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索达吉堪布 >> 只管去爱 返回

只管去爱



我们无力做伟大的事情,

我们只能以伟大的爱,

做细小的事情。

/

特 蕾 莎 修 女

泥土中能开出莲花,

苦难中能报以微笑

我曾经把特蕾莎修女获得诺贝尔奖时的演讲译成藏文,对于她演讲中提及的两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有一个故事说,一次她跟修女们在街上见到四个无家可归的人,其中一个人的病情非常糟糕,她跟其他修女说:“你们去照顾那三个人,我来看护这个病人。”

她把这个病人带回去,扶到床上,然后握着她的手,抚慰她,因为此时药物对她已经无济于事了。那个病人竟然露出安详的微笑,她紧紧拉着特蕾莎修女的手,说了一声“谢谢你”,就闭上眼睛死去了。

这个病人临终时的语言和态度,让特蕾莎修女很受触动,她说:“我忍不住反思,如果换做是我,我也许只会说,我很饿、很冷,我快死了。而她没有抱怨和不平,只是微笑,对我说谢谢,她教会了我很多。”

一般人往往对乞丐心生厌恶,但在特蕾莎修女眼中,乞丐也是可爱的。这一点很多人难以想象。

佛教中讲:是不是菩萨,不看他的穿着,不看他的外表,而看他是否有一颗无私的利他心。如果对于任何苦难众生,都能无条件地施予救护,这就是菩萨。

 

这世界高低不平,

却有平等的爱与慈悲

还有一个故事说,特蕾莎修女和其他修女外出时,从街边的阴沟里救出一个人,半身已经被蛆虫吃完了。她们把他接到救济所,细心地照料。最后这个人还是离开了。死之前,他说:“我像个牲畜一样在街上活了一辈子,但你们却让我死的时候像一个天使。”这个话,值得很多人思考。

不少人遇到乞丐,即使小小钱财也不愿施舍,但特蕾莎修女却愿意对乞丐付出全部的爱。

另外,在佛教里,慈悲心不仅局限于对人的关怀。

佛教中有一位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修行十二年,下山时看到一只母狗,它下半身已经糜烂,爬满了蛆虫,但是仍然大发嗔心,提起上半身向着路人狂吠。无著菩萨不禁对它生起了深深的悲愍,于是割下自己的肉布施它。

这个故事说明,佛教不仅对人类,对于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生命都以平等心施予救护,因为凡是有情都有着同样的苦乐感受。

 

每个人心中,

都藏着一份大爱

被誉为“东方特蕾莎的新加坡居士许哲,今年114岁了。她的人生方向是:“哪里有穷人,我就往哪里去。”她的生命哲学是:“我爱我的同胞,全宇宙是我的家。”

黑格尔在《生命的哲学》中讲:有个年轻死囚押赴刑场时,围观人群中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看,他那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即将告别人世的年轻人听后,朝老太太深深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说:“周围若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慈善不一定只是钱,试着对身边的人,说句贴心的爱语吧!

藏地著名学者根登群佩说过:“佛教的特点,不是处处发动战争,用武力征服整个世界。而是以连蚂蚁都不杀害的行为,感动了整个世界。”这种博爱,无论是谁都会叹服。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有一份大爱。一旦它被唤醒,那么,圣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摘自索达吉堪布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演讲

《当上帝遇到佛陀》、微博

  相 信 爱  

◆所有图片均为原创,版权归索达吉堪布公众号所有◆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现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