疑,我们现在便利了许多,但是短期的便利与长期的幸福,哪一个更需要呢?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后天所学的一切知识,都是在告诉我们:五官所接触的世界是真实的。却不知世界根本不是这个样子。而这一点,只有当你认识了心的本来面目后,才能洞彻。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因前世的不同业力,扮演着喜怒哀乐的不同角色。但不管你演得精彩与否、重要与否,迟早都要谢幕的。所以,人生本是一场戏,输不起、看不破又何必?
— 摘自索达吉堪布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