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宗萨钦哲教言 >> 慈悲的上师应该会引导学生走向能达到解脱的学习和修行之道 返回

慈悲的上师应该会引导学生走向能达到解脱的学习和修行之道


另外一个导致藏传喇嘛和他们外国学生之间沟通不畅的,是西方人对于藏区异国情调的着迷。对某些人来说,藏区的宗教仪式、彩色服装、焚香、艺术等,比佛法更有吸引力。

此外,由于藏文化被认为濒临灭绝,许多关心的西方人都热心地提供帮助和支持,所有这些因素都起了作用。许多西方人没有意识到藏文化并不等于佛法,因此喜欢去支持保护藏文化,而不是支持学习和修行佛法。

但是,如果教师真的关心学生的解脱,他们就应该知道教导大家如何折叠传统白巾 (哈达) 是不够的。一位英语老师绝不会不教他的藏人学生不规则动词,而去训练他们怎么翘起小指,从瓷杯中学习去喝英国茶。

而且英语老师也不会坚持喝每杯茶的方式都应该完全相同。英语老师教的是英语语言,而不是古老的英国习惯。一部分的问题是,今天的藏人教师并非都受过完整的佛法教育,而且相当多数都不知道如何教学。

对他们来说,不断重复关于“空性”、 “缘起”等基本佛法既困难又乏味,所以他们把藏区的文化习惯装扮成佛法来教授。

教学并不容易。通常情况下,一项技能或哲学中最关键的方面总是最不具体,也最难传达。例如,在你拿起相机之前,需要知道如何观看你要拍摄的对象。

但你如何教人观看?告诉学生如何设置相机,选择哪种快门速度和光圈,以及传授一些实用的注意事项比较容易。学生们也喜欢如此。同样地,教导空性比教人如何折叠白巾或制作朵玛更难。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藏传教师把他们的指导重点放在如何布置坛城上,如此一来,他们引导学生相信坛城的布置是藏传佛教的关键,这就好比说,只有知道富士和索尼相机的区别时,你才能成为伟大的摄影师。

学生也喜欢学习可以快速应用并产生确切技能的结果。他们喜欢知道如何安排坛城的七杯供水。同时,用藏语来读诵祈祷文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和赞誉。

他们喜欢感觉自己已经学会了课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教导有关空性和缘起的结果几乎看不见,因为它是如此难以捉摸,几乎无法表达。

最初,西方学生可能是为了心灵上的原因而去寻求佛法,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开始对藏区传统的关注──鲜艳的色彩、丰富的织物和超自然的法器,而分散了对佛法主要目标“证悟”的注意力。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与其给学生上速成班,教他们如何养成藏人的习惯,慈悲的上师应该会引导学生走向能达到解脱的学习和修行之道。

庆幸的是,现在的西方人对佛法的了解比在上世纪 60、70 年代时多得多,因此,能用任何有藏文化属性的课程来忽悠学生的喇嘛也相对减少了。

事实上,有为数甚多的西方人比藏人堪布和喇嘛更了解佛法,所以欺 骗不再管用──尽管有些喇嘛还是会尝试。

这样的结果是,藏传佛教不再是过去那种莫测高深、神秘的冒险,它的新奇性也开始消失。这也许反而是件好事。我在这里所提到的问题没有一个是容易解决的,但是我相信,公开谈论这一切是一个好的开始。


公众号推荐

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

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

更多佛学添加个人微信:CRNMSS

(欢迎点击上方名片关注)



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

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