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四无量心是生起菩提心的无误之因。如果没有四无量心,菩提心修得再怎么样,也不一定很成功。而菩提心没有修成的话,你修大圆满、观托嘎和本来清净,则无疑是空中楼阁。
很多人在修行时,次第是从上往下来,先要得个最高的灌顶,不修前行,就直接修《上师心滴》或《大圆胜慧》的最深窍诀,如同看到一块生肉就想直接吞下去。然而,正确的修行次第并不是这样,我们务必要从基础打起,在没有生起四无量心之前,无论如何必须要精进观修。
四无量心如果讲得太广,我们一个一个理解,有时候比较困难,但若用一个窍诀来归摄,就是要心地善良。因此,我们要始终如一地修学心地善良。《水木格言》中也说:“贵贱众人皆依,本性善良智者,途中悦意水池,众人皆喜入内。”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喜欢依止本性善良的智者,就像特别悦意的水池,会吸引每个人一样。所以,不管你是出家在家、高贵贫贱,心地善良都是做人的根本,有了它,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成功。
弗莱明,他本是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救的哭声。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了里面,就忙把他救了出来。
隔天,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他家门口,走下来一位优雅的绅士,自称是那个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儿子一命。”农夫拒绝道:“我救人不求任何回报。”
就在这时,农夫的儿子从屋外走进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骄傲地回答:“是。”
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他一定会成为令你骄傲的人。”农民于是答应了。
后来,农夫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青霉素的发明者,他在1945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正是青霉素救了他的命。那位绅士的儿子是谁呢?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一个农夫的一点点善良,就给世界带来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可见,善良的力量不可小觑。记得《水木格言》中说:“心善所做俗事,亦皆趋入正法。”我经常思维这句话,意即心地善良的话,即使做了一件普通的琐事,也会引导你趋入正法。比如你每天在单位上班做事,或者在家为亲朋好友操劳,只要有了心地善良的基础,最终定会成为解脱之因。
所以,华智仁波切的窍诀非常重要,希望各位要再三思维。那天讲“依止善知识”时,华智仁波切也说了,上师的所有法相就是具足菩提心。而菩提心若归纳起来,就是要心地善良,这样的人才算是大乘上师!
《法句譬喻经》中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佛陀在舍卫城时,有个信奉外道的长者,财富多得难以计数。他儿子在20岁时娶妻,婚后二人相敬如宾、恩爱非常。
新婚未满七日,一天妻子想去后花园赏景,他们便相偕前往。妻子见一棵大树上的花很美,被它深深吸引。丈夫为讨妻子欢心,就爬到树上摘花,结果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当场重伤而亡。
听到这一噩耗,全家人痛不欲生,个个悲伤痛哭。到了出殡的日子,长者见自己白发人送黑发者,内心尤为悲苦。
佛陀知道他们得度的因缘已成熟,就出现在他们面前。长者全家见佛陀亲临,感动不已,立即恭敬顶礼佛陀,对佛陀诉说心中的哀痛。佛陀讲述了万法无常、轮回皆苦的道理,劝他们不要特别伤心。
长者听闻妙法,当下放下忧伤。他问佛陀:“我儿子过去曾造了什么恶业,以至于年纪轻轻就丧命了?”
佛陀说:“过去,有一个少年手持弓箭,和三个朋友到树林游玩。少年看见树上停着麻雀,便想将它射下。在旁的三个朋友不但不劝阻,反而一直鼓励:“如果你能一箭射中,那实在是了不起!”少年听了,就举起弓箭射去,麻雀中箭堕地而亡,一旁的三人兴奋得拍手大笑。此后,他们四人经历了无数劫的生死流转,共同为他们杀鸟的罪业而受报。
那三个见杀随喜的人,一位因过去修福,现在天上享福;一位投生至海中,成为龙王;另一位就是你。这名射箭的少年,先投生至天上,是天人的儿子;命终后投胎到人道,成为你的儿子;如今从树上摔死,立即化生为龙王的儿子,刚出生就被大鹏吃掉了。
所以,此时此刻,天上、人间、海中有三位父亲,都在为儿子的死而痛哭。这个儿子,就是用箭射杀麻雀的少年,因为造下杀业,所以他世世短命。而在一旁随喜杀业的三人,则同尝失去儿子的苦果。可见,因果丝毫不爽,不可不慎!”
佛陀又为大众说了一偈:“识神造三界,善不善五处,阴行而默至,所往如响应。色欲不色有,一切因宿行,如种随本像,自然报如影。”这一家人听后,个个法喜充满,当下证得须陀洹果。
回 向 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