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因明的眼镜,看清无常真相
文|释圆谅
01
无信仰者PK佛教因明自宗
1. 无信仰者的观点
对于现今没有信仰的大部分人,他们认为世间的一切万物有粗大的、较为明显的无常变化,而不承认它们有细微的刹那变化。
例如:一个新的瓶子没有被用过,那么今天的这个瓶子,就是昨天的这个瓶子。而如同成年时的我与少年时的我不相同,这种粗大显著的变化,他们是认可的。
并且,他们认为一切万法遇到灭因才会灭,不遇灭因则不会毁灭。
例如:瓶子在遇见铁锤之前一直是存在的,而当被铁锤重重击打时瓶子就会毁灭。因此,铁锤是瓶子的灭因。
2. 佛教因明自宗
对于对方的这种观点,自宗并不认可。因此,以下从破斥他宗与安立自宗两方面进行论述。
①驳斥无信仰者的观点
⑴ 如果你们认为瓶子遇到铁锤之前一直存在,那么这个瓶子应该永远不会毁灭,是常法之故。既然是常恒之法,就永远不会发生改变。即使后来遇到铁锤敲击,也应成不灭。但你们认为瓶子先前不灭,遇到灭因才会毁灭。这即是承许瓶子先前是常法,后来是无常法。此种承许就如同说瓶子既有亦无一般,十分荒谬。因为一个法上不会存在相违的两种体性。
⑵ 再从时间角度详细分析:假设一个瓶子自形成起至一百刹那之间,未曾遇到毁灭之因,在第一百刹那时遇到灭因而毁灭。这期间必然有第一刹那刚刚形成的阶段,以及依次第二刹那等阶段。如果所有刹那阶段的瓶子均是一个,那么第一刹那的瓶子与第一百刹那的瓶子也必须是一个。
如此一来,此瓶子第一刹那便会毁灭,而不会住留一百刹那。或者,此瓶子在第一百刹那即将毁灭时,还应该可以安住一百刹那。
如此过失对方无法避免。但他们还是认为今天的我就是昨天的我。“去年我走过这条路,明年还要再次走过这条路。”而将去年、今年、明年的那条路思维成是常有的一条路。
为何对方会有如此认识?因为他们一直都把这种相同的相续执着为一体,而产生常有的观念。事实上不要说去年与明年,甚至今天早上的路,在晚上时也不复存在,所看到的完全是崭新的一条路。
②安立自宗
自宗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刹那生灭的自性,并不是观待灭因而毁灭的。
⑴ 无观待因
为了说明此理,自宗以无观待因来证实。论式:“存在的任何有实法决定不观待其他灭因而自然刹那毁灭,如闪电与火焰等,声也是存在的有实法之故。”
此论式以“存在”作为因,说明世间万法只要是存在的,就一定不观待任何能灭因而自然刹那毁灭。如《量理宝藏论》云:“已生之法决定灭,无需其余之灭因”凡是已生之法绝对要毁灭,因为到达第二刹那时第一刹那已经灭亡,而它的毁灭无需观待任何其余能灭因。
⑵ 真实成立
对于自宗安立的无观待因,对方有一些疑问。因此为遣除疑惑而宣说真实成立。
对方说:“灭法是需要观待因而产生的。虽然个别的法如:闪电、瀑布等,它们刹那生起的瞬间自己就会灭亡。所以应该不需要其他的灭因。但是,树木、瓶子等法有产生,存在和最后灭亡的过程,当它没有遇到灭因前一直是存在的。所以无观待因不能成立。因为有些法是需要观待因才能毁灭的。”
自宗驳斥:“在此,关于灭法是否需要观待因来产生这一问题(也即:毁灭是否需要灭因)。自宗认为任何一种灭法都决定无需观待他因而生。理由如下:以瓶子为例,所毁灭的瓶子也即‘将要毁灭的有实法’与已灭的瓶子这一无实法,都涉及灭的概念,有灭的名称和意义存在。因为世人经常这样称谓:所毁灭的柱子、所毁灭的树等。可见,还未灭完的有实法也有灭的概念。已经灭完的法也是同样:已经毁灭的柱子、牦牛等也有灭法的概念。因此,灭法有两种。但经过观察,这两者都不需要其他灭因。
首先,如果瓶子的灭法是无实法,那就是一无所有而灭亡。此灭法不可能由他因而产生。因为无实法没有本体,与以因产生是完全相违的。如《俱舍论》中所说:“谓有为法,灭不待因。所以者何?待因谓果。灭无、非果。故不待因。”若能够依靠因而产生一个无实法,则虚空中的鲜花也应该由因而产生了。显然这不可能。
其次,即便承许灭法是有实法,也同样无需观待灭因。灭法若是有实法,无外乎两种情况:灭法是瓶子自身、灭法是瓶子以外的一个有实法。第一种情况的灭法就是瓶子本身。如此一来,灭法的成立只需瓶子自身存在即可。也即灭法自然存在,无需观待瓶子以外的其他灭因。
如《量理宝藏论》云:“‘有实自成何需因’第二种情况中,灭法是瓶子以外的他法。如此承认则会招致即使灭法由因而生,但瓶子应成永远不灭的过失。因为瓶子与灭法已成他体之故。如《量理宝藏论》云:‘他因所作彼不灭’。”
综上所述,除瓶子自身以外另行毁灭的因不存在这一点完全成立。
对方反驳:“灭法一定是已经毁灭的无实法,并且是以因所造。”
自宗答复:“如果你们承认这种观点,则已经间接证实了毁灭不观待因。因为说‘无实法由因所造’与‘因一无所作’这两者意义是一模一样的。无实法无有本体,因无法对其起到饶益作用。所以,实际上就是因什么也没有作的意思。这就如同说‘见无所有’与‘一无所见’一样,同样是没有看见的意思。”
对方说:“瓶子的灭亡可以看见确实是由铁锤造成的,所以铁锤是灭因。一个铁锤将瓶子毁成无实法,同时又产生碎片的有实法。”
自宗驳斥:“铁锤并非是瓶子的灭因。并且一个铁锤同时对有实法与无实法二者做事是不合理的。因为一个因不可能同时作为两个他体法的因。就如同工人建造柱子的同时不会摧毁瓶子一样。
对方继续辩道:“铁锤主要的所作是打破瓶子,将其毁成无实法。而碎片就像火烧灰尘一样自然产生。也即铁锤是已灭瓶子的因,而碎片是无因生。”
自宗答复:“倘若如此,那么陶师也成了摧毁泥土者而不会成为造瓦罐者。显然这与世人的称呼不相符。并且还会有‘一切有实法都是自然无因而产生,一切因缘都是无实法的因’之过失。”
然而,为了随顺世间自宗也会说:“是铁锤摧毁了瓶子。”但实际上瓶子的灭因即是它本身。而铁锤只不过是加速了瓶子的毁灭,遮止了瓶子的未来刹那持续产生而已。
以上,即是依靠无观待因来驳斥“认为一切有实法遇到灭因才灭,不遇灭因则不会灭”的错谬观点。
02
有信仰者PK佛教因明自宗
1. 有信仰者的观点
实际上,上述的无观待因已全面地说明了:世间中只要某法存在则他一定是自身刹那灭亡的。这一因也包含了如今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所承许的上帝、真主等法。因为他们的教徒也认可上帝,真主等是存在之法。所以按照自宗推理,上帝等也应是不观待他因自然刹那毁灭的。但是他们并不承认。
古印度的大自在天派以及当今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派都认为有一个超越凡夫的造物主恒常存在。这个造物主在恒常不变的同时造出器情万物。虽然他们对这样的造物主取上了不同的名称,如:大自在天、上帝、真主、神等,但是这些造物主都有一个共同点。也即:“他们是恒常存在的有实法,这些有实法尽管值遇灭因也不会毁灭。”
2. 佛教因明自宗的驳斥
①观察则不合理
自宗认为这样一个恒常的有实法不可能存在。首先我们向对方发问:“这样一个常法是否能起功用,也即是否能造作世间万物。”
若认为恒常的造物主不能起功用,那么它就是无实法。在世间中根本不存在。因此与我们自宗观点一致,只是你们对他命名为造物主而我们命名为无实法。义同名不同而已。
若认为他能起功用,那么他的本体是变化而起作用,还是没有变化而起作用?
如果是变化而起作用,显然与承许造物主是恒常的观点相违。
如果是没有变化而起作用,那么他就不可能造作出世间万物。因为他在不起作用的阶段始终不变的缘故。
退一步说:如果造物主在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能够造出器情世界。那么他在刚开始时若造作,过去、现在、未来三时中的一切万法就该同一时间出现。因为因(造物主)完整无缺,果(器情万物)必定不会延迟而生。这即是因果的自然规律。如若他在刚开始时不造作万物,则永远也不会造出任何一法。体性恒常之故。
此外,还有如《入行论》中所说的过失:“若谓因无始,彼果岂有始?”如果作为因的造物主能生果是恒常的,无始的。那么他的果器情万物又岂能有初始?也成了无始。同样,造物主是恒常的,那么由他所造出的一切万法,也应该是常有不变的。可见,这与事实明显不符。
《中观庄严论》中也说道:“果实渐生故,常皆非一性。”由于器情万物永远不会同时出现,具有次第性而显现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因此你们承许为恒常的任何因,都不会同时生出这一切果实。
这以上通过理证观察破斥了恒常的造物主等真实存在的观点。
②以因成立
依靠自宗的有害因来遮破造物主的存在。论式:“常有的造物主(有法),是无实法(所立宗),无功用之故(能立因),犹如虚空(比喻)”此推理是一个三相齐全的真因。下面来作观察:
③宗法成立
“无功用”在“常有的造物主”上面是成立的。利用“他无有功用,非刹那性之故”这一能破因而证实宗法。《中观庄严论释》中云:“任何法如果有功用则必然是次第性与刹那性,常有法不可能有变化结果也就无有功用。”如此一来,第一相宗法成立。
此处,对方并不承认常有的造物主不能起功用,因此辩道:“尽管造物主的自性常有,但是他在显现上的阶段是有变化的。因此常有与起作用并不相违。”
自宗驳斥:“自性与阶段二者如果是一体,就不该有常和无常的两种特征。假设是异体,在无常的阶段能造作万物,而自性常有不能起功用。那么显然与承认是造物主在造作万物的观点相违。因为此时很明显是与造物主异体的阶段在造作万物。”
④建立周遍
《量理宝藏论》云:“遮破能起功用者,周遍成立无实法。”能起作用是有实法的法相,因此遮破能起作用决定(遍)是无实法,如同虚空。这即是第二相同品周遍。“是有实法,就一定起功用”,由于有实法的法相即是如此,所以第三相异品遍成立。
可见,依靠三相齐全的推理也能证实恒常的造物主不存在的观点。如《中观庄严论释》中所说:“恒常的有实法在万法之中不可能存在。任何存在的有实法毁灭不观待他因是成立的。所以我们要清楚,在所知万法的整个范围内没有一个恒常的有实法。”
结语
以上,佛教因明自宗通过最主要的两个因:无观待因与有害因。遮破了大部分世间人所认为的:“一切有实法遇到灭因便灭,不遇灭因则不会毁灭”的观点,以及部分信仰宗教者所认为的:“个别有实法即使值遇灭因也不会毁灭”的观点。
当我们带着因明的眼镜,看透了宇宙生命的无常真相时,不得不由衷地赞叹本师释迦摩尼佛及二大理自在:陈那论师与法称论师。他们的无垢智慧竟是如此卓越。
而了达刹那生灭的无常真理对于众生又有何利益呢?对于世间人的利益:无论你是学生、白领、明星,还是普通百姓,在你的生活中无常如影随形。如果你真的对细无常生起定解,就会懂得随缘。再好的东西也会破损坏灭、再多的钱财也会用光、再如胶似漆的感情终有一天也会分离。那么当你认识到无常时,你应懂得珍惜当下,同时试着放下你对一切的执着。因为即便你不想失去,可是处在这种不稳定的变化世界中,一切又怎会如你所愿?
所有的痛苦皆因执着而来,而执着的产生则是由于你一直逃避面对无常的真相。所以,想要幸福快乐就一定要修学无常。“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这番心境,便是无常真谛馈赠给你的珍贵礼物。
对于修行人的利益:世尊曾亲口说:“一切足迹中,大象迹最胜,一切想之中,无常想最胜。”
“无常”乃是佛教修行的一项重要功课。在修行者的一生中都将起到重大作用。当修行人相续中真正生起无常观时,首先他会明白:即使自己现在还是个业障深重的凡夫,但由于通过修道可以改变心相续,心是无常的缘故,总有一天自己也一定会具备如佛陀一般断证圆满的身智功德。如此便是通过无常观对于修道而产生坚定的信心。
第二点,因为了达无常,则会知道死亡必定降临。然而死期不定,不知自己何时会死。因此便会披上精进的铠甲,在有限的生命中精勤积累解脱二资。可见无常观能够鞭策修行者精进努力。古大德也说:“无常若修得好,修行便没有不会成功的。”
了达无常,还可以激发修行者真正的出离心。正如米勒日巴大师所说:“追逐世俗生活只能带来不可避免的悲哀。获得的结果是失去;建造的结果是毁灭;相聚的结果是分离;诞生的结果是死亡。当你了解这些,你应从最初就放弃获得、建造、相聚与诞生。同时,你应忠实地追寻卓越上师的教诲,开始寻求真相。真相没有诞生也没有死亡,它就是最巧妙的技艺。”
“无常”——宇宙人生的真相,世出世间的一切万法都在它的掌控之中。期待你能通过智慧的双眼,窥探到它的真实面目!
推荐阅读