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動物樂傳心 >> 《维摩诘所说经》024| 尾声二 返回

《维摩诘所说经》024| 尾声二

動物樂傳心 2023-04-1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寒冷的季节因你的关注而更温暖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关注

《维摩诘所说经》

The Teaching of Vimalakīrti

Vol.

01.


书籍作者 : 宗萨钦哲仁波切

推荐指数 : ★★★★★

「此书分为两部分,一为宗萨钦哲仁波切所撰写的前言导读《一位名人   卧病在床》,另一为84000重新英译的《维摩诘所说经》。」

第二十四章

宗萨钦哲仁波切 著

尾声二



理想的情况是,善巧的上师会因材施教,对不同根器的人使用各种不同的善巧方便或伎俩。


柠檬会对酒产生与牛奶相同的效果吗?不会。即使你在酒里加了好几公升的柠檬汁,酒也不会凝固奶酪和乳清。


同样地,一个在某人身上非常有效的善巧方便,在另一人身上可能就完全没用。这就是法道非常精细而复杂的原因,同时也是它非常引人入胜的原因。


在正确的人身上使用了正确的伎俩时,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大乘佛法非常擅长使用这种善巧方便,尤其是大乘佛法中的密续 (Tantra)知道所有的伎俩。



《维摩诘经》属于大乘经典,并不是密续经典;但它的许多观点却和密续的观点完全相同。


事实上,许多最重要的密续观念都可以在这部经中找到。或者,换句话说,金刚乘的勇猛、开放及震撼性,以及它经常令人不安,甚至令人震惊的法门,都是在《维摩诘经》中公开讨论的教法与智慧的直接结果;


而这些教法与智慧也为金刚乘不可思议的智慧与方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金刚乘能够毫不犹豫地运用“以烦恼为道”的独特方法,是由于它基于“烦恼即佛陀的光辉”以及“莲花只能生长在潮湿的淤泥,而不是干涸的土地”这类的阐述。


假若一张所谓的“椅子”从来都只被当做桌子用,但是只要一有人坐到上面去,它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多种功能的东西。在那一刻,这张“椅子”只能当成桌子用的执着想法崩解了,从那时起,它既能被当作桌子又能被当作椅子。

Rotate

所谓的椅子


从来只被当桌子用


所谓的烦恼

从一个比较学术而实际的角度来说,烦恼(情绪)只有在没有觉知 (awareness) 伴随的时候,才会成为所谓的烦恼。注意,“所谓的”在这里很重要。


为何如此?假设你在户外小便,突然注意到有个人正朝着你走过来,你会有什么自动的反应?你会停止小便,这是条件反射。


同样地,当我们感到极度瞋恨、嫉妒或骄慢时,如果我们在其中注入了仅只一滴的“觉知病毒”的话,这个烦恼就会生病。生了病的烦恼就是你所需要的,因为生了病的烦恼,是个虚弱的烦恼。


问题是,我们多数人总是等到太迟才给自己打针,这种延迟使得烦恼变得非常肥大又极度机敏。


因此,佛陀才提供给我们这条道路;这条道路与所有其他道路完全不同,因为只要单纯地保持觉知,是完全不会有痛苦的。

大多数人指望首次注射“觉知”就可以立即起作用,但是由于我们百千世以来,这是第一次将“觉知”应用在我们的烦恼上面,因此效果只能维持一剎那。


我们也会期待任何一点的嫉妒、瞋恨和傲慢都立即而且永远地消失,这显然也不会发生。由于我们持续会经验到烦恼,造成某些修行人对自己的修行感到失望。


花了这么多年禅修,坐扁了这么多个蒲团,我们怎么还是会感到嫉妒?这真是令人气馁。我们必须学会对坚持感到满足。每次烦恼生起,只要你记得对它注射恼人的“觉知病毒”,你就应该满足了。


要看到什么明显的效果,可能要花上几年,但在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开始在烦恼生起时注意到它,而终究,你甚至可能会自嘲在一开始竟然感到嫉妒。


当然,嫉妒不是唯一能淹没我们的烦恼,许多其他的烦恼也会,比如说,感觉自己很荒谬的情绪等。心灵道上的初学者,对于障碍是什么样子不会有概念。


你对烦恼生起的反应,就像花圃中的杂草,除非你是园丁,否则很难看出区别。学习分辨哪个杂草是杂草,会需要花点时间,但一旦你学会这样做,你的修持就还算不错。


佛经是佛法的基础

在《维摩诘经》中所讨论的智慧,与金刚乘教导“你应当去做,去想不可思议之事”这句话背后的智慧,两者是相同的。


正因为这种智慧,佛教一直没有被局限在某个地区或种族,它也没有成为单一国家的生存指南,更不是政治斗争、心理学辩论或科学研究的副产品。 


佛教教法与证悟之道,起始于对于“苦”的纯粹体验。这种体验触动了去探究痛苦本质的愿望,生起了完全去除人类痛苦的决心,并且终结于了知对实相的无明是所有痛苦的原因。 


最终,佛法引导我们到达最终的真理,也就是究竟实相。究竟实相虽然非常难以理解,但它正是《维摩诘经》中那些引人入胜、深具洞见,又常令人莞尔的对话的核心。 


我已经重复说过很多次,像我这种人不可能真正理解《维摩诘经》里的教法。事实上,我不可能真正理解佛陀任何广大深奥的教法。

从如来—又称两足尊、人中牛王、释迦太子、应供、天人师、众生怙主—假装不存在这个世界上,至今已经 25 个世纪了。在这段时间中,佛陀的教法传布到许多遥远的异域,包括日本和中国皇帝富丽堂皇、令维摩诘都会钦羡的皇宫中。


世界上一些最从事利他、最声名显赫、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从龙树菩萨到唐代的武则天皇后,都礼敬并景仰佛陀的教法。


现今,佛陀的教言被翻译成各种现代语言,因此,碧绿眼、雀斑鼻、金发、红发、咖啡肤色的人们也能阅读、欣赏、思考其中的智慧。 


衷心接受佛陀教言的诸位,会从中得到很多收获,至少能学习到如何将自己从现代生活中毫无意义的压力、紧张、执着和痴迷中解放出来。 


对于一个传播久远的教法,参考并检视它的源头非常重要。对穆斯林来说,源头是《可兰经》;对基督徒来说,源头是《圣经》;对犹太教徒来说,源头是《塔那赫》。


佛陀所有教法的源头就是佛经,因为它忠实地记载了佛陀的话语。由于佛经是佛法的基础,因此所有的佛教徒都应该以开放的心胸来阅读、学习、探索佛经,这是至关重要的。

更深入地探索佛陀的奥义

FIFA World Cup Qatar 

诸位可能很困惑,我怎么会有勇气写这一篇导读?像我这种人怎么能够妄想介绍完美佛陀的话语?不久以前,从商的陈天桥先生与雒芊芊女士,要我为《维摩诘经》撰写导读。


我受到他们诚心想将这部佛经尽力提供给更多人的美好心愿所感动,于是答应了。当然,很可能的危险是,完美佛陀的教法反而被我这种不完美的人所玷污了。


然而我想,如果这本书可以鼓励诸位读者去挖掘你的心,激发出某些有益的思想;如果它可以鼓励你去积聚一些福德;


如果它可以激起你的好奇心,因而更深入地去探索佛陀广大智慧的奥义,那么这个风险是值得的。


因此,我同意了撰写这篇导读。我的朋友 Janine Schulz 让本书变得更容易阅读。


Andreas Schulz、John Canti、Sarah K. C. Wilkinson、方雅铃、汪海澜、杜翌、姚仁喜、戚淑萍、黄净蕊、黄静仪、冯燕南以及许多其他人在翻译、编辑、校对、研究、修订、设计、出版流通上付出了许多心力。


愿他们以及所有阅读、拿到与拥有本书的人,都获得证悟。同时,也愿我们都能遇见像维摩诘这样的人,有勇气拆解我们的概念,指出我们的障碍,打破我们的禁锢。



—— 未完待续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